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下一站,孝陵衛

同樣是周末爬紫金山散心,不同的是,有人來自北京,有人來自河西,還有人來自山腳的孝陵衛。

2號線出口處的孝陵衛,典型的城東氣質,長著一張沒落貴族的臉。

(by 小飛718)

600多年前,這裡是皇家禁地。朱元璋從老家鳳陽挑選出周、李兩姓組成5600人的精兵,駐紮此地,忠誠地守著他的陵墓。

皇族莊嚴在時空中消解。你當然可以去下馬坊遺址公園,從斑駁的石馬、石柱、無頭龜趺間,腦補當年。但對生活在這裡的人來說,逝去的和正在發生的,早已融為一體。

孝陵衛200號,南理工的地址,自帶帝王氣息。

當你站在南區宿舍樓上,打開北窗,看見紫金山上漂浮的雲層,這種皇家氣象變得更加洶湧。往西南方向望去,新街口和紫峰的燈火,落在城市的另一邊。

工科生的校園記憶,幾個數字就可以串起來。在一工刷夜迎接幾次日出,悠長的三號路走到天長地久,四號門外各種燒烤麻辣燙炒飯攤子煙火升騰。南理工人的青春,長不過一號路到三號路,一號門到七號門的距離。

孝陵衛200號的記憶,並不專屬南理工學生。紫園小區、科園小區、竹園小區……建於不同年代的居民樓,在梧桐遮天蔽日的校園裡,都重獲一種沖淡的表情。

對這裡的居民來講,南理工就是自家後花園。水杉林、時間廣場、二運,每天都有老人帶著孫子孫女玩耍,到了飯點,南理工食堂打幾個菜,就是孝陵衛200號小區的日常。

孝陵衛地鐵站往左走一段,是君臨紫金商業街,往右走一段,可以去往森林摩爾。但一個典型的孝陵衛居民,飢餓時會選擇手摸肚皮淌遍羅漢巷。

羅漢巷正對著南理工一號門,白天拎著魚肉蔬菜的大媽和年輕的學生們在一號門擦肩,也是一道奇景。

福慶水餃炸醬麵,兩個人來吃,點上一份花生肉沫炸醬麵,一份水餃。勁道的鹼水面,雜醬一淋,拌一拌根根裹滿醬汁。水餃實在,三兩撐到爆。

金陵湯包王開了很久,老客熟悉到每天過來遞錢拿包子,都不用說話。湯包一屜八個,皮薄肉多,汁水充盈,免費豆漿下去兩碗,或者配一碗鴨血粉絲,才算開啟新的一天。

許多年前,還沒有滿大街的網紅甜點。走到羅漢巷,稱一袋甜丫丫的泡芙,咬一口奶油噴出來,就是最具體的幸福感。

大馬餐廳的鯰魚粉皮、華麗園的酸菜魚、千里香的餛飩米線,很多味道回頭看,其實並不厲害,只不過有習慣,有記憶,才讓人總想輾轉回到老地方。

晏公廟早已看不到廟,據說原址在紫京飯店。晏公廟是雜亂的,以孝陵衛集貿市場為中心,一溜下去,滷菜店、水果攤、花店、鑰匙修理,喧囂從清晨到深夜不休止。

在這裡,佔道、違建、噪音是常年不斷的關鍵詞。但只要在菜市場里轉悠一圈,聞到魚腥味、菜葉味、生鮮肉味,看到堆成山的8424、水靈的陽山蜜桃,在熟悉的滷菜店斬半隻烤鴨,就能找到妥帖安穩的歸屬感。

在地鐵2號線還沒開通的年代,5路公交就是中山門外人進城的唯一途徑。這一路,停靠農科院、南體、南理工、南農,5路車承載過無數人的青春,一路奔向新街口。

從新街口回孝陵衛,新華書店車站永遠排著恐怖的大長隊。一出中山門,被堵得太久的司機一腳油門踩到底,衛橋、衛崗、小衛街……一個大上下坡,超車漂移甩尾,具有很強的儀式感。

2號線開通後,5路車變得冷清。2013年,一度傳言將撤銷5路,最終雖然撤了線,但番號保留了下來。當時代變得像地鐵一樣快,很多人開始懷念從前的慢,總覺得順著它,可以找到逝去的回憶和青春。

有的孝陵衛人,前半生兜兜轉轉,主要人生軌跡離家不出三公里。小學念理工大附小或孝陵衛中心小學,高中順利點直升理工大附中,然後接著讀理工大。

零幾年的時候,理工大附小停辦了,附中也變成了九中震旦,一部分人的母校成了縹緲的心理坐標。但不管怎樣,只要走到小衛街,記憶就被喚醒。

小衛街的西來順,附近有的老客,在他家吃的牛肉麵不下幾百碗。因為老客學生多,所以也任性地跟著放暑假。牛肉拉麵又香又麻,鍋貼酥脆多汁,十幾年來,味道竟從沒變過。

褚記烤鴨永遠人多,附近居民請客、南理南農學生聚餐總愛選在這裡。在褚記吃飯的最佳姿勢,就是快速地取餅皮、鴨皮,抹醬,夾配菜,風捲殘雲,速戰速決,不需要多交流,因為在人聲鼎沸的大廳里,講話全要靠喊。

在孝陵衛,隱在半山的鐘鼎山莊,滿足了很多富人的城東情結。在建的鐘鼎名悅廣場,也會加速孝陵衛的MALL時代。

但在孝陵衛,你更習慣的風景是,小區街邊,大樹板凳各自為陣,三五成群,麻將小賭怡情的,圍棋象棋風雲突變的,閑聊侃大山的。夏夜裡,清涼的紫金山綠道,草木間的流螢,山水城林,都是抬腳就能抵達。

城東光環加持的孝陵衛,拋卻房價,迷人之處,大概還是底子里流淌的那份從容庸碌的情懷。

攝影/屋頂的蝸牛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在南京生活的幸福瞬間
九龍湖野生動物園,東大漢子出沒請注意!
關於東大的記憶
碼農在一號線
如果你沒堵在卡子門,你不會懷疑人生

TAG:南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