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歷史:仁川登陸

二戰結束後,美蘇按照聯合國協議分別進駐原屬日本的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分界線。蘇軍憑藉地利優勢率先進入半島北部,並扶植起以原東北抗日聯軍師長金日成(原名金成柱)為主要領導人的北朝鮮勞動黨政權,該政權彙集原東北抗日聯軍中的朝鮮人、在八路軍和解放軍中服役的朝鮮人、在蘇軍中服役的朝裔蘇聯人及從南朝鮮逃亡到北方的南朝鮮勞動黨人。半島南部則起初由以朝鮮人民黨領導人呂運亨為首的人民委員會接管日本總督政權,美軍登陸後出於對左翼勢力的天然不信任,強制解散了人民委員會,並建立了起初為維護治安而建立的南朝鮮國家警察為核心的臨時政府,在得到原在日軍服役的朝鮮人、從中國和蘇占區越境來的難民及右翼組織的支持後,臨時政府鎮壓了南朝鮮左翼的起義,建立起以李承晚為首腦的右翼政權。半島南北方政權在意識形態上的衝突使得雙方之間爆發戰爭變得必然。

nn

影片《仁川》(Inchon,1981)中的南朝鮮總統李承晚,扮演者南朝鮮演員Kwang Nam Young

nn

美國政府鑒於戰後全球戰略收縮和主要力量配置西歐的考慮,是不希望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打破平衡的,因此美國軍隊只給李承晚的軍事力量提供了最低限度的軍事裝備——只能供其勉強戰勝南朝鮮勞動黨的游擊隊——重要的武器諸如坦克和反坦克武器都不在提供之列,按照美軍的設想,朝鮮半島多山的地形也不適合大規模使用坦克。而蘇軍則對北朝鮮軍事力量的武裝提供了裝備、人員和技術上的大力協助,包括數百輛並不顯得完全過時的T-34坦克及SU-76自行火炮及隨車附贈的經驗豐富的朝裔蘇聯車手。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了中國大陸的全面勝利,數萬擁有實戰經驗的朝鮮老兵也成建製得回歸北朝鮮,這些都使北朝鮮在軍事上形成了對南朝鮮的巨大優勢,並促使了金日成下定了解放南方的決心。

nn

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軍隊正式對南朝鮮發起進攻,韓國軍隊大部分士氣低落,指揮混亂,很快就丟失了首都漢城,殘餘兵力和大量不明真相的平民開始向後方潰退。美國人對這種打破軍事平衡的行為感到憤怒,利用蘇聯代表缺席的機會在聯合國會議上組織通過了組建聯合國軍干涉朝鮮戰局的決議。但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動需要一定的延緩時間,初入朝鮮的美國軍隊由於經驗不足,依然被北朝鮮軍隊的進攻所擊退。到1950年8月,聯合國軍及南朝鮮殘餘兵力已被圍困在以釜山為中心的位於朝鮮半島南端的釜山防禦圈內,雖然隨著兵力源源不斷的輸入,聯軍在兵力數量上已經略高於釜山防禦圈外的北朝鮮兩個方面軍。儘管如此,形勢依然十分危急,聯軍依然有被趕下海的的可能,這時,在北朝鮮軍隊後方進行登陸來切斷其前方軍隊的生命線就顯得越來越有必要了。

nn

早在7月,美軍就設想了在朝鮮軍隊後方登陸的可能性,並以此制定了三個登陸方案,對象分別是朝鮮半島西海岸的群山、仁川和東海岸的注文津。其中仁川港的登陸因為其特殊的水文條件和地理位置而被美軍軍方認為是登陸風險最大的,甚至形容其為只有五千分之一的成功率。但作為遠東美軍和聯合國軍總帥的麥克阿瑟卻執意選擇在仁川登陸,從軍事上看登陸仁川確實有出其不意的意義,因為其最為險要的登陸條件所以北朝鮮在此留駐的防禦力量也最為薄弱,另一方面,從歷史角度看,在朝鮮東學黨起義、清日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清軍和日軍也都是在仁川港登陸的,這樣看這一最不可能的地點反而成為了最有可能的地點。

nn

由蘇聯導演維克多·艾謝(Viktor Eisymont)執導的影片《瓦良格巡洋艦》(Kreiser Varyag,1946)講述1904年2月7日午夜,促不及防的沙皇俄國海軍的n瓦良格號巡洋艦和高麗人號炮艦被日軍艦隊堵截在仁川港內,在拒絕了日軍發出的投降通牒後,兩艘軍艦以寡擊眾,先後沉沒。隨後日軍六個師團先後在仁川登陸。

nn

瓦良格號艦長魯德涅夫(Rudnev),扮演者蘇聯演員鮑里斯·里瓦諾夫(Boris Livanov)

nn

北朝鮮軍方並非對登陸沒有防備,從各種渠道匯聚來的情報顯示聯軍也必然要實施一次大規模登陸行動。北朝鮮軍隊利用有限的資源和人力按照登陸地點的難易來安排配置兵力和修築防禦工事的先後順序,從情理上講也是正常布置,但戰爭的勝負往往來自於出其不意的冒險決定,考慮到仁川的登陸歷史及其靠近漢城和西海岸僅有的幾條鐵路的重要地理位置,北朝鮮軍方沒有優先加強這一地帶的防禦還是有欠考慮的。

nn

由韓國導演趙兢夏執導的影片《仁川上陸作戰》(?????? ,1965)是一部戰爭愛情片,講述一名北朝鮮女間諜愛上了一名南朝鮮情報軍官,為此她向北朝鮮高層提供了不少假情報,為仁川登陸鋪平了道路。

nn

影片《仁川上陸作戰》(?????? ,1965)海報,這部拍攝於獨裁者朴正熙上台後的影片國內相關資料較少

nn

為了完成這次龐大的兩棲登陸行動,麥克阿瑟要求動用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軍,這支部隊在太平洋戰爭的多次兩棲登陸戰役中已證明了其實強大的作戰能力,但受美國總統杜魯門及國防部長路易·強森的戰後裁軍行動的影響,海軍陸戰隊遠征軍人數已經從最高峰時的300,000人縮減至27,000人,很多海軍登陸艇及兩棲戰艦已經被出售、作為廢物被拆毀或轉移至美國陸軍專用。為了準備在仁川地區的大規模登陸,美軍倉促地重新裝備二次大戰時期的老舊登陸艇,從釜山周邊陣地撤出海軍陸戰隊第五團並重新徵召1萬餘名海軍陸戰隊退役人員參與這次進攻行動。由於兵力不足,擔任登陸任務的美軍第7步兵師中有三分之一的兵力是僅受過兩周突擊訓練的南朝鮮壯丁(8673人)。

nn

美軍遠東指揮部(FECOM)的聯合戰略及行動組(JSPOG)負責策劃這次行動,最初的計劃很讓其他將領懷疑登陸成功的可能性,因為仁川的自然環境及十分特殊,有兩個狹窄航道通向港口:飛魚峽及東航道,它們會很容易被水雷封鎖,航道的水流速度也高達3至8節,錨地十分細小及港口被很高的海堤包圍,由於潮差過大除了碼頭在大潮時可供使用外其餘地點全是人員和車輛無法行走的淤泥。麥克阿瑟在9月提出了對原定進攻計劃的修改方案:100-B計劃,代號鐵鉻行動,雖然部分軍官仍在討論是否該把登陸地點改在群山,但麥克阿瑟依然堅持選擇。他列出了多個有說服力的理由:因為仁川的特殊港口條件敵人不會估計到進攻在這裡出現、在仁川的勝利可以避免受更北面的嚴酷的冬季氣候的影響、聯合國軍可在仁川的行動中切斷朝鮮的補給路線和一旦攻佔仁川便可直達漢城,最終華盛頓批准了這份入侵行動方案。實施登陸的時間則被選擇在9月15日,受水文條件影響每個月只有一次大潮的機會可供大規模登陸部隊上岸。

nn

對仁川的主要進攻開始前14天,聯軍派遣海軍上尉尤金·克拉克和兩名南朝鮮翻譯在仁川港入口的靈興島登陸,在這裡他們將情報發回給美軍,並組織當地年輕人收集了關於潮汐、淤泥灘、海堤及敵人防禦工事之情報,事後50名曾幫助過尤金·克拉克的平民遭到殺害。為躲避北朝鮮軍隊的追捕,克拉克14日逃往仁川港飛魚航道口的八尾島避難,並在當夜24時點亮了島上的燈塔,為聯軍登陸艦隊指明了方向,為此克拉克上尉戰後獲得了海軍十字勳章。

nn

尤金·克拉克上尉

nn

由執導過神片《向著炮火》(?? ???,2010)的導演李宰漢(???)的又一部抗朝神片《仁川登陸作戰》(??????,2016)所講述的正是克拉克的小分隊的壯舉。不過出於韓國人敏感的民族自尊心的驅使,李宰漢對他們的事迹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和加工,首先便是把帶領突擊隊的尤金·奇勒中尉換成了從北朝鮮叛逃的張學秀大尉,同時又嫌他們的行動太過單調,給他們加了諸如混入北朝鮮防衛司令部,與仁川防禦司令談笑風生,大鬧當地駐軍等火爆動作劇情。雖然劇情上顯得更為豐富了,但與史實的嚴重脫節卻未免太煞風景。

nn

影片《仁川登陸作戰》(??????,2016)末尾主角一行經過戰鬥點亮了八尾島上的燈塔,事實上北朝鮮軍隊在島上並無兵力駐防

nn

聯軍航空部隊在9月4日起對以仁川為中心半徑50公里以內的道路、橋樑、隧道和調車場等交通設施進行了大規模轟炸行動,基本癱瘓了這一地區的北朝鮮交通。9月13日晨,以密蘇里號戰列艦為首的數艘聯合國軍的巡洋艦及驅逐艦出現在仁川港外海域,對岸上的炮台、海岸陣地、鐵路調車場和橋樑等目標進行猛烈射擊並掃除在起飛魚峽航道上的水雷。北朝鮮的岸炮部隊對靠近海岸的聯軍驅逐艦進行一定程度的還擊,擊中聯軍驅逐艦三艘,其中一艘被重創,聯軍共傷亡9人,為鼓舞士氣,北朝鮮廣播宣布「擊沉、擊傷敵艦13艘」。

nn

為了迷惑北朝鮮軍隊,聯軍特里姆蓋號航空母艦和海倫娜號巡洋艦對平壤的外港和鎮南浦一帶也進行了相應的炮擊。同時第五航空隊也集中力量對群山附近的北朝鮮軍事設施和鐵路橋樑進行了猛烈轟炸。12日夜美英突擊隊一部甚至在群山海濱登陸,進行了小規模的騷擾行動,空軍也投下了大量傳單宣稱聯軍要在群山實施登陸。對此北朝鮮軍隊也確實加強了群山地區的防禦力量,但在仁川地區卻沒有進行多少增援。

nn

1950年9月15日早上6時30分,美國第10軍的先頭部隊分乘17艘車輛人員登陸艇(LCVP)在月尾島北部的綠灘登岸,登陸部隊包括第5陸戰團第3營及第1坦克營的9輛M26潘興戰車,其中一輛裝有火焰噴射器及另外兩輛裝有推土機片。月尾島曾是距離仁川前海1公里左右的島嶼,後在築路過程中逐漸與陸地連接了起來,其名字來源於半月尾狀的島嶼形狀,島嶼標高105米,位於仁川港的入口,想要在港口登陸就必須先控制月尾島。北朝鮮軍隊從八月起開始在島上構築防禦工事,除了設置了鐵絲網和地雷場外,還部署了5門75mm山炮。15日島上駐守的部隊為北朝鮮第918炮兵團及第226獨立海軍陸戰隊團第3營的各一個中隊(相當於連),總兵力不超過400人,指揮官是李大勛大尉。影片《仁川登陸作戰》(??????,2016)末尾所臆想出的北朝鮮海岸部隊在月尾島要塞內部署的四門號稱「斯大林之錘」的203毫米榴彈炮純屬憑空捏造,麥克阿瑟所搭乘的兩棲艦也不像片中所描述的那樣被岸炮所擊中過。

nn

影片《仁川登陸作戰》(??????,2016)末尾出現的北朝鮮大口徑榴彈炮

nn

炮轟過後的島上的北朝鮮殘兵依託洞穴工事頑強抵抗,聯軍依靠坦克和火焰噴射器將對方基本肅清,整個過程耗時一個多小時,聯軍登陸部隊共傷亡14人,擊斃北朝鮮士兵200餘人,另俘虜136人。之後聯軍陸戰隊在三輛坦克的支援下又攻佔了與月尾島以堤壩相連的小月尾島,負傷3人。

nn

由北朝鮮導演趙景淳執導並擔任主演的影片《月尾島》(???,1983)講述的就是駐紮在月尾島的北朝鮮炮兵中隊在以戰鬥英雄李大勛為原型的主角李泰雲的指揮下與登陸的聯軍戰至最後一刻的故事。出於歌頌英雄主義的需要,影片中顯然不會提到有100多名北朝鮮士兵被俘的情況,此外還虛構了一名被俘的美軍士兵的形象。

nn

影片主角李泰雲,扮演者北朝鮮演員趙景淳,曾主演《永生的戰士》、《看不見的戰線》等片,亦是本片導演

nn

下午由於退潮,聯軍艦隊暫時退往外海,無法實施登陸行動。同時北朝鮮軍隊由於兵力不足因此也調動駐紮漢城的第18師團第22聯隊緊急支援仁川,但受聯軍轟炸影響,該聯隊只能在夜間行動。

nn

次日下午5點30分,聯軍海軍陸戰隊在紅灘使用梯子爬越海堤,登上朝鮮半島本土,戰鬥至夜間聯軍已基本站穩腳跟並驅逐了海岸陣地里的北朝鮮軍隊,開放了通往月尾島的堤道,令坦克可以從綠灘加入戰鬥。由切斯特·普勒指揮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團也同時在遠離之前兩個海灘南面的藍灘登陸,至16日凌晨1時,該團各營已紛紛攻佔預定目標,並切斷漢城-仁川公路。當日的戰鬥聯軍共陣亡20人,負傷174人,為了支援登陸部隊,8艘坦克登陸艦部隊不顧潮水退去強行靠岸,卸下了當日登陸部隊所需的3000噸補給品,為此有1艘坦克登陸艦被北朝鮮軍隊炮火擊毀。

聯軍9月15日的登陸作戰示意圖

nn

9月16日上午6點30分,登陸部隊派遣一個連進入仁川市區偵查,才發現北朝鮮軍隊早就在夜間撤出市區。同時駐漢城的北朝鮮軍隊派出一部步兵,在6輛T-34坦克的支援下試圖對聯軍灘頭進行反擊,聯軍立即作出反應,VMF-214中隊出動了8架F4U海盜式戰鬥機將坦克全部擊毀,辛普森上尉的座機被坦克上的高射機槍擊落。

nn

1950年9月19日,美國陸軍工程兵修復了通往內陸長8英里(13公里)的鐵路,運載燃料及軍械物資的運輸機也開始在已被攻佔的仁川金浦機場降落,海軍陸戰隊繼續卸下補給及增援,到1950年9月21日,他們已卸下5356輛車輛、49568名士兵及22222噸的補給品。集結在仁川的聯軍部隊包括美軍陸戰1師、美軍第7步兵師、南朝鮮第7戰鬥群及南朝鮮海軍陸戰隊。

nn

此時,分布在仁川-漢城地區的北朝鮮軍隊大約有2萬餘人,大部分都是新編部隊,戰鬥力不強且並不集中,其中包括:新編成的第18師團(轄第17、22、70團),9月15日該師正在漢城以南80公里處以一字長蛇陣向南增援洛東江戰線,在獲悉仁川登陸的消息後便迅速回師漢城;駐紮在漢城的第9師團第87團,該團原本也正啟程增援洛東江戰線,仁川登陸後防守漢城門戶永登浦;第849反坦克炮團,正在隨第87團一起向南運動;駐紮在漢城以北80公里的鐵原的獨立第25旅,該旅尚在整編訓練之中。北朝鮮西海岸崔庸健命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要守住漢城,以等待在北方新整編的第19、27、31、43師團及從洛東江戰線回援的部隊的增援。

nn

左:影片《仁川登陸作戰》(??????,2016)中的仁川海岸防禦司令林桂鎮,扮演者李凡秀(???);右:林鎮桂的原型,北朝鮮西海岸防禦司令、抗聯老戰士崔庸健

nn

9月20日美軍開始進攻作為漢城防禦門戶的永登浦地區,此時北朝鮮防禦兵力尚未集結完畢,第18師以僅存的一個未受過訓練的新編團對仁川-漢城公路和118高地的美軍進行突擊,結果傷亡慘重。隨後趕來的第87團在永登浦地區防禦了一天,由於戰線被美軍滲透切斷退路而導致防禦崩潰,不得已撤出陣地。

nn

9月21日,鐵鉻行動的指揮權被移交給了美國第10軍司令尼德·阿爾蒙德,阿爾蒙德的目標是在1950年9月25日拿下漢城,剛好是戰爭爆後3個月的時間。美軍從西面及南面逼近漢城,漢城坐落在盆地里,三面環山,南臨漢江,可謂易守難攻。北朝鮮在仁川登陸後就強迫市民在漢城周邊構築防禦工事,並由新編成的獨立第25旅、獨立第78團和一些治安民兵部隊負責漢城防務,有資料稱獨立第25旅主要由中國回朝鮮的解放軍朝鮮族老兵組成,但國內尚無這支部隊的資料。

nn

1950年9月22日,海軍陸戰隊進入漢城以尋找堅強防守之據點,他們在逐屋爭奪戰中付出較大傷亡,25日從永登浦撤出的北朝鮮第18師團主力5000餘人開始有計劃地撤出漢城,因此阿爾蒙德宣布在1950年9月25日解放漢城,但直到9月26日黃昏以前,美軍第10軍佔領的地區只不過是漢城市區的一半,南朝鮮中央政府大樓和美國大使館依然飄揚著北朝鮮國旗,由新招募的南朝鮮左翼青年所組建的北朝鮮獨立部隊仍在進行著毫無希望的反擊。直到28日,美軍才完成佔領漢城。

由韓國著名導演林權澤執導的影片《證言》(??,1974)主要講述一名南朝鮮少尉的未婚妻在戰爭爆發後從北朝鮮佔領區逃往南朝鮮的經歷,影片最後主角的未婚夫作為南朝鮮海軍陸戰隊的一員參與了仁川登陸與漢城奪回作戰。南朝鮮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在本片中再一次暴露無遺:影片全程都沒有一張西方面孔出現,給觀眾的感覺彷彿是南朝鮮人完全憑藉一己之力逆推了北朝鮮。

影片《證言》(??,1974)中南朝鮮海軍陸戰隊在漢城市區作戰,完全不提美軍在收復漢城作戰中的作用。

nn

1950年9月29日麥克阿瑟一行飛抵金浦機場,與李承晚夫婦、南朝鮮高級官員及聯合國軍代表一起在南朝鮮中央政府大樓國會議事堂舉行了盛大的還都儀式,這標誌著朝鮮戰爭的局勢正式逆轉,洛東江戰線上被切斷退路的北朝鮮兩個方面軍開始崩潰,數萬人被送進戰俘營。

nn

由美國導演特倫斯·楊(Terence Young)執導的美韓合拍影片《仁川》(Inchon,1981)堪稱史上最爛史詩片,拙劣的場景與表演及乏味的故事性使得該片一舉奪得當年第三屆美國金酸梅獎最爛電影獎、最爛導演獎、最爛男主角獎、最爛劇本獎和最爛主題曲獎等五項大獎。

nn

  影片《仁川》(Inchon,1981)中的麥克阿瑟上將,扮演者美國著名演員勞倫斯·奧利弗( Laurence Olivier)

本文相關影片:

1.《瓦良格巡洋艦》(Kreiser Varyag,1946),蘇聯,導演:維克多·艾謝(Viktor Eisymont);

2.《仁川上陸作戰》(?????? ,1965),韓國,導演:趙兢夏;

3.《證言》(??,1974),韓國,導演:林權澤(???);

4.《月尾島》(???,1983),朝鮮,導演:趙景淳;

5.《仁川》(Inchon,1981),美國,導演:特倫斯·楊(Terence Young);

6.《仁川登陸作戰》(??????,2016),韓國,導演:李宰漢(???);


推薦閱讀:

番外,從中亞「斯坦」們首都為什麼這麼近,看一看貌似混亂的中亞簡史
一首絕命詩——乾隆和珅不了緣
兒童節談越南戰爭最有名女童:被美國戰機燒傷最後去了美國
黃巢起義人吃人,通過人肉作坊把百姓加工成軍糧!喪心病狂!
舊影瑣憶·茫茫多的德國兵開進了莫斯科

TAG:朝鲜战争1950-1953 | 历史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