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重溫——課桌上的戰鬥!

某日飯畢,照例與娘子百步,正走著,忽然娘子抬手朝路邊一指:「哎,這幹嘛滴?」

我定睛一看,只見街邊有一招牌,內容是這樣的。

「哦,狼人殺,桌游啊!」

「桌游?跟撞球是一碼事嗎?」

「哈哈,不是啊!」我腦子裡過了一下,想笑沒笑出來。因為發現自己對這個也知之甚少,換句話說:沒跟上趟,不曾玩過。

人家已經拉開不恥下問的姿式了,此時認慫,豈不落下笑柄?某人只好祭出轉移大法,虛晃一槍,「那是年輕人的遊戲,沒啥意思。跟你說說我們年輕那會玩的桌游吧?」

娘子上下打量我一番:「你年輕的時候?那得是多少年前了?」

這就尷尬了,「話說二十多年以前……BLABLABLA……」

哥是性情中人,好講古,易投入,這口一開,竟滔滔不絕,與她說了一路。不自覺語氣中還帶了幾分唏噓。娘子知我,「雖然我沒玩過,但聽你說得這麼好,不如再做一個玩玩?說不定,能讓孩子們高興一下。」

「對啊!正愁六一送兩個熊小子啥禮物呢?這提議不要太靠譜啊。」

緊接著兩天就是周末,我們一拍即合,開始了這款遊戲的復刻之旅。

第一步,搜集材料

兒時自製玩具,往往因陋就簡,就地取材,成品不免粗糙。今時不同往日,哥是有工作室的人了,只要有心,增加投入,加些腳程都不算事。於是我們專程遠走二十多公里,來到一處山清水秀之地,尋找所需的第一種材料:「姑山之竹」。

「姑山竹」是一種極其稀有而不可多得的奇材,產地僅限於我大姑家的後山。我家大姑對我視同己出,好得連娘子都忍不住嫉妒,說奔四的人了,就算親媽也少有這麼呵護備至。所以,她家後山生長的竹子,在我看來,富含濃郁的慈愛與親情。用這種材料制器,情感加成百分之二百有沒有?更何況,我們一邊剁竹,一旁還有人倒茶送水,切瓜洗果,最後還管飯。讓人完全分不清,我們這是郊遊來了?還是郊遊來了?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我家娘子,揮刀上山

一個半小時的勞動成果

娘子除了「溫柔體貼」,刀法亦是過人!手起刀落處,竹桿紛飛。

當年鮮竹,去枝葉,切成段,還需經過幾天的晾曬

材料:木板

成品板材有很多種,如多層板、膠合板、刨花板、大芯板、指接板等等。考慮到環保健康,我選擇指接板,因為用膠量最少,甲醛含量幾乎為零。

第二步:製作

挑選粗細均勻的竹段,台鋸分切

根據竹枝的不同粗細,切出數段。看這擺放,70和80後,想到點什麼了嗎?

小人兒,棉繩,兵器,提示已經夠多了。

棉繩=任督二脈,先入「湧泉」穴

過「足三里」,經「伏兔」,聚於「會陰」

進「氣海」,沒入「中庭」

分二股,穿「天突」

出雙掌「勞宮」,且看我長袖善舞

棉繩打活扣

兵器入手,娘氣全走

進擊的竹兵!不是賽龍舟的

木板上台鋸,開大板除了要好工具,還要一膀子好力氣!

切條,再截成等寬三段

倒裝電木銑伺候

開槽

上金屬角碼

螺絲

擂台搭建完畢

各位觀眾,主角登場!

還記得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它風靡於課桌之上!小小竹兵,捉對廝殺,足夠我們腦補出一整部三國!多少張無辜的課桌,因為有桌縫的存在,淪為戰場!

遊戲玩法極為簡單,只需通過桌面下方的棉繩抽緊鬆動,即可操縱竹兵做出各種武打動作。如果手感夠好,再加上不同的武器,一個久經沙場,武藝高強的竹兵躍然眼前!有微操經驗者,更是能玩出匪夷所思地精彩套路。

很遺憾,知乎不支持動圖,想看動圖請點擊這裡

靜態動作集錦

對戰模式

故事到此,本該結束,不料老天加戲?

竹兵製成後不久,收到省城朋友的邀請,參加天心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的五一集市活動。作為一個半道出家的手工藝人,想著要和眾多非遺傳承人同台,心中多少還是有點虛。

盛情難卻,硬著頭皮,連夜出發,行囊中帶上了新鮮的竹兵。這可能是近期唯一具有「歷史感」的作品。

長沙市天心區非遺館所在地

五一活動日(圖片來源 微天心)

非遺傳承人與參觀群眾精彩互動(圖片來源 微天心)

裡面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沉寂多年的竹兵大戰,終於重出江湖!

謝謝觀賞,公眾號:宣城太守,關注可欣賞有意思的動圖。
推薦閱讀:

【攝影】對稱之美
城市規模與創意能量的關係,次元書摘@《偉大創意的誕生》
一個人,一隻手電筒,他創作出世界上最出色的光繪攝影作品
日本神奇發明之:智能中餐桌...
這棟教堂設計奇妙:似乎有紀念碑谷的既視感?

TAG:儿童玩具 | 手工DIY | 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