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現象】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

咪蒙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

咪蒙的粉絲們,對其認同度非常之高。

咪蒙的每篇10萬+的留言下都有無數粉絲現身說法:太對了!熱淚盈眶!

自媒體人們一邊高調的鄙視和罵著她,一邊比上學時做數學題都要認真的鑽研著她的選題、排版、和寫作手法;

知乎上的「高端精英」們每一次咪蒙有新文章出來,都要翻著花兒從各種角度、各種層次上無所不用其極的對其展開嘲諷。然後輕鬆斬獲上千贊;

?

有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很難想明白。

像郭敬明、像咪蒙這種被很多人所批判和鄙夷的人,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擁躉。

比如說咪蒙的粉絲們。

雖然在知乎上對咪蒙的評價有些過於苛刻,但最起碼也能起到以正視聽的效果。

難道TA們就不能去知乎看一看,甚至去別的平台上看一看,去全面的了解一下TA們所崇拜的這個教主嗎?

後來我就逐漸理解了,人的認知壁壘都是由自己建立的。

每個人都只會看到那些,他自己想看到的東西。

?

所以咪蒙的粉絲們要的,只是借咪蒙的文、甚至只是她的標題,來表達和宣告自己的情緒;

自媒體人們心知肚明,咪蒙是一個熱點,撕她捧她都只是為了拿到一個10萬+;

知乎er表面上對咪蒙無限嘲諷,但心裡怕多是滿滿的嫉妒:

憑什麼她能有那麼大的名聲,賺那麼多的廣告費!我罵死她!

咪粉不在意咪蒙的觀點偏不偏激。

TA們也沒工夫去關心,把咪蒙的文章轉在朋友圈裡,累積之下會造成怎樣的社會風氣;

自媒體人也不會在乎,撕咪蒙的手法,是不是和咪蒙傳播觀點的手法,一樣的偏激和不客觀,他們更多的,只是想成為下一個咪蒙而已;

知乎er嘴上批判的是咪蒙帶歪了社會風氣,心裡想的卻是:

好!好!好!

咪蒙倒了,那誰誰倒了,那誰誰誰也倒了!

終於輪到老夫上場了!

快扶我上去,容我寫一篇雄文《致婊子》破它個10萬+!

?

無論在哪個時代,人們最想聽的,就是故事。

最容易得到傳播的,就是偏激的觀點。

究其原因有二。

? 一個是以大多數人的愚蠢,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去分辨事物的複雜性。

他們也無法理解,什麼叫完整的邏輯鏈。

他們貧乏的耐心,和低效的理解能力,無法閱讀嚴謹的、詳實的文字。

只有簡單輕鬆的故事,才易於被他們輕鬆讀完。

? 一個是偏激的觀點才容易激起傳播。

無論是認同性的傳播,還是反認同性的傳播。

只有偏激的觀點,才能夠激起強烈的認同,尤其是在互聯網聯通一切的時代,人們更容易將這種自我認同上升到群體性的認同;

只有偏激的觀點,才能夠激起強烈的反對。

比如你說一句咪粉都是SB,知乎er全是裝逼犯,那你的觀點一下子就得到了強烈的重視;

但你說『咪蒙的一些粉絲可能閱讀能力不是太強,對世界的認識有些偏主觀了』,這樣根本沒有人理你;

?

撕逼的手法中最常用的兩種就是「升維攻擊」「降維攻擊」

升維攻擊,就是給你扣上一頂大帽子,把你的行為推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上,再加以批判:

咪蒙你竟然教唆大學生休學,用心險惡,帶壞社會風氣,萬一真有大學生聽了你的毀了一生怎麼辦?

降維攻擊,就是拉低你的立意,將你的動機里那些負面的部分誇大為全部,並以此給你貼上一個標籤:

咪蒙勸大學生休學,一方面她的邏輯是有一定道理的,另一方面也是就這個社會性的話題獲得廣泛關注。

但降維攻擊就是完全忽略咪蒙觀點的部分合理性,而完全將咪蒙的動機解讀為是為了做「爆文」,因而就給咪蒙貼上了「用心惡毒的女人」這樣一個標籤;

但,咪蒙的文章真的就能夠帶壞社會風氣嗎?咪蒙的文章真的就會毀了某個青年的人生嗎?

如果開個大的地圖炮,可以說:國人有一種毛病,就是不能為自己負責。

社會風氣從來就不是被某個人帶壞的。

社會風氣不好,那只是因為人們自己本身就不行,把責任推到某一個人身上,這是不要臉到了極致;

看別人一篇文章就休學,結果毀了一生,那也只是因為這個人自身就缺乏判斷能力,不看咪蒙的文章,他的人生也幸福不到哪裡去。

?

在寫作傳播中,還有一種比較高級的傳播手法,就是「給你的讀者製造優越感」。

這種手法你要用的不著痕迹,不能直接去批評別人,猛誇自己和讀者受眾群。

而是要用對比和暗示,讓你的讀者不知不覺間感到很爽,感到別人都是傻逼,只有我是最聰明的,我是沒有缺點的。

飄飄然眾人皆醒我獨醉,這才是最好的。

讀者產生了這樣一種良好的自我感受,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往朋友圈一轉,「低調」的向朋友圈眾展示:你們都是LOW貨,我才是清醒的那少數人;

而每個人在閱讀這種文章的時候,都會『自覺』的將自己帶入「清醒的少數人」這一群體,所以,這樣的文章就能夠獲得廣泛的傳播。

咪蒙的那篇《咪蒙的粉絲不能娶?呵呵,是你娶不起》就是一篇比較拙劣的示範。

在這篇文章中,咪蒙粗暴的直接給自己的粉絲貼上聰明,獨立,上進這樣的標籤,怕是不僅起不到激起粉絲認同的效果,反而只會令她的粉絲自己都感覺到臉酸和尷尬。

?

事實上這篇文章之前的部分不僅是說理,也是一種示例。

在前半部分我「偏激」的將所有的咪粉、知乎er、自媒體人都歸為一類;

並給他們貼標籤,進行「升維打擊」,把它們之中的某一個寫成小丑,進行「降維打擊」;

批判了咪蒙的粉絲,批判了自媒體人,批判了知乎er。

也就是將咪蒙這邊的,咪蒙對立面的,都否定和貶低了一遍。

那麼自然而然的,你可能已經無形中在享受一種優越感:我和作者批評的這些人一點兒都不一樣,瞧瞧這些人多麼的虛偽和愚蠢,像我和作者這麼洞察世事的人真的是太少了啊!

但作為我自己而言,不僅僅是局限在對咪蒙的批判,在看到對很多明星,很多社會熱點的批評和諷刺的時候,我的內心有兩種感受是最多的:

一種是嫉妒。

嫉妒憑什麼這個人有這麼好的顏,有這麼多的錢,有這麼多的粉絲。

一種是痛快。

這個比我強的終於被拉下來了,我可以肆意的罵他,以此來平衡我那可憐的自卑,以此來找到一絲優越感,以此來證明我是一個高尚的人。

作為一個諮詢師,基於我對人性的了解,我非常清楚很多驅動人們瘋狂去做的事情,背後的動機可能大多都是骯髒的慾望。

所以當你意識到,那一幅幅義正言辭的姿態,那一張張為了正義和他人的嘴臉,只是為了掩飾他們內心陰暗的想法與自私的目的時候,恐怕你很難不感到噁心。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

偽君子更可惡於真小人。

?

當一個普通的人,一件普通的事,被放在大眾面前被很多人討論的時候,毫無疑問,這個人,這件事都將不再是它們本身,而是變成了一種「群體性刻奇」的對象。

在這個時候,人們所討論的也並不再只是這個人,這件事,而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維護自己的立場,掩飾內心的醜陋,攫取自己的利益。

在這個時候,不管有一個怎樣的討論過程,不過得出一個怎樣的討論結果,其實在這個時候都已經和這個人、這件事本身再無關聯。

知乎er批判的不是咪蒙,只是在掩飾對咪蒙世俗意義上成功的嫉妒,咪蒙粉維護的也不是咪蒙,只是在保護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

所以【咪蒙現象】背後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 Nothing

?

我們只是看到了人性自古以來的淺薄和愚蠢的那些點而已。

我們在文章里所批判的大眾的愚蠢,只不過是千千萬萬個你我在生活中的某一個看到了一個偏激的觀點,然後隨手轉發,或隨便懟了一句,僅此而已。

只是千千萬萬個轉發,千千萬萬句相互攻擊累積在一起,就令我們將這些群體性的行為組合放到了每一個個體身上。

但,咪蒙粉真的都是很蠢的女性嗎?

知乎er真的都是裝逼犯嗎?

自媒體人真的都厚顏無恥嗎?

包括咪蒙本人,她真的就像別人所認為的那樣沉迷於賺錢,沒有良心,老謀深算,心機惡毒嗎?

如果你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以上的這些人,我想你可能會發現,每個人都是複雜而平凡的個體。

那些在網上一口一個【和您的母親發生性行為】的粗魯的人,現實中很有禮貌;

高冷裝逼的知乎er,可能也會上來熱情的摸一把你的奶子(這句純屬抽風);

只想騙流量賺錢的自媒體人,或許會招呼你喝一杯82年的(也是抽風)咖啡;

沒有人能夠全然的理解和認識另一個人,也沒有人有資格評價和貼標籤給別人。

?

所以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觀點是什麼呢?

Dont judge .

我建議你不要評判別人,不要浪費時間參與和別人的論戰與撕逼,不要輕易相信那些只能帶給你自我麻痹的優越感的文章,保持理智的判斷,保持清醒的認識。

我建議你不要輕易陷入被煽動起來的情緒之中,不要輕易攻擊別人,也不要接受別人對你的攻擊,而是能保持理智,不做被自媒體人忽悠的「流量傻子」(用來刷流量的傻子)。

當然你也完全可以不用接受我的建議。

你擁有 judge 別人的自由,你也許享受在網上別人互撕的樂趣,你當然可以充分的體驗評判別人時候的優越感。

judge 別人這一點也並不足以給你貼上一個很 Low 的標籤,人性中存有陰暗和骯髒的部分這再正常不過。

只是有一句話適用於所有被評判的人,也適用於所有在評判別人的人,當你再起心動念,妄圖對別人下定義的時候,不妨多想想這句話:

「事實上,你們對我的百般註解和識讀,並不構成萬分之一的我,

卻是一覽無餘的你們。」(出處自知乎用戶腐生)

以上

作者 風墟,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8zVGdMRTItRVhESWpyU3R3OTIzU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什麼原因讓互聯網行業跳槽如此頻繁?
有可能實現百萬漲粉的一個微博運營小技巧!
嘿,說你呢,人美也要多讀書唷~
乾貨整理_2017中國(南京)人工智慧峰會_AI遊學小分隊_20170913

TAG:生活 | 心理学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