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蹭熱點:職業車手在環意中踩踏模式的變化
百年環意即將進入尾聲,迪穆蘭狀態神勇,儘管之前在皇后賽段中出了點小狀況,但仍然憑藉穩定的表現成為今年環意冠軍最有力的爭奪者。回憶了一下,其實最近幾年都是環意比環法更好看,也更有懸念。
想到這裡,小編忍不住想要強蹭一波熱點,潛入浩瀚的文獻堆中挖出這麼一篇研究,帶大家以不同的視角看看大環賽!
本研究發表於2015年的《Journal ofScience and Cycling》,題目為《Pedaling Patterns of Professional Cyclists during a Grand Tour》,即《職業車手在大環賽中的踩踏模式》。
踩踏成「風」
近幾年在自行車功率計市場上,「踩踏」是一個熱點,通過最新的科技,車手可以了解自己踩踏的機械效率和踩踏發力的對稱性,很多車友對此也津津樂道。此前對於踩踏效率和對稱性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實驗室環境內,如今有高科技的助力,終於使得人們有機會在實戰環境下對於自行車手踩踏模式的變化一探究竟了!
原來不對稱才是常態
先前的研究表明,疲勞會影響肌肉激活模式,對自行車手來說,疲勞會改變踩踏技術。儘管自行車運動本身是下肢雙側對稱運動的,但事實上很少有車手的下肢發力是對稱的。本研究追蹤職業車手在為期3周的大環賽中每站的踩踏數據進行了分析。
實驗方法
數據由7位職業車手在2015年環意中使用的Pioneer SGY-PM910H功率計所記錄。研究者從每一站開始後和快要結束前各選取一段,前提是這前後兩段的功率非常接近。然後分別統計兩段的平均踏頻,踩踏效率(IE: Index of Effectiveness)和不對稱指數(AI: Asymmetry Index)。
原來左右腳發力的不對稱性會受疲勞的影響而變化
結果如何呢?數據表明,踏頻從每一站的開始到結束呈明顯下降(87.8rpm – 80.3rpm),而踩踏的機械效率卻增加了(46.9% – 50.3%),不對稱性在每站臨近結束時也呈下降趨勢(9.41% – 7.89%)。
PS:這裡的「不對稱指數(AI%)」與大家習慣的左右腳平衡百分比(如左腳48%,右腳52%)不太一樣,為避免誤會,小編為大家解釋一下:這裡的不對稱性(AI%)的計算方法為:主發力腿(D)產生的力減去非主發力腿(ND)產生的力,兩者之差除以兩者的平均數,即(D+ND)/2,最後乘以100%。 因此,如果兩條腿發力完全一致,則AI = 0。
實驗結論
這是第一個以頂級職業車手在實戰環境中的比賽數據為樣本的研究。本文作者總結後認為這些數據上的變化趨勢與之前在實驗室環境內的研究結果類似:隨著疲勞的產生,踏頻逐漸下降,踩踏機械效率逐漸升高,不對稱性逐漸下降。關於對稱性、踩踏發力的多少和踩踏效率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些因素會如何影響到騎行表現,這邊暫且賣個關子,下一次通過另一份研究文獻接著為大家解讀。
推薦閱讀:
※穿上適合的跑鞋,就能get正確的跑姿嗎?
※傷病預防:鐵三運動員常見的運動功能障礙
※Freestyle?手勢正確才夠嘻哈!論自由泳手應該怎麼擺
※鐵而無畏 站至終章 -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 KONA回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