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工作筆記5.14
新的工作崗位,確實是忙了點,偶爾的一些所得也都是零碎的,沒時間整理成文,索性就把這些「零碎」羅列出來,當個自己的筆記好了。
關於專家帶團隊:我一直認為管理是門專業,專業大牛不見得適合做管理團隊,之所以你看到互聯網領域很多不適合管理的人在帶團隊,是因為快速的發展能掩蓋大部分的管理問題。前幾天跟人聊起知識付費,這個概念的緣起其實是這一代人的「知識焦慮」,信息獲取通道的細碎和知識迭代的速度,讓大部分人很難再有知識的「飽和感」,所以「知識」販賣者也就應運而生了,但知識的獲取和應用是個複雜系統的事情,快餐式的消化知識則只需要販賣者將知識包裝成「易學易懂易裝13」的即可,最後「知識付費」就分化成了兩種門派,一種是讓你學到知識,一種是讓你以為學到了知識。 前者跟上學無異,要費勁費腦子。 後者則是另一種生意,精神安慰劑搞法,大麻有多好賣,這種生意就有多好做。
最近在讀《騰訊傳》,發現二馬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也這是騰訊阿里兩家公司文化氣質完全不同的原因所在;書中有個細節很有趣:騰訊發展歷史上重要的一些會議和事件都缺少文字和影像記錄,這根阿里大事小情都為素材,每一步都是儀式的做法是大相徑庭的,阿里像一個有匠人情懷的商人,騰訊則像是一個有商人思維的匠人。
下屬問我中國為什麼沒有匠人,我說中國有匠人,不多而已,因為咱們這缺少匠人成長必要的土壤,他又問我喬布斯是匠人么?我說引領人類從零到一的,都是偉大的開創者,把現有的事物沉下心來作到極致體驗的都是傳奇的匠人,你覺得喬老爺屬於前者還是後者?
越大的機構里,越要明白,兩點之間是不是直線最短,團隊里的年輕人嘗嘗會抱怨說「這事兒應該怎麼這麼」「本該怎麼怎麼」,而老油條們大都會直視目標,選擇實現路徑與方法,哪怕是曲線到達,這裡邊木有「應該」,只有結果。
大多數時候我們認為老闆想的不靠譜,通常是因為我們跟老闆的判斷結論不同,大部分人判斷能力無甚差異,之所以判斷結論會不同,是因為彼此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在假定上司判斷能力可以的情況下,咱們就要想到底是哪些信息量有偏差,是我們掌握的老闆還不知道,還是老闆掌握的我們不了解?如果是前者,盡量細的顆粒度把信息輸送給上司,補全他的判斷維度,如果是後者,就妥妥的按照上司說的做好安排的事兒之後,盡量尋求補全自己信息量的渠道,如果覺得是上司判斷能力有問題,那就麻溜的良禽擇木而棲。
阿里不太會生長出有嚴謹的獨立產品哲學的PD 但阿里經常會長出技能樹非常全面的運營,運營和產品是互聯網兩大玄學,都是博大精深的領域,只是各家公司的土壤不同。
社交為王這詞就跟用戶體驗為王一樣沒營養,這種片湯話不足以揭示其背後的底層商業邏輯,我們應該去探索社交類產品什麼功能貢獻了使用時長,什麼功能提升了打開頻次,而頻次和時長又是通過什麼手段反哺到變現模式上的。
微信支付目前的地位 來自於財付通沒有放棄支付業務、紅包功能完成了用戶綁卡、ISV拓展了支付場景,剩下的全是水到渠成,不需要使勁兒,因為微信有統治級級的打開頻次和在線時長。
在互聯網早期,網路的載體是PC,這決定了只能是一二線城市起步,而在智能移動設備普及之後,互聯網的載體變成了手機,同時一二線城市的互聯網用戶紅利消耗殆盡,用戶訴求出現明顯分層,所以大量新興業務通過四五線城市農村這片連BAT都未開墾過的處女地長了出來,例如快手、頭條、美團等。
推薦閱讀:
※黑客密室逃脫:把顧客「關」起來賺錢
※這幾個軟體你可能沒聽過,但真的好用到爆!
※如何打造一個用戶體驗良好的下載頁面?
※胡仲宏:刺頭學生走向面壁者|白帽
※GeekPwn現全新生物識別風險,智能安全成AI時代新課題
TAG:移动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