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不講理的家長和「問題兒童」,怎麼辦?

「海明威曾經說過:世界是個美好的地方,它值得我們為之奮鬥。我同意後半句。」

nn

人總得學會不去勉強,不是所有的風都會吹向我們的方向。世界並不是完滿純潔的地方,但它仍然值得我們為之奮鬥。

大家好,我是陳棉棉。坐標溫哥華的兒童教師,堅持每周更新,與讀者分享北美幼教專業知識和工作中的趣事。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微信公眾號:「愛麗絲與奇妙豆」。點擊文章最上方的專欄名即可關注。文章配圖全部來自網路,侵刪。文章中的鏈接都可以直接點擊閱讀~

nnnn

我們七月份的文章主題是:「三明治談話法」——如何與「問題兒童」有效溝通?

nn

我會圍繞主題的不同方面寫四篇文章,每周推送一篇。

nn

第一篇:「您的孩子是個混世魔王,沒人喜歡他」

nn

此篇是第二篇:遇到不講理的家長和「問題兒童」,怎麼辦?

nnnn

在加拿大工作了好幾年的我,遇到的大多數兒童的家長都令人如沐春風。他們讓人覺得人生很美好,未來充滿希望。

nn

可是,也有的家長真的是「希望粉碎機」,他們出現時總是自帶著陰沉沉的氣場,讓人感覺眼前發黑,心裡默念:完了完了。

nn

這種習慣性的令人不愉快的人哪裡都有,而且近乎按比例出現,比例大約是2%。一百個家庭中,總有那麼一兩個家長特別難相處。

nn

好在我生活在人煙稀少的加拿大,總的來說,遇到的這類人就少些。在國內生活的時候,孩子多,家長期望值也高,老師的壓力就更大。可以斷言,中國的兒童教師們遇上難溝通的家長,絕對數值肯定更高(此處向中國所有愛崗敬業的兒童教師們致敬(?ω?)ノ)。

nnnn

還是以工作中的真實案例來說明問題。講一個我在加拿大所見過的最奇葩的家長。

nn

這件事發生在好幾年前,我還在某個風景秀麗的海島城市做實習生。

nn

因我前一年在學校的成績好,教授高興了,實習地點任我選擇(真懷念,這是我在象牙塔時的人生巔峰^_^)。

nn

當時我選擇去了一所當地名聲最響的幼兒園實習。這個幼兒園隸屬於本地最好的大學,無論是環境也好,設施和師資也好,都是一流的。我當時的指導老師是一位慈祥的白人老太太,她已經在兒童教育行業工作超過30年了。她的團隊里,還有一位教育主管和一位華人老師,都是很有教育經驗的老師。她們把12名幼兒照顧得非常好,和家長們的關係也很親密,多年來幾乎實現了「家長零抱怨」的神話。

nn

直到某位奇葩家長的出現。

nn

這位家長是男性,來自中東某個綠教國家,帶著老婆孩子一起移了民,開始在本地的名校讀碩士。他二歲的兒子,暫且稱之為小A,也順理成章的進入我實習的名牌幼兒園就讀。

nn

大家懷著最友善的心情去歡迎小A。不過,我們很快就發現,這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大一樣。

nn

比如兩歲的孩子大多可以走得很穩當了,而小A卻走得跌跌撞撞,要前進必須扶著牆;

nn

比如其他孩子能夠使用簡單的語言交流了,甚至有的還講得很流利,而小A卻對老師和同學的主動溝通毫無反應,也缺乏與人交流的慾望和好奇心,嘴裡只能斷斷續續的發出幾個音節;

nn

比如孩子看人的眼神,通常清澈又靈動,而小A看著人的時候,雙眼卻毫無焦點,似乎根本看不到對方;

nn

比如兩歲孩子已經可以理解「規則」這碼子事,知道小便要去廁所,吃飯時要先洗手,還有不能用暴力傷害同伴。然而,這些規則小A一點概念都沒有;

nn

還比如,大多數孩子已經學會了自己上廁所,而小A的家人還在給他用尿布,而且小A對於「自己如廁」這件事,一點興趣都沒有。

nn

所有這一些徵兆,都讓老師們擔心,這孩子的身心發育程度是明顯滯後的,而且有比較明顯的自閉傾向。

nn

最嚴重的是,小A身上已經體現出了強烈的攻擊性,而且是毫無來由的無差別攻擊。他曾經把別的小朋友的臉蛋抓傷,也在別人手臂上狠狠咬過一口。有時候小A不高興了,還會下重手去掐別的孩子的脖子。有一次,連我都閃避不及,臉上挨了他一下子。

nn

最可怕的是這些暴力行為都是毫無徵兆的,可能前一秒鐘小A還在安靜的玩耍,下一秒我們就聽到其他孩子被打的哭叫聲。

nn

小A的行為,已經危害到了其他孩子的安全,對於整個班級的成長氛圍也不利。他才來了不到一個月,幾乎打遍了所有的孩子。我們只得時時刻刻盯著他,心力交瘁,感覺自從有了他一個人,比之前帶12個孩子都累。他已經佔用太多教師的注意力,這明顯對於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

nn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衝突發生在小A入學後的一天清晨。那天一位父親抱著女兒來到幼兒園。那個小姑娘金髮碧眼,眉清目秀,一向得父母和老師的寵愛,稱得上是人見人愛。誰知道,她父親剛把她放下,小A就跌跌撞撞沖了過來。他當著所有老師和家長的面,狠狠地扇了那個白人小姑娘一巴掌。

小姑娘臉上被打得通紅,她嚇呆了,過了好幾秒才撲到父親懷裡哇的哭出來。

小姑娘的父親自然氣憤不已,他覺得自己女兒所處的環境不再安全了,也擔心女兒會再次被小A傷害。

這件事我們自然轉告了小A的父親。誰知,他根本覺得這是一件小事,毫無歉意,也沒有對小姑娘的父母說過一句對不起。

類似的事在不同的孩子身上發生了好多次,家長們對小A和家長的意見愈來愈大,隔閡也愈來愈深。

對此,我和指導老師私下聊了一下,我含蓄的評論了一句:

「恐怕在他(小A)成長的環境中,人們都不大尊重女性呢。」

nnnnnnnnnnnn我的指導老師聳聳肩,說:「那自然,在他家裡,男孩子的地位就如同小王子一般,女孩子不算什麼。」

我們對視了一眼,心裡都清楚,從小A父親的眼裡看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有不敬神的本來就是罪人。至於自己的寶貝兒子推了打了幾個「罪人」小女孩,那又算得了什麼。

稀奇的地方在於,他們明明選擇移民到了西方世界,卻還是秉承著他們文化中最傳統的民族觀念,仗著自己有錢有綠卡,一樣歧視女性,敵視其他民族。

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傳統觀念養育孩子,例如在有暖氣的室內也把小A裹得嚴嚴實實,給他穿上五條褲子,以免他著涼;不鼓勵他自己走路,總是讓奶媽將他抱來抱去;每天允許他看好幾個小時的電視。他們堅定的認為,這種養育方式才是對小A最好的,西方的那一套都是bullshit。

關於小A的身心發育明顯滯後的問題,老師們也委婉的和小A父親提了一下,建議他帶小A去做專業的兒童發展評估。由於小A年紀還小,難以確定是先天原因導致他需要特殊教育,還是後天養育的方式需要調整。總之,在孩子愈是年幼的時候,專業的干預就會愈有效。

即使是輕度的自閉症兒童,也能在專業的干預下有很大的提升,長大後甚至能勝任一些簡單的工作,獨立生活都不是問題。

然而,小A的父母對於這類話題十分抵觸。他們否認小A發展滯後,還大大的詆毀了幼兒園和老師一番,原話是:

「我們的孩子根本沒有任何問題,他的表現完美無缺。是你們在歧視我們,你們根本不懂得怎麼教育我的孩子。」

小A 的父親在談話中,屢屢使用「你們」和「我們」這樣的辭彙,完全站到了學校的對立面。

為小A的健康成長著想,幼兒園主管儘管不樂意,但還是連續進行了好幾次家訪,約談小A父母共進晚餐,希望他們能配合學校的工作,讓小A接受必要的專業評估和特教老師的幫助,以便小A更好的融入集體。然而,小A父母仍然一口回絕,並且拒絕了學校給他們的轉學建議。

畢竟是尊貴的綠教,哪裡肯向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妥協。

有的人就是這樣,盛氣凌人卻色厲內荏,永遠沒勇氣去正視問題所在,以為閉上眼睛就天下太平。他們即使發現了自己的孩子有問題,也根本就不願意承認,千錯萬錯什麼都不是他的錯。所有的鍋都扣到學校和老師的頭上,一會兒責怪老師不懂教育,一會兒指控其他學生和家長不包容,歧視孤立了他的孩子。

這個案例的後續:

在屢次溝通無果之後,幼兒園主管無奈只好將此事上報給學校,走正常的「勸退」流程。這個流程是漫長的,起碼需要三個多月。那段時期大家精神都很緊繃,一邊要盯著小A別傷害其他孩子,一邊要安撫別的家長,一邊還要時時警惕小A父母搞事情。每天發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都要事無巨細的記錄在案,以便學校就此個案作出適當的評估。

幼兒園的主管非常小心,她的文件中並沒有觸及政治宗教方面的原因,畢竟在加拿大,隨隨便便說什麼都可以被人抓住把柄,控訴她歧視。她是白人,又是女性,一旦指摘信仰綠教的新移民,她的處境和身份就更加「政治不正確」。因此,即使受了委屈,也實在不好站出來說話。

那個時候還沒有發生歐洲和美國的恐怖襲擊事件,綠教的身份也沒有現在這麼微妙,但是即使是在加拿大這個以多元文化和包容性著稱的國家,也一樣存在著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深深鴻溝。不知今時今日,那位主管回想起這件往事,會不會感到後怕。

這是一個嘗試溝通後卻以失敗告終的案例。結局並不完美,但是我確信整件事情中的每一方都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恐怕連A的父母也是。他們來到新的國度,開始嘗試新的生活,把孩子送進西方教育體系下的學校,盡量多的和教師們打交道——然而雙方的努力,並不足以彌補巨大的文化差異所留下的鴻溝。

他們最後還是會回到他們自己所認可的世界,一個女性無關緊要、男性至關重要的世界。

理想主義者總是宣稱,愛能戰勝一切。但現實世界並不是這樣的呀。有的人與人之間註定是無法達成相互理解的。

就像《聖經》中提到的「巴別塔」的故事。當時地上的人們都說同一種語言,他們來到了示拿之地。在那裡人們想方設法的共同工作,希望造出一座高聳入雲的塔來傳播自己的名聲。上帝看到了這座城和塔,他擔心人們一旦團結起來,就再也沒有他們做不成的事了,而這對於神的名聲大大有損。於是,上帝將人類的語言打亂,分散到世界各地,這樣他們就再也不能聽懂對方說什麼了,互相再也無法理解對方,更別提同心協力了。那座野心勃勃的城和塔,終於也停止了修建。

它被後來的人們稱為「巴別塔」,象徵著人與人之間永恆的誤解與悔恨。

我們作為兒童教師,並不害怕和「問題兒童」溝通,幫他們解決問題,一起成長。我們最怕的就是遇上既不配合學校、又不願好好坐下來講道理的家長。

我們怕的不是辛苦,我們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在一個孩子的幼年時期,一旦家庭環境和父母教育很糟糕,產生的負面影響最為致命。即使這個孩子身處最好的貴族學校,即使這個孩子在學校培養出了許多好的習慣和善意,這些都照樣抵不過家庭教育中的惡意。

一旦孩子的價值觀受到家庭環境的反向衝擊,學校教師好不容易幫他建立起的信任感必然會分崩離析。

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的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開始,就像不厭其煩的把巨石推上山頂的西西弗斯,不得不眼睜睜看著這塊巨石一次又一次的隕落。

有一個迷思是我們應當打破的,那就是:

優秀的教師一定是完美的、高尚的,無所不能的。遇到問題兒童,要奉獻自己全部的時間精力,用愛感化一切,幫助孩子和家庭融入社會,這才配叫做好老師。如果承認自身有局限、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不肯為了教育事業犧牲,那就是這個老師不合格。」

對於這種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求別人無私奉獻好令他坐收漁利的人,我只有一種回應:

老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什麼救世主。我們的訴求很簡單:被尊重、被理解,希望家長配合我們共同幫助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人。

至於能為了教育事業奉獻到哪一步,這取決於每位老師自身的素養,無愧於心就好。教師的無私奉獻應該存粹發自內心,而不應該被任何人進行道德綁架和強制執行。千萬不要盲目的為了「理想主義」自我犧牲。在教書育人的基礎上,首先要保全自己,然後儘力而為,之後便可以問心無愧了。

我選擇了我的生活,並且願意為之支付所必要的代價,這是我生活愉快的重要源泉。水至清則無魚,對人對事,都不宜要求太高。

我已經明白,如果還是和從前一樣太認真,凡事一腔熱血的往前沖,實在是很吃虧的。好在人會成長,吃虧後一定會學乖。

還是那句話,儘力而為,然後問心無愧。

我學會了再也不去勉強,我接受世間所有的風向。我知道,不是所有的風都會吹向我們的方向。

「海明威曾經說過:世界是個美好的地方,它值得我們為之奮鬥。我同意後半句。」

下一期文章,我們會繼續「問題兒童」及其家庭溝通方面的話題,敬請期待。

歡迎各位點贊、留言和提問。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AliceandMagicBeans(愛麗絲與奇妙豆),實時接收我下一篇文章的推送。

往期文章回顧:

「心流所向,勢不可擋」——和孩子一起,尋找屬於自己的「心流」

萬聖節特刊:「南瓜燈」的意義——在玩耍中,孩子們學到了什麼?

「天使寶寶」的日常作息表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糟糕兩歲」和「可怕三歲」?
推薦閱讀:

「關我P事」和「關你P事」
韓東燃和Orangesky的Live -- 如何培養優秀的雙語寶寶?
我們通過閱讀體驗兒童的世界2——「孩子王」的作用及性格特徵
心理學教授的知乎Live--如何培養孩子的專註力?
《尋夢環遊記》:追逐夢想or家長期望?

TAG:儿童教育 | 原生家庭 | 沟通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