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術】心智化、 依戀理論及認識層面的信任證實
編者按:該文源自第五屆精神分析大會上倫敦大學Peter Fonagy教授的報告,該文中的重點我已經加粗了。其中的重點是心智化與依戀理論的關聯,並提到了認知論上的兩個重要概念:一個是認識層面的信任,一個是認識層面的高度警覺。
(by 依戀關係專家 盧思行 微信 ilufugong 公眾號 源泉心理)
心智化、 依戀理論及認識論上的信任證實
2017-04-21
Peter Fonagy
翻譯:曾林
主持人:下面有請Peter Fonagy教授,Peter Fonagy是非常有名的專家,Peter Fonagy是倫敦大學的教授。有請!
Peter Fonagy:大家早上好!我們現在要講到依戀安全、心智化與認知層面三個方面的關係,中間大家會看到錄像片。 我現在跟大家講的是依戀理論。依戀是一個概念,是人類非常基本情感連接的需要。我們需要感覺自己被保護,但這是建築於我們尋求情感的基礎上,照顧者要對我們有所回應。 現在首先來看一下,如果一個孩子被暴露在危險之下,他會感覺到非常痛苦與恐懼。痛苦與恐懼會激活他的依戀系統,依戀系統就會讓孩子尋求親近。
如果孩子尋求到了親近感,他就會建立向下調節情緒的機制。然後依戀就形成了。不僅僅對人類是這樣,因為在生物學基礎上言,所有的生物都會存在。我們看一段錄像。小鴨子們跟隨著人類的腳步奔跑。
對於人類而言,可以測量依戀是否安全。通過製造一個陌生情景製造一種溫和的恐懼,把孩子和父母短暫分離開,在這段分離時間內有一個陌生人會進來安慰孩子,這通常是不管用的。這孩子不會被哄好。這個設計是為了看看孩子在他的媽媽或者照顧者回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反應。
現在看第二段錄像。這個孩子跟媽媽分離,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他就使勁地哭,非常的不安。這時另外一個陌生人進來了,孩子根本不認識這個人,孩子根本不理這個大人,孩子還是非常傷心。這個孩子顯然是不想要這個人,想要自己的媽媽(照顧者)。現在媽媽回來了,大家看現在這孩子是什麼反應,大家看他一哭,媽媽好像也想哭了,但是孩子很快就安靜下來,然後他就可以玩起來了,尋求外部世界了。
好,這就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果孩子被暴露在非常危險的情景之下,會讓孩子感覺到非常恐懼,這樣會讓他早期關係受損。讓孩子尋求親近,但在他沒有得到親近時,他會暴露在負性的情緒體驗里,這會讓孩子感覺到非常恐懼。
這是另外一段錄像,大家看到這個孩子也是在一個相同的情景下,媽媽不在,然後一個陌生人試圖安慰他,而大人給他一個小玩具(小兔子),但是他不想要這個小兔子,他根本就不理這個大人,他就是想回去。他就是想找他媽媽,他又踢又打,這是他不常見的行為。現在媽媽來了,這個重逢並沒有讓孩子安靜下來,反而讓孩子大哭大鬧起來了,這是過度激活了依戀系統,孩子無法忍受,孩子就崩潰了。
缺失的一環:心智化 精神分析之進化的未來
- 儘管依戀理論有局限,但依戀可理解為提供了學習理解我們自己和他人的情景
- 即我們創建內在世界的情景 通過聚焦於父母對嬰兒內在世界的理解,心智化為依戀理論與精神分析的鴻溝搭建了橋樑。
通常而言,大家看到依戀系統不安全和依戀系統安全是什麼樣的區別。很多精神分析師對依戀研究保持懷疑的態度,因為依戀理論迴避了性慾的問題,性是邊緣性現象,但攻擊性被看作是次級的驅動力,而不是初級的驅動力。批評在於在有限的框架底下,它是比較狹窄的,因為為家庭和變異性人格障礙提供了基於依戀的一些治療與預防。一個好的依戀者,可以讓孩子神經系統得到更好的發育。儘管依戀系統有所局限,但依戀理論還是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境,為我們創建內在世界提供了一個情境。為我們創造了內在主體性的體驗。
心智化為依戀理論與精神分析的鴻溝搭建了橋樑,因為我們聚焦於父母對一個人內心世界的理解,一個人才能很好成長。心智化定義是什麼?心智化就是想像的心理活動,或者一種有意識的心理狀態,來感知和解釋人類的行為。比如需要、願望、情感、信念、目標、目的和原因等等。
心智化在精神分析界一開始不太被接受,我們現在先來看另外一個動畫片《頭腦特工隊》。媽媽問孩子說學校怎麼樣?孩子說還行,然後這是媽媽腦子裡不同的想法。怎麼了,要給我的丈夫發一個信號。這是丈夫腦子裡的想法,丈夫正在想球的事兒。我老婆說啥呢,我沒聽見呀,到底她在說啥呀,給他再發一個信號。丈夫反應過來了,就問孩子說,你的學校生活怎麼樣啊?這是孩子腦子裡的想法。學校還好啦,媽媽說一切都好嗎?出啥事了?爸爸說嗯,我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這爸爸有點發火了,孩子也發火了,別管我行嗎?讓我一個人待會兒,爸爸腦子裡也發火起來,爸爸說你對父母就這種態度嗎?爸爸腦子裡也瘋狂地發起火來了,大家看爸爸發火了,然後孩子也發火了。爸爸說好了,去你自己的房間,不許吃飯了。爸爸以為自己取得了勝利。然後媽媽說哦天啦這簡直是一場災難.
所以心智化的能力在於照料者的互動中湧現出來的。心智化質量在於父母是否精準反映嬰兒的意圖,而不把嬰兒淹沒。父母是否能協調情感調節的發育,幫助孩子發展出心智的感覺與反思的自我,使孩子具有反思的能力。大家看高度一致的,標誌性的鏡映是非常重要的。
下一張圖是著名的面無表情的實驗,現在媽媽跟孩子互動、聊天,說他們之間的語言。現在媽媽裝出一幅面無表情的樣子,大家看孩子是多麼受擾動。
大家看到當媽媽不跟孩子互動時,孩子感覺非常受擾動。因為在某種意義上而言,相當於這媽媽消失了一樣,因為孩子是通過互動的過程感知到媽媽的存在。有好多心理學家都研究過依戀的現象。我們是這樣理解的,孩子通過鏡映實現情感與自我的調節,孩子通過父母對他的表達的反映,孩子才能形成自我狀態的表徵以及客體形象的內化。當然了,父母對孩子是有軀體層面的表達(非言語的表達),是有生物自我的初級表徵以及心理層面的次級表徵這兩個方面。
大家看到心智化能力的建立也是可以轉換的。有的時候,心智化太過僵硬,就失去了轉換能力。在場有多少人有孩子?請舉手。好,當父母的都知道轉換點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你的孩子太氣人了,你就沒辦法心智化了。你是一個非常好心智化的父母,但有的時候你的孩子太讓你生氣了,你就開始對他大喊大叫起來,在場有多少人做這種事兒,好吧,你們都不幹這種事,只有我干。
當我們的前額葉控制的這部分轉換成了一種自我化的表達後部皮質以及皮質下的自動化時,我們就不能心智化了。我們的病人他們的轉換點是非常非常容易到達的,就是他沒事就到了轉換點,就沒有辦法心智化。因為激活了依戀系統,讓這些病人情感調節變得很堅固,他們就無法自我循環,他們就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激起他們對依戀的焦慮。
我們看到這些個體,他們都有無效的心智化,他們無法考慮到自我與他人心理狀態的複雜性。他們的建設性、持續性的人際與社會互動受到損害。他們無法通過他人來校準自我的心理狀態。他們也無法確認及處理自己的情緒。另外他們接受不同的觀點有困難,他們也無法協調一致的處境或者看法。
所以心智化的基礎在於依戀和心智化是存在於部分獨佔狀態下的鬆散偶聯的系統。心智化根植於被依戀對象理解的感覺之中。在依戀關係的情境下,維持心智化就更為挑戰。比如說你的依戀對象是否能理解你。當依戀關係非常緊張衝突時,他們就沒辦法心智化。在邊緣性人格障礙或過度活躍的依戀系統,這些人源於他們的經歷或生物學的傾向性。大家不會被自己的孩子氣瘋,只有我會被自己的孩子氣瘋。所以在那些依戀系統被高度激活或者被創傷的人那裡,他們是很難從依戀關係里獲得安慰。但是,如果我們不激活依戀系統的話,這些病人將無法學會在人際關係情境下發揮自己的心理功能。但是依戀系統會妨礙你心智化,所以這是一對矛盾體,從而導致了人格層面的障礙。所以在這兩對關係中,他們也會經歷過同樣讓他們無法心智化的關係,就是來訪者與精神分析師關係僵化的話。
依戀不能解釋一切,早期依戀的預測能力有限,遺傳傾向也會在孩子隨後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來,依戀風格會適應遺傳和環境,隨之而改變。現在我們從依戀理論轉到心智化層面上,依戀提供了一個安全基地,據此可以探索內在世界,它是心智化湧現出來的基礎,也是一個最重要的場景。但不限於此,心理疾病可以概括為個體的社會學習能力受到損害。我現在想為大家介紹兩個新的概念,一個叫做認識層面的信任,一個是認識層面的高度警覺。
認識層面的信任是一個不太一樣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因為認識層面的信任,你就可以極大地相信社會層面提供的複雜信息。這是一個生物凈化過程當中的一環。如果你不學習很多社會技能,那你怎麼知道誰能相信,誰無法相信?你相信誰不相信誰,這事兒對於你的生存是非常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需要在認識層面表現警覺,以防我們被某些人騙了或者蒙了。這樣的話,我們才可以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接受哪些內容或者不接受哪些內容。但是我們也需要警惕,我們也許是太相信別人的話,就有可能被騙。
所以我們需要發展出一個策略:怎麼樣應對的策略。這個策略就是說人類發展出一種特異的追蹤線索社會認識的連續模式,以靠譜認識層面的警覺,確保知識的有效傳播。有些事你覺得它是對的,你覺得這跟你的理智層面認識是配合的,但這很困難的,有的時候你分不清楚,你怎麼相信一個人、一個權威呢?我們怎麼樣來選擇誰是我們相信的權威,我們看到有一些清晰的線索,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媽媽總是輪流一致性給予反應,他們有目光的交流,他們用自己的特殊語言(媽媽音),嬰兒總會偏愛這些信號。如果嬰兒抓住了這些信號,嬰兒就被看作是有主動性的,他是一個人,這個人就會相信你跟他交流的這些信息。
大家看下面的這段錄像。最右側的是一個機器人,他在跟小嬰兒互動,機器人發出一定的聲音,小嬰兒就對此做出回應。小嬰兒總是想要跟別人互動,總是發現這當中的意義是什麼。
大家現在看我做的一個試驗,在這個試驗里,給嬰兒看兩個玩具,這兩個玩具對嬰兒來說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有一個實驗者會讓小嬰兒遞給她一個玩具,應該說50%會遞藍色,50%會遞紅色的,如果實驗者給嬰兒有互動,你好啊,小寶寶,然後他就會對一個玩具微笑對另外一個玩笑皺眉頭。試驗下一步另外一個成人進來了,讓小嬰兒遞給她玩具,大家看到有71%的嬰兒會遞給第二個實驗者那個微笑的玩具。所以認識層面的信任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層面建立起來了。下一步實驗是實驗者跟小孩沒有互動,然後她就對一個玩具微笑,一個玩具皺眉,另外一個實驗者進來了,這個時候只有40%的孩子會遞給另一個實驗者藍色的,因為實驗過程中沒有人際互動,所以孩子不會有偏好。接下來是這個人和孩子也沒有互動,對藍色的微笑,對紅色的玩具皺眉,然後同一個人會跟孩子要玩具,這時候看到有77%的孩子都會給這個人以藍色的玩具。大家看到了嗎?孩子不是傻瓜。你沖藍色的微笑,肯定是你願意要那個,我就把那個給你唄。
所以大家看到很重要的是,每個人能力不一樣,每個人用信息的能力是不同的,怎麼樣建立一個人認知層面的信任,就在於你有多大程度上能影響別人。有些人他有非常強的能力去影響別人,他就會給別人建立一個認識層面信任的假象。這些人是誰呢?我們看看下一段錄像(柯林頓的錄像)。「美國的經濟已經到了這樣的時刻,沒有哪個總統會置之不理。今天都是誰在場呢,我們的信念是什麼,這就是真實發展的情況,這非常重要」。大家看到這些觀眾都被影響到了。所以那些人都已經無法保持認識層面的警覺了,這個演講者用了大量非語言的信息讓大家覺得他是非常值得信任的。這是另外一段錄像,「相信我,相信我…」。
我們回來。我不會做政治性的評論,我們這是一個非常科學性的研究。我希望大家注意到的是,有一類人失去了認識層面的信任感,為什麼?因為他們經歷了創傷,因為社會災難破壞了他們對所有社會認識的信任,他們會感覺非常頑固,難以被觸及。
他們的創傷史是無法跟別人交流的,他們無法改變,也無法接受新的信息,無法把自己的體驗與依戀對象、他人交流、其他社會情境聯繫起來,他們無法泛化。這樣的人對伴侶、治療師、老師都缺乏信任。他們跟自己的依戀對象無法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所以人格障礙並不是人格出的什麼問題,而是他們無法與這些人進行文化層面的交流。他們跟生活當中所有的人都無法進行交流,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想像就是不信任,不管社會信息是從他們的伴侶那來的,還是從治療師那兒來的,還是從他們的老師那兒來的,他們都在認識層面不信任這些人。
這些對於我們醫療有什麼意義?醫療意義就在於,在認識層面的認識理論作為心理病理結構的基礎,它提示了一種新的心理治療的驅動力,如果我們能再開放認識層面的信任,就可以讓這些人獲得社會性的再學習。這是一個三階段的改變過程。
首先,我們會給病人以非常清晰的一些信息,跟他們很清晰地交流,我們跟他們之間交換的信息對他來說是有意義的。我們發現他們的需求是什麼,然後把這個反饋給他,發現他們的自主性表達。第二步就是心智化的過程。也就是說,一個人有能力跟別人建立溝通的關係,有能力去採取別人的視角看待事情,他們有能力可以跟別人合作性建立社會性溝通,他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視角看問題,他們能知道別人也是人,跟他有不同的看法,然後他可以跟別人進行交流,他們可以把自己當成是可以學習的,別人有些事情可以交給他。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治療師,要給病人一致性的,可信的回應。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第三個方面就是社會環境方面,也許大家覺得這一點難以接受。首先讓我們病人退回到那種在認識層面不太相信我們的狀態之下,然後就擴大他們的社會層面中的情境,病人的改變可以跟治療沒有什麼關係,而是跟他社會生活中的那些關係的改變有關係。病人的改變,也許跟治療關係沒有什麼關係,而是治療關係給他們提供一個了模板,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在現實生活中跟別人交換信息。所以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他們的社會環境應該是好的,良性的,但是我要警告大家,如果你過度挑戰你的病人,讓你的病人感覺到對這個世界無法相信了,那你的治療就會給病人不斷沒有幫助,反而會對他們造成損壞。
謝謝大家!
主持人:時間關係一個問題。
提問:大家好,我來自香港。我讀過你的很多文章,我的病人心智化有問題,就沒有很好的生活嗎?第二個問題,我們可以假設病人的心智化能力和他的心理健康程度是相關的嗎?
Peter Fonagy:謝謝你的問題,心理健康程度和心智化水平是沒有關係的,心智化水平是說心智化可以保護你在一個不好的環境當中存活下去。如果你不能夠心智化很好的話,如果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你就會在現實生活中也處於劣勢。如果你在現實世界當中保持清醒,那你就不會被現實擊垮,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夠保持清醒,你就有可能抑鬱。第二個問題,如果促進你的心智化水平,是不是你的心理健康就會更好?如果你處在一個不好的環境下,如果你把自己內在層面的不好投射給外部環境,那實際上這可以讓一個人內在更加和諧。同時,如果一個人內在有困難,比如說創傷,那他就會覺得自己的內心想法就像是事實一樣,心靈等價,如果他們生活早期很困難的話,那你可能讓他們心智化就更加困難了。你就只能幫他們在現實層面過得更好,不然的話,你的治療就會沒有什麼成果。
主持人:謝謝大家!下午再見!
【拓展閱讀】
缺愛和抑鬱心理系列文章匯總
公眾號:源泉心理
推薦閱讀:
※【缺愛】逃避型缺愛者的「獨立」之路,竟變成「復仇」之路
※【缺愛】從《巨嬰國》看全民缺愛心理現象及治療通道
※自殺空間――孤獨、缺愛真的可以殺死一個人嗎?
※【依戀】依戀理論之猴類研究|完整的恆河猴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