專題三:吸血鬼歷史探秘(二):善惡死斗與反英雄

首先,對於會有哪些專題,還請參見我的專欄介紹,鏈接在這裡知乎專欄

———————————————————————————————————————

專欄首個新專題上線啦!(澳門首......)

大爺來玩嘛`~~(留下讚賞錢!)

點贊是我的,評論,也是我的!(大英帝國式的威嚴!)

———————————————————————————————————————

書接上文,我們談了哥特式風格、烏佩里殭屍和哥特小說以及哥特恐怖。那麼我們就順勢來談一談,究竟哥特式恐怖是一種什麼樣的恐怖?這種恐怖又何以能成為一種美學價值?最關鍵的是,吸血鬼這一形象又是從哪裡出現的,中世紀的古老殭屍何以與哥特文化和浪漫主義相遇,在新的時代中變成月色下的迷人貴族的。這是我們要繼續討論的內容。

我們說到了瓦爾普創作了第一篇哥特小說,開創性的塑造了一種場景和故事模式。但我們不必細述都有哪些哥特小說名家名作,哥特式的恐怖就像舞台劇,演員在舞台上按照固定的劇本翩翩起舞,我們只需要看到「劇本」就可以了。

早期的哥特故事的關鍵詞是神秘、浪漫和恐懼。而且都是標準的寓言故事。瓦爾普當時創作《奧特龍多堡》的時候,第一版假託這書是「翻譯過來的」,翻譯的是在1529年的那不勒斯轉印的一本中世紀的古書,而那本古書是什麼時候寫的已經不可考證了。他還煞有其事的在序言里來了一番學術推斷「如果該書寫作與所述事件發生的時間相去不遠,那麼大約應該寫作於十字軍1095年第一次遠征和1243年最後一次遠征之間,或者略晚於此。」。

前文提到,當時的英國流行「崇古」潮流,瓦爾普這麼寫,也是為了「點擊率」,迎合讀者的審美趣味。但是瓦爾普的做法卻開創了一個傳統,那就是將哥特故事丟到中世紀某個古早的渺茫的歷史時期中去。但是這些哥特故事的作者們,並不關心歷史究竟發生了啥,而是著意營造一種「恐怖、幽邃和衰頹」的氣氛。這種氣氛就像遊戲《黑暗之魂》所傳達給你們的感覺一樣。

恐怖、幽邃和衰頹

———————————————————————————————————————

這些故事都發生在哥特式的城堡中,這些城堡也不僅僅是某種恐怖廢墟,它反映了城堡主人的某種罪行,導致此處呈現如此頹敗之色。城堡的黑暗密道里掩藏著秘密,在幽深的迴廊里,可能有徘徊的幽靈講述此地發生的恐怖罪行。這裡的主人可能是個謀殺犯或者犯下了強姦亂倫的大罪,總之是個惡人,而且往往篡奪了城堡真正主人的位置。傳聞中他很可能跟某個魔鬼做了交易,換取了某種神秘知識或者強大力量。反派坐在城堡最深處的陰暗王座上,而我們的主人公往往是個相比起來顯得單純蒼白的青年人,要麼是個被囚禁在這裡的天然呆萌妹子,對這裡的事情一無所知卻怕得要死,要麼是個背負身世卻出身低微的勇敢卻愣頭青的男生。

無論主人公在城堡里發現什麼,這個故事聽起來都充滿了不詳的氛圍,而且這種恐懼是超自然的。主人公可能會在房間里聽到幽魂的喃喃細語,告訴他古老的詛咒延續。或者是主人公在鏡子里發現脖子上突然多出來的畸形疤痕或者印記。這種故事並不真的濺你一臉血,像電影《林中小屋》那樣玩番茄醬大戰。它不是呈現血腥場面,而是玩弄預示。比如當滿月爬上枝頭時,古老的墳墓中將會破土而出一個恐怖魔怪。但是這種超自然的恐怖往往是和道德元素結合起來的。一旦主人公的調查使得當年罪惡真相大白,暴露在陽光下。一切的恐怖感都消失了,鬼怪是心地陰險的惡仆假扮的,墳墓里爬出來的魔物其實是住在墓里的苦修士,一切詛咒和恐懼都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釋(聽起來有點像國產恐怖片?)

總而言之,在早期的哥特故事裡,恐怖來源於善惡力量的對抗。早期的哥特故事之所以是寓言故事,就是因為它的故事模式:惡人一意孤行,犯下了種種罪行。天真的主人公進入了惡人的秘密領地,惡人出於種種主觀的客觀的動機要滅了主人公。就在萬分危急的時刻,往往有遠道而來的神秘騎士,或者城堡里徘徊的古老鬼魂出現,揭露當年的罪惡真相,告知大家主人公才是真正城堡的繼承人。然後善惡有報,惡人往往自食苦果,正義最終得勝。這就是早期哥特故事的劇本。

神秘騎士

———————————————————————————————————————

有的讀者讀到這裡,已經敏感的發現了一些端倪。「這怎麼有點像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什麼的?」或者「這怎麼有點基督教道德的感覺?勸善懲惡?」。恭喜能想到這些的讀者朋友們,說明你們確實有足夠的文學直覺。哥特小說之所以先在英國出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哥特作者們擁有文藝復興戲劇的文化資源。當然英國佬和歐陸那幫人自古以來都不一樣,在文藝復興時期,歐陸普遍喜歡那些「崇高悲壯」的古希臘悲劇。「英雄的毀滅!命運的悲劇!」這種調調。但是英國人卻特別喜歡古羅馬劇作家,比如塞內卡的暴力復仇兇殺「八點檔」陰謀劇。英國人的這種審美口味給了英國文學史上第一批世俗的劇作家「大學才子派」以靈感,他們創作出一批複仇劇。莎士比亞雖說和「大學才子」們相愛相殺,但是他的創作卻依舊沿襲了這種美學風格。哥特小說也從這位偉大作家身上汲取靈感。比如我們的瓦爾普,他靠寫《奧特龍多堡》一舉成名,於是不再需要吸睛「點擊率」的他在第二版序言里就撤掉了「翻譯自中世紀古書」的說明,明確的說「老子就是崇拜莎翁!這故事都是跟他學的!」

而對於基督教道德,這其實是西方人的另外一項文化資源——《聖經》——的功勞。16世紀起宗教改革開始全面地將拉丁文《聖經》翻譯成西歐各民族自己的語言。而《聖經》里各種大片一樣的恐怖場面給了當時的作家們各種靈感,彌爾頓的《失樂園》就不說了。索多瑪和蛾摩拉被「核彈洗地」還欠火候,《啟示錄》里封印揭開,四騎士率天使滅世的場面才足夠震撼。更關鍵的是,《聖經》還提供了形象、題材和道德準繩。撒旦、該隱、兄弟相殺、強姦亂倫等等都進入了哥特小說里。而哥特小說的永恆主題:善惡死斗,那就更是《聖經》的重要主題了。繼承了基督教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的哥特小說,在來到美國之後會彰顯出新貌,而這一點容後再表。

———————————————————————————————————————

早期的哥特恐怖以現在的眼光看,有點像木偶跳舞,固定的故事模式和寓言特徵讓哥特故事大爆發後的讀者們感到昏昏欲睡。進入十九世紀,哥特小說開始發生新的變化。柔弱的小白主人公沒人喜歡了,那我們換個寫法,把惡人當主人公怎麼樣!所以,反英雄和黑暗英雄們,誕生了。

十九世紀前期是浪漫主義的天下。而各國的浪漫主義風格卻各有不同。總的來說,有一派崇尚田園牧歌、溫馨陽光的美好鄉村、紫羅蘭和湖水氣息。這一派繼承自盧梭,在盧梭的《新愛洛依絲》里,盧梭把瑞士風情寫的如在天堂,這種美學風格在浪漫主義中的代表人物是「湖畔派」三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但是另外一派......這一派的領軍人物雖然是個瘸子,卻相貌英俊,風流多情。但他又睥睨世俗、雖然被眾人排斥,當他駕到時甚至有人會驚恐昏倒,但他心中正義的怒火卻從未熄滅,最終死在為希臘獨立事業奮鬥的行軍中。「他就像個惡魔!」,沒錯,他就是拜倫爵士。筆者心中的偶像,筆名的一半(ByronAlexander)。他創作了一系列反英雄的故事,有海盜康拉德,是個確確實實的殺人王卻也是個英雄。有孤獨的黑暗流浪者哈羅爾德。更重要的是有輾轉歐亞,笑傲群王的唐璜。這些反英雄不僅給了哥特小說新的靈感,更給了尼采哲學的靈感,「超人」,自此誕生。

拜倫爵士在筆者當年幼小的心靈中就是魯路修的模樣

———————————————————————————————————————

哥特小說盯上了這些反英雄們,開始拿他們做主角。雖然這些反英雄拒人千里,但是他們的魅力卻無法抗拒。陰暗的哥特城堡里迎來了他們的新主人。比如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依舊是黑暗雨夜、電閃雷鳴。但沒有了中世紀的陳詞老調,在通電的屍塊中產生了活物。人類的驕傲自大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在善惡鬥爭之外,能否對所造物負責的問題提上了文化日程。而我們的吸血鬼,正是由此而來。

歷史上的德古拉和鮮血女爵伊麗莎白的故事給了哥特作者們靈感。而民間傳說則從另外一個維度為吸血鬼的出現添磚加瓦,比如中世紀黑死病流行時為了防止屍體爬出在胸口釘上木樁。比如教會史上的驅魔運動,十字架和聖水的神效。比如斯拉夫傳說中使用大蒜能讓邪靈厭惡。比如由於言靈的作用,如果你不開口首肯,魔怪是不可能進入你的屋子的,為了進入屋子它們不得不想盡哄騙之能事。烏佩里們在新的時代開始有了故事背景。教會為了應對人們對魔鬼和邪靈的恐慌,曾經發布種種專著論文論證吸血鬼不存在,但這反而給了作家們「設定集」。伏爾泰在《哲學辭典》里信誓旦旦的強調吸血鬼是空話,卻更讓人們提起了興趣。等到斯托克的《德古拉》正式出版,穿刺公德古拉就成了吸血鬼的代名詞。但斯托克的德古拉還只不過是恐怖怪物的層次,月色下的貴族的正式誕生,還離不了我們的拜倫爵士,那就是《吸血鬼》的誕生,雖然拜倫自己明確表示「自己沒寫這個書」,但是主人公羅斯文爵士,卻正和拜倫相像。

傳說這部書最早是拜倫的前女友寫的。後來在英國文學史上的那次傳奇聚會,拜倫帶著他的秘書波利多里等五個人在瑞士,大家提議每個人寫個恐怖故事。結果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寫出了《弗蘭肯斯坦》,拜倫只寫出來一些片段。但這些片段被他的秘書波利多里收集起來,寫成了《吸血鬼》。和斯托克的臉上長毛耳朵尖尖犬齒突出的德古拉不同,羅斯文爵士英俊瀟洒卻冷酷無情。這個孤高的黑暗男人不同於海德博士和弗蘭肯斯坦,在十九世紀初期的眾多魔怪中顯得卓爾不群。雖然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他隱遁不出,但是在二十世紀,一個女人安妮賴斯將會讓他重出江湖。

————————————————————————————————————————

就這樣,哥特式恐怖終於和吸血鬼碰了面。早期哥特故事的恐怖氣氛被繼承,但是是用來刻畫反英雄。為了塑造卓爾不群的陰暗魔王,烏佩里殭屍所代表的民間傳說被用來寫了「一身黑衣、蒼白得嚇人的臉、面頰深陷、沒有血色的耳朵頂部很尖、凸起的上額、鮮紅的嘴唇、尖利的閃著白光的牙齒、鷹鉤鼻、呼吸的氣味難聞、手掌上還有長長的黑毛」的德古拉。這樣的德古拉和弗蘭肯斯坦也算是相得益彰。但美型的吸血鬼已經顯出端倪,拜倫爵士充當了它們的模板,日後對著錐子臉俊男吸血鬼動畫尖叫的迷妹們,不曾想到的是,她們的星星眼對象,源頭其實是兩個世紀前的一位跛子爵士。

寫到這裡,哥特式恐怖的兩個階段就寫清楚啦。但是並沒有結束,維多利亞時期的哥特不再住在城堡里,他們來到了城市,在倫敦塔和夜色下,新的恐怖即將到來。在這樣的恐怖中,吸血鬼也將前進一步。而清教的鮮艷紅字和美國南方的田野氣息,將會給哥特故事和吸血鬼帶來全新的內容。敬請期待接下來的文章!


推薦閱讀:

為何「三」這個概念在許多文化中都有非常奇特的意義?
(植物篇二) 花朵與希臘女神
Jupiter 為什麼不叫雷星,而稱木星?

TAG:吸血鬼 | 神话 | 哥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