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到未來的模樣嗎?
01-27
我看了《未來之家》,起先給我最深印象的不是那些酷炫的「未來」,而是兩個年輕的主持人。竹子是生活在北京的女孩,另一位Mike Gao則是生活在洛杉磯的音樂宅男,完全沒交集。兩個素未蒙面的人相遇,交流,開始工作,一切發生的如此自然,顯得那麼容易。在紀錄片里,我們看到的,是兩位配合默契的主人,他們就像是相識多年的老友,你來我往,妙語連珠,招待我們去認識未來的創造者們。
他們全無交集,但也全無障礙,自來熟到讓我嘀咕:人與人之間,真的沒有距離了嗎?竹子和Mike Gao並不是孤例,事實上人與人的距離感,確實在被壓縮。這不只是一種文藝的,感性的形容,而是冷冰冷的現實。假如我們拿中國來做案例,那麼數據就能反映問題,在過去的15年里,中國城市化率從36%提升到了56%。這是什麼意思?人們在向城市聚攏,人與人的距離在靠近。這個話題很大,從人類社會的歷史看,竹子和Mike Gao的那份自來熟,就是今天時代的一個縮影。為什麼相隔萬里的兩個人,能如此沒有障礙的溝通協作?這背後的原因是全球化、城市化、信息的流轉在加快,結果是天涯相隔的年輕人,他們有了一種通用的語言和思考方式,即便他們的成長和教育背景全然不同。
那種分散的、隔絕的生活正在成為歷史,人與人消除了距離才是未來。這並不是一種未來感的描述,實際上我們習慣了城市裡仄閉的環境,擁堵的交通和因為稀缺而突破天際的高房價。這一切的發生,都在提醒我們未來在加速到來,巨大的人口和資源在收攏,城市從粗狂變得精緻。
而這,就是《未來之家》呈現給我們的關於「未來」的背景。在第一集里,那位河上泳池的設計師說,生活在紐約這樣擁擠的城市,人們反而想要自由而隱秘的生活。城市化的效應,就像是劇烈的爆炸反向展示,一方面它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另一方面城市人擁有的空間,也被無限制地壓縮。正因此,基於人性的渴望,那種自我的、隱私的、不被打擾的生活,成為了一種近乎奢侈品的存在。所以在《未來之家》里,未來和傳統成為了有趣的雙生兄弟。那些酷炫家居的方方面面,都在體現人們看似矛盾的兩個需求:居住演變的越來越現代化,與此同時,人文的、傳統的、自然的回歸也越來越重要。這種現代和傳統的交織,幾乎融入了所有的未來生活里。在紐約布魯克林的屋頂,現代化大棚里生產的是新鮮的有機蔬菜,種植工廠的主人還會標榜他們「不使用化肥」。這是新時代的包裝方式,一方面水種植的科技發展到了科幻般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們又極力推崇「回歸自然」的理念,科技讓人們吃到了最新鮮的蔬菜,理念又讓人們感到安全,好像吃下那一口「無農藥」的綠植,就能暫時從科技的侵入中逃走。
紐約的地下公園,洛杉磯的禪修生活,印度矽谷用垃圾改造而成的房子,倫敦的做飯機器人……幾乎每一個案例都有機器和人類共生的影子,但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美好的。《黑鏡》的導演用藝術化的方式,揭示了另一種可怕的真相。人們固然在享受科技,但未來並不只是歡欣鼓舞的,就比如社交網路擴展了你的交往範圍,但人的生活也被局限住了。這種感覺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每天在微信、微博上和更多人建立了關係,但與他人面對面的真誠相處卻變少了。建築從來都不只是一座房子,那些炫目的、酷的、科幻般的存在,並不是「未來居所」,我們期待的其實是「未來之家」。「家」是什麼,是承載了居住者的感情、社交、人生觀念,以及與自己和他人相處的方式。所以偉大的設計師才說,以人為本,才是最有意義的。我們享受最科技化的家居生活,但也渴望它應有的人文承載,哪怕是一種被改造的、被模擬的、仿自然的。在阿法狗擊敗柯潔的今天,我們早就知道科技的偉大力量,但以人文本的理念,就像是紐約的地下公園,花草不在生植於地面,但仍然需要陽光的照耀。在智能化的家居里,我們看到了「未來」的一種模樣,更重要的,我們也看到了人類的模樣。我們如何看待未來,也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而這,就是《未來之家》的理念。
推薦閱讀:
TAG: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