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我懶了,因為我真的會痛!
趁做實驗空檔分享一個研究。
我們東方文化比較講究自我反省,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吾日三省吾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至於我們在自我評價的時候傾向於往不好了說,但是這樣做不利於身心健康,因為我們在進行負性地自我評價時,可能會感到很痛苦,如果你是s/s基因型的話。
什麼是s/s基因型?
5-HTTLPR(serotonin-transporter-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是編碼5-HT轉運體的基因SLC6A4上的一個多態性區域,5-HTTLPR區域的DNA序列長度存在個體差異,研究者通常將其分為兩種:較短的「s」型和較長的「l」型(wiki)。所以根據該基因的攜帶情況,人群可分為:s/s, l/l, s/l。
Ma et al.(2014)招募了兩類基因型的被試(s/s, l/l)進行了一項與負性評價有關的研究。研究分為兩個實驗,實驗一要求被試對自我進行評價,實驗二要求被試對朋友進行評價。具體是這樣做的:屏幕每次會呈現一個描述個人特質的詞語,有正性的(如聰明),也有負性的(如懶惰),被試需要判斷這個詞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ta自己(實驗一)或朋友(實驗二),並給出評分(1-4分,一點兒也不像是1分,非常像是4分)。除此之外,被試在進行負性的自我/他人評價時還需要對自己的痛苦體驗程度進行打分(1-11分)。
實驗一主要結果 (趕時間的盆友可以跳到總結部分)
- 主觀評價結果
2.在對他人進行負性評價時,s/s和l/l沒有顯著差異,而在自我評價時,s/s比l/l的痛苦評分更高。
3.自我評價時正面詞語得分比負面詞語得分更高(得分越高說明越符合自己),另外,被試會花更多的時候承認負面特質和否認正面特質,花更少的時間承認負面特徵和否認負面特質。這種趨勢在兩種基因型上沒有差別。
- 核磁結果
2.s/s基因型在負性自我評價時,雙側AI/IF(下額葉)和mPFC區域(包括dACC, SMA, dmPFC)有顯著激活,而l/l型沒有。
- 行為和腦成像之間的相關
1.在s/s基因型上,AI/IF的激活水平和主觀報告的痛苦得分有顯著正相關,但沒有出現在l/l基因型中。
2.調節效應:基因型對主觀痛苦評分的影響受到AI/IF激活水平的調節。
3.在s/s型上,dACC/dmPFC的激活與危害迴避傾向分數顯著正相關,其能預測21.3%的變異;在l/l身上沒有發現相關。
實驗二結果:實驗一發現的在負面自我評價中的基因型差異沒有在對朋友進行負性評價時出現。
總結一下:
相對於l / l基因型,s / s基因型在進行負性的自我評價期間表現出更強的痛苦感覺和更大的背側前扣帶(dACC)/背內側前額葉皮質(dmPFC)和右前島(AI)的激活,而dACC和AI這些腦區被認為是與編碼生理疼痛和社會疼痛的負面影響有關(e.g. T?lle et al. 1999; Eisenberger et al. 2003);5-HTTLPR對痛苦感覺的影響受到AI /下額葉(IF)活動的調節; dACC / dmPFC活動能解釋s / s型的危害迴避傾向的21.3%,但不能解釋l / l型。 在對朋友的負面特徵的評價中,沒有觀察到基因型的影響。
可以說,s/s基因型對負性自我評價的易感性更高,同時反映在主觀的報告和腦成像的結果上,這種易感性可能能解釋個體的抑鬱傾向的潛在機制。那麼既然s基因與負性自我評價的高易感性相關,是不是s基因的攜帶者就一定有更高的焦慮水平呢?這其實也還沒有定論,確實有比較多的研究發現s基因攜帶者平均來說有更高的焦慮水平,但也有研究沒有找到這種相關,甚至有研究發現l基因的攜帶者身上焦慮癥狀更多。
吾日三省吾身:
我懶嗎?
我胖嗎?
我發文章了嗎?
啊,好痛....
(圖片來自微博 見水印)參考文獻:
Ma, Y., Li, B., Wang, C., Shi, Z., Sun, Y., Sheng, F., ... & Han, S. (2013). 5-HTTLPR Polymorphism Modulates Neural Mechanisms of Negative Self-Reflection. Cerebral Cortex, 24(9), 2421-2429.等
推薦閱讀:
※內容變成了經濟,還是解決了人心的焦慮?
※殺死北上廣的不是焦慮,而是重複 | 你是否患有「土撥鼠症」?
※第一篇文章送給死亡和死亡焦慮
※朝陽區中產的焦慮
※睡眠是你最好的投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