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有人情味,你該看這三本書
1、
在強調人際關係大過個人努力的今天,「人情練達即文章」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交流與表達」也作為一門課程走進大學校園。
然而,當今社會的人們,仍然被溝通的問題所困擾。可他們卻無法從課堂和書本上,得到足夠知識。
一是由於書本上,關於溝通的內容過於官方,比如「如何寫求職信」等等。但實際生活中,比起求職信,我們更關注如何和家人、戀人、朋友以及同事進行溝通。我的公眾號里,每天都有讀者問到這樣的問題。
「我覺得他誤解了我的意思。」
「他為什麼說出這麼傷害我的話?」
「這件事,我不知道怎麼跟他說!」
二是由於書本上關於溝通的技巧過於泛化,比如「真誠溝通」「高效溝通」,如何真誠和溝通呢?就完全不提,此類教科書還忽略了人的細膩性和情緒性,讓人難以上手。
很多人覺得和父母溝通,是一件無比絕望的事,因為「當道理講不過她們的時候,她們就和你講倫理。」
很多人覺得和戀人溝通,更是一件悲傷的事,因為「除了買買買和啪啪啪,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安撫TA。」
至於和同事或者朋友溝通,更有句名言叫「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和傻逼論長短」。其實這句話不對,你必須清晰地意識到「傻逼」和「同好」,差別並不大,而且它們會相互轉化,只不過你為她們附加的情緒價值不同而已。
更重要的是,人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同你所討厭的「傻逼」交流的。可以說,同他們交流的能力,決定你的人生道路能走多遠。
所以對於說話,我推薦的第一本書就是《溝通聖經》,它的作者是英國傑出的諮詢顧問尼基·斯坦頓(Nicky Stanton)的著作,暢銷英國三十餘年,但我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內心還是拒絕的,畢竟一本書敢稱「聖經」,會不會太過大膽。但通讀了一遍後,竟意外的發現這是一本非常不錯的交際書籍,可以用做溝通的入門。
《溝通聖經》有一句名言:「除非你聽到該信息並理解了,才算是『溝通』,否則就只是噪音。」
這也是整本書的核心,「聽」比「說」重要。當代人在這方面做的很差,也許他們不明白,說服一個人,不是說服他的道理,而是說服他的虛榮。
2、
學習溝通技巧的四個階段:意識覺醒期、笨拙期、熟練期、整合期。
朋友圈裡我們時常看到一些爆文,都是在說人的修養、情商、品德等,文章往往用幾個人際情景展開,充分突出了語言能展現出一個人的教養。
很多人看了後驚呼「太對了」,這說明他正處於意識覺醒期。
可真到了現實情景,比如:不該發脾氣的時候又發了脾氣,該輸出情緒的時候,又把天聊死,該哄別人時又說錯了話。
這說明,他正處於笨拙期,這也是大部分人困在的區域。
要走出笨拙期,你需要《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這本書,作者是羅納德·B·阿德勒 / 拉塞爾·F·普羅科特,目前已經再版14次了,是幾個國家學習溝通的教科書。
我無比欣賞這本書的一點就是,這本書用了大量的篇幅引導讀者發現情緒和理解情緒,作者認為,一次溝通中,如果情緒立場坍塌了,那麼溝通再說什麼都無濟於事了。這樣的理論和我不謀而合。
《溝通的藝術》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比起朋友圈裡,那一堆只有故事和道理,沒有技巧和方法的雞湯文,《溝通的藝術》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具體的分析,然後實際的運用。是一本溝通的系統課程教科書,這對你學會溝通的方法,至關重要。
如果你要獲得的是長久的關係,包括承諾、忠誠這樣珍貴的品質,那我一定建議你聆聽你希望影響對象的所有情緒,因為這比他所有的話語還要真實,可以說,這是他的整個世界。
3、
很多人都說,我是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人。其實,我並不是一個長相特別奇特,讓人一眼就過目不忘的人。
我也不是一個在聚會上滔滔不絕,像是喝醉了酒一般,拚命掏空肚子要表現自己的人。
我之所以能讓別人記住,原因在於,我這個人喜歡分享故事,我往往用一個簡短的故事,來體現我自己的獨特品質。
比如,和女孩聊天時,頭髮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我會告訴女孩,我喜歡你有一頭飄逸的長髮,如果女孩問我為什麼?我會講這麼一個故事給她。
初中的時候,我前排坐了一個長發的女孩,上課睡覺時,有時會聞到她的發香,也多虧了她的長髮擋住老師的視線,我才能睡的香甜。
有次,我惡作劇把透明膠貼在她頭髮和桌子上,結果她一起身就疼的大叫了一聲,我看著透明膠上粘著一堆她的頭髮,蠻後悔的,我以為她要告老師了,結果她沒有。
她說:「你這麼摧殘我的頭髮,你要怎麼賠我.」
我說:「放學,我請你吃烤洋芋吧!」
於是,放學後,我在回家路上的蔬菜大棚里,偷挖了地里幾個洋芋,當場烤給她吃。
她告訴我,女生留長發晚上挺癢的,但能學校名人「漁同學」提供點幫助,她覺得值。
話還沒說完,烤洋芋的煙被農場主發現了,他拿著藤條大喊一聲追過來,我其實能跑掉,為掩護女生,我也只能留在原地,不僅被抽了幾鞭,當晚還被爸媽打了一頓。
當然了,我和這個女生啥也沒發生,我最後記得有次初中同學聚會,她告訴我她結婚了,我送上祝福。
後來我不勝酒力,躺在隔壁的沙發上睡,她還過來照顧了我一下,其實那會我醒著的,只是裝睡。
約會中,70%的交流都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完成的。你也許會告訴我,你沒發生過什麼故事,其實這是個大大的誤解,我們人生的每一刻每一秒都在發生著故事,只是你輕易地把它拋棄了,最後自然導致把天聊死。
一個簡短而情緒性高的故事,能立竿見影地讓你的聽眾產生共鳴,與你建立某種關聯,能讓別人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當土豆姐郵寄我《故事思維》一書時,我真的覺得我和作者安妮特.西蒙斯相見恨晚。
《故事思維》一書里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講6個故事:「相信我」的故事、「我是誰」的故事、「我為何而來」的故事、「願景」的故事、「授人以漁」的故事、「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的故事。
哈哈,仔細想像,這裡面的故事我基本都有,而且每隔幾年都要換一輪,有幾個故事甚至是我這個人精神的核心。
所以,我建議你一定要讀讀故事思維這本書,它能讓你的生命鮮活起來。
請努力學習溝通這件事,溝通會在你的生活中,揭露出乎意料的結果。所以當你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去挖掘人類共同的願望和需求時,不要驚訝,你不僅影響了世界,也影響了自己。
推薦閱讀:
※??感覺尋求傾向:為什麼有些人天生愛作死?
※享受失戀,涅槃重生
※001 生命進化的原理
※有哪些可推薦的關於自我意識的書?
※正常人可以進行人格分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