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傳課:早睡早起真的更健康嗎?

很多人腦子一熱要奮發圖強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要早睡早起,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條件反射似的執念和儀式,我們也似乎從來未懷疑過這件事情的合理性。

結果很多習慣晚睡的人,早起之後,就毀了一天,腦子昏昏沉沉,情緒低落壓抑,壓根就沒有工作學習的狀態。然後就自責,焦慮,睏倦,最後終於也無法堅持,又帶著遺憾回歸到原來的生活方式。

似乎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一種思維:早睡早起是好的,是最健康的。在日本社會中,甚至會有一種頗為流行的觀點認為「晨型人是更接近於成功的」。

但是真的是這樣么?

目前在科學上沒有充分確鑿證據表明:在作息規律的前提下,早睡早起就一定比晚睡晚起更健康。

基於此,我們提倡的是:不必苛求自己一定要早睡早起,晚睡晚起同樣可以做到健康,只要作息規律即可。

我們會將不同的人從作息習慣上劃分成兩個群體:晨型人和夜型人。

晨型人之所以是晨型人,就在於他們本身很自然就享受早睡早起,而且晨型人早睡早起之後,情緒上、生理上,做事情的效率上,都會非常好。而夜型人則是正好相反,他們到了晚上反而會更有精神,思維活躍,狀態極好。

就好像有些人天生喜歡吃酸,有些人喜歡吃甜一樣,因為個體間的生理差異,自然就會導致偏好的差異。

為什麼我們在口味上能夠允許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而在作息上就不能接受個體間的差異性,一定要規定出一個「最規範」的模式呢?

作息習慣在某種層面上會和飲食習慣一樣,是不可強求的,是需要尊重的,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如果強求就會變成什麼呢?就會變成「被動型的晨型人」和「被動型的夜型人」,這兩種情況反而成為了最不健康的兩種生活方式。

晨型人如果被迫熬夜,就會感到極其的痛苦,思維混亂,腦袋和漿糊一樣,打不起精神,身體疲乏,精神睏倦,這種感覺就是夜型人早起之後的感覺。

兩類人錯位之後,相互感覺生不如死,極其難適應,甚至會影響自己的精神和情緒狀態,工作效率幾乎為零。

就好像我們去強迫一個特別不能吃辣的人吃辣一樣,結果也一定是非常痛苦的,而且這種「強迫」是沒有任何積極意義的。

我們可能是為了一個毫無意義的執念在去做自我折磨,這是很多人在時間管理上一個非常大的誤區。

所以說在作息這個層面上最健康的做法是,只要保證作息規律,睡眠充足就好了,尊重個體的差異性,保持自己的習慣,尊重自己的特點。

綜上,把作息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特點相結合,最終調整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日程才是最關鍵的。


推薦閱讀:

碎片化時間應該怎樣發掘、利用,讀更多的書?
朋友,你的時間能賣多少錢?
老J專欄(101)拒絕瞎忙,學會時間管理散點圖
為什麼在玩遊戲時,我們能一遍遍刷怪,做很無聊的事情;而在工作中,卻靜不下心來做很基礎的事情?

TAG:拖延现象 | 生活作息 | 时间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