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一份1930年的老報紙
今天在學校圖書館自習,上廁所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桌子上一份出版於1930年8月的《密勒氏評論報》。這份在上海創刊於1917年,於1954年休刊的英文報紙,見證了中國從五四運動開始,直到朝鮮戰爭的歷史,也見證了兩次國共合作與內戰。主要閱讀者為美國本土對中國感興趣的人士,海外華僑,也因為其高質量被許多當時的中國學校作為英文閱讀練習材料。
我們來看一下1930年8月,當時美國知識分子眼中的中國吧。(圖1)
首先是頭版頭條,僅2年歷史的美資控股的「上海晚報」,收購了有51年歷史的英資控股「上海水星報」。打擊可能覺得奇怪,風雲變幻的1930年,為什麼這種無足輕重的新聞上了報紙頭條?與接下來的另兩條新聞一起看,你就懂了。
(圖2)
(圖3)
「中國問題上的外交政策」和「美國和英國在遠東問題上的衝突」兩篇文章大體說了一下幾點:
- 外界傳言美國和英國將在中國針對中原大戰進行軍事干預,美國政府表示一派胡言。
- 法國報紙稱「中國不負責任的當局可能將外國人打權益置於危險之中,西方國家應該出兵」,而美國政府表示不對中國進行干涉。
- 英國的積極政策與美國打外交理念日益向左,雙方外交官在晚宴上也對彼此視而不見。而不少英國媒體表示基於英日聯盟,英國在中國問題上打話語權日漸衰落,獲取一手信息的速度也愈發遲鈍,並對此事表示擔憂。
如同前文所說,這份報紙主要讀者是美國人,當然是要自誇啦~不過,我們能看英國在中國的實力的確日漸衰退了,連自己的老牌報紙也賣給了美國人。且美國對華的「門戶開發機會均等」政策,也在當時佔據了主流。
(圖4)
然後讓我們看中國發生的事情,「濟南的軍事行動進入關鍵階段」。這裡的軍事行動,指的是中原大戰第二階段,蔣介石親率精銳部隊在青島登陸,開始進行反攻,並一路收復了整個山東,而濟南則是重中之重的目標。與此同時廣西南寧(桂系)也被支持中央的雲南軍閥部隊收復。閻錫山馮玉祥與汪精衛會談,而張學良也只是模糊地表示東北軍支持中央政府(改旗易幟要到9月份)。我們翻過去看圖2右側的新聞:「莫斯科,汪精衛,與中國GCD」,內容提到3點,其一,汪精衛當時在北平搞「國民黨擴大會議」,與蔣介石分庭抗禮,提出與蘇聯恢復外交關係,但不結盟。而蘇聯也對當時的紅軍進行援助。而在湖南的何應欽也宣稱,抓獲了一名紅軍第八方面軍的軍官,聲稱被北邊派來湖南,希望能攻佔長沙漢口擁立張發奎來支援西北聯軍或汪精衛反蔣。當然,這是侯搞事的可能性大一點。
(圖5)
這一頁是一些快訊,如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地毯羊毛進口國,中國航空開通漢口到成都的航線,一旅行團來到上海,最亮眼的應該是左下角轉載」基督教先驅者報「的文章:「中國會邊紅(chi hua)嗎?這個作者給出了肯定的答覆,擔心GCD勝利後與蘇聯聯盟,不得不說眼光真的很准。右邊則是一篇名為「看不見的手:莫斯科」的文章,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可以自己大家看看。
(圖6)
這篇文章則是中原大戰激戰正酣時,南京政府軍校生的生活。其後還有一篇控訴英國在中國企業僱傭童工的文章,可惜沒有照下來。
最後說一下這個密勒氏評論報,這個報紙的大體立場為:
- 北洋時期支持南方國府
- 兩次內戰時期均同情TG
- 918和抗戰期間解決反日,九一八派記者赴東北調查,41年主編鮑威爾還因此被日軍投入集中營。
45年之後,老鮑威爾因為在集中營的虐待身體不再允許繼續工作,於是由其兒子小鮑威爾夫婦繼續運營,49年後繼續在上海發行,成為當時中國唯一的美國報紙。直到1954年,因為在朝鮮戰爭中支持中國,並披露了美國的一些戰爭罪行,而被美國政府封禁。報紙的主要讀者為美國人,也因此失去了絕大多數收入,不得不關閉。
順便一提,寫出西行漫記的美國記者斯諾,就是密勒氏評論報的記者,其在紅區的許多報道就是通過該報發表。
最後,幾張該報的廣告作為結尾吧~
推薦閱讀:
※外交博覽——1973年雅典事件
※清政府戰敗後為什麼總是去談和,然後割地賠款,為什麼沒有決戰到底,玉石俱焚的決心?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11 三家分晉 田氏代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