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
中國文化受佛教儒家道家思想影響。在後面的文章中,我會和大家分享,心理學在印度教的三脈七輪,冥想,瑜伽;佛教的禪,正念,打坐等宗教文化思想中研究和學習到的修身的方法。
nn心學:
nn王陽明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
nn
王陽明心學四句:
nn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nn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nn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nn
致良知:
nn「致」為何意:喚起、體認、踐行、擴充、光大、達到、實現。
nn「致良知」就是:喚起、體認、踐行、擴充、達到、實現人皆有之、與生俱來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最終達到萬物一體、與宇宙同化的聖賢境界。
nn歸根結底,「良知」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天理」和「人慾」。餓了吃飯是「天理」,但非要吃魚翅鮑魚,這就是「人慾」;困了睡覺是「天理」,但非要有美女陪睡,這就是「人慾」;一個人如果餓了非不吃飯,困了非不睡覺,這也是「人慾」,雖然它不是不合理的慾望,但卻是不合理的行為,因為你違反了人的生理規律。由此可知,天理其實就是滿足我們生存下來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慾。如果良知是太陽,那麼七情就是浮雲。太陽是移動的,不可能總停留在一處,無論何處,只要有一線光明,就全是陽光所在。天空即使布滿烏雲,可你還是能看得清,這就是良知的妙用。
nn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求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nn
所以良知具備三個條件:
nn- 明善惡(道德)。
- 辨是非(智慧)。良知就是一個好惡之心,「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良知就是一個知是知非的心。「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它是便是知,非便非,一點瞞它不得。」
- 歸本原(萬物一體)。
n
n
n
「致良知」作為陽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兩層重要意義:
nn- Conscience(良心,道德心)∶天賦的道德理念n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的道德意識,人人俱有,是道的本體。道德修養只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說:「五髒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內在生理環境,善與惡只不過是五臟健康與否的體現。」
- 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實現善與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說:「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學而無用,無以為功。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n
n
推薦閱讀:
※王陽明是著名的「三不朽」的人物,而《明實錄》卻把王陽明描述為極度虛偽、奸詐、惡毒的人,為什麼?
※為什麼宋明理學、陸王心學、李贄等的思想都屬於儒學範疇?
※陸九淵與王陽明的心即理有何差別?
※王陽明心學「四句教」,懂者萬中無一
※良知之行:陽明心學的九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