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段話,分享了我兩年來的讀書經驗
423讀書日那天,我收到一家自媒體的書面採訪,回答了8個讀書相關的問題,分享了我兩年來的讀書經驗,在此呈上!
Q1:你讀書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喜愛讀書?
我的價值觀是:終生學習。既然學習,自然要拜良師,可古今中外的良師多半無法相見,所幸書籍承載了他們的思想,打破了時空界限,這是讀書的理由之一。
PS:來自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理解複雜信息,閱讀是最好的方式,深度思考必須讀書,這是理由之二。
Q2:有人認為讀書應該大而全,有人則認為應該小而專;有人認為讀書要追求速度和重點;有認為書應該慢慢讀、細細摳。你是如何看待讀書這件事的呢?
這些話乍一看好像都對,但都沒講適用範圍,這是耍流氓。聰明人會追問:
哪種情況下,讀書應該大而全?
哪種情況下,讀書應該小而專?
哪種情況下,讀書應該追求速度和重點?
哪種情況下,讀書應該慢慢品、細細扣?
應該還是不應該做什麼,不過是價值判斷,無關對錯,所以我的回答參考即可:
主攻領域內,於我是心理學和互聯網,讀書應該小而專,儘力做到90分。
可知識本無界限,各學科是窺探真實世界的通孔,只攻一門有管窺蠡測的風險。所以主攻領域外也得涉獵,比如管理、經濟、哲學等等,縱然無法窺探真實世界的全貌,也能接近它。
快速閱讀根本沒必要追求,毫無意義,理解速度才有價值。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理解速度取決於背景知識,眼球跳得再快也沒用。至於重點,比其他句子重要,自然時時刻刻要抓。
什麼時候應該慢慢品、細細摳?還是上面說的,理解速度才有價值,理解不暢的地方自然會慢下來。
Q3: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如何閱讀一本書》。我高考成績一般,在二本學校機械製造,成了整天打遊戲的學渣,過得很迷茫,這本書是我改變的起點,讓我明白:不要只消費書本,更得去創造,比如寫讀書筆記和文章。
寫作這件事,打那以後,堅持至今。
Q4:你平時喜愛讀什麼類型的書?可以列舉幾本嗎?
我讀書很雜,主攻心理學,其他類別的書也有涉獵,比如文學、管理、哲學、經濟學、互聯網等等。
心理學入門,推薦《這才是心理學》,極好。
Q5:你平時都是怎樣讀書的?有怎樣的讀書方法?
由於我讀非虛構書籍居多,簡單談下這類書的讀法:
①首先讀目錄,概覽全書結構,如果有的教材目錄太長,比如《社會心理學》,我會先就大標題做思維導圖,釐清思路。
②讀到重點句,劃線或打括弧,有時會冒出自己的想法,立馬寫在旁邊。
③讀完書,必做筆記,我一般做思維導圖。
④有沒有可以直接應用到生活里的知識?又或者,有沒有值得輸出一篇文章的知識?如若有,立馬去做,知行合一。
相關文章:
讀書筆記?不懂這個方法就是白做看了那麼多乾貨,為什麼還是沒有長進?Q6:你又是如何看待正常工作生活和讀書的呢?
工作、家務、運動、娛樂、戀愛、吃飯……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讀書又何嘗不是?
Q7:你和書之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談談對我影響最大的三本書吧:
①《如何閱讀一本書》,上面已提,這本對我的影響最大。
②《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開啟了我的心智,前段時間專門寫了他《他醜陋卻風華絕代,寫下了10本奇書》。知乎專欄
③《暗時間》,從這本書開始,我的讀書類型逐漸從文學轉向論述類書籍。
Q8:能為我們推薦一本你近期最喜歡的書並講一下推薦理由嗎?
我推薦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再版11次的經典教材,
援引書中的定義: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們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響,以及如何與他人互相關聯的科學。
很多人聽過《影響力》這本書吧?《社會心理學》是它的學術版,比較厚,讀完你會發現,眾多心理學暢銷書,不過是本書的枝葉。
讀書系列文章:
選書:選書的6個步驟,越早知道越好
買書:買書太貴?這裡有妙招
讀書:新手VS高手,高手是怎麼讀書的?
筆記:做讀書筆記?不懂這個方法就是白做
體系:3個維度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就別痴迷快速閱讀了
書單:
推薦9本嚴肅文學+1套科幻小說10個領域裡的10本好書,你敢挑戰嗎?做出好決策,我推薦這5本書PS:文中提到的心理學經典《這才是心理學》,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凡聊書」,回複數字「2」即可獲得電子書~
推薦閱讀: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人們為什麼會沉浸於回憶過去?
※魚能分辨不同數量么?
※為什麼越是落後的地方就越是重視傳宗接代?
※這叫我們怎麼能不糾結呢?|聊書《人類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