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想】人生不是田徑比賽

許多家長總愛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後給孩子報大量補習班,除了學校里要學的語數外、物化生等科目之外,還有許多藝術特長班,比如美術、音樂、體育等等。這些藝術特長班就是家長眼中的素質教育,好像孩子會畫畫、會一門樂器,其素質就提高了一樣。

在許多人眼裡,人生就像是一場比賽,童年作為人生的起點,相當於起跑線,大家爭先恐後地往終點跑,生怕落在別人後面,遭人恥笑。

我有一個問題,人生的終點是什麼?

人們這麼著急往前跑,是趕著投胎嗎?

此時,人們會想起,把人生比喻成一場比賽,會有許許多多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大家其實都不想面臨那個人生的終點,都不想要比別人先到終點。但是,家長們又會催著孩子往前跑,又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別人孩子身後。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該如何解決?

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少點比喻,多點邏輯。人生不是田徑比賽,沒有所謂的起跑線和賽末點。人不是參賽選手,考試分數和績效考核點都不是得分。我們平時還會說某某人是人生贏家,因為其家庭美滿,事業有成。某某人是Loser,因為其社會經濟地位很低。這些說法也都不恰當,因為它限定了所有的人類只有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參加這場追求更高社會經濟地位的比賽。

絕大多數家長的腦袋裡充滿著錯誤的觀念,我之前說過,觀念就像是傳染病,家長把自己的觀念傳染給孩子,然後孩子長大後成為家長,又再傳染給自己的孩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使得大家都活得不開心,畢竟按照贏家的定義,比絕大多數人優秀才算贏家,那麼絕大多數人都註定是輸家。

要我說,與其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不如不讓家長輸在起跑線上。這裡說的意思當然不是讓家長們都成為富豪領導,使得孩子們成為富二代和官二代。我的意思是,讓家長們不要在自己的頭腦里裝上這麼多錯誤的觀念,以免傳染給天真無邪的孩子。

當然,這怨不得家長,畢竟絕大多數家長都不是故意想要害自己的孩子,他們只是無意中害了自己的孩子而已。家長們也不知道自己頭腦中的觀念是錯誤的,畢竟其他家長大多也這麼想,整個社會文化中都充斥著「奮發向上」的觀念,而文化中的錯誤觀念,每個人都需要為之承擔責任。

「奮發向上」也是一種隱喻,如果大家真的都想要奮發向上,那麼為什麼只有極少數人會成為登山運動員?

隱喻式的思考,有它便捷之處,但有時也會給人帶來嚴重的誤導。把人生比喻成田徑賽,把社會比喻成金字塔,這些比喻都有誤導人的地方。我們誇獎一個女人漂亮,說她如花似玉,但是人們卻忽視了,花是用來觀賞的植物,玉用來玩賞的玩物,人卻不是植物和玩物。

如果思考處處都透著隱喻的色彩,那麼我們要做的只能是用高質量的隱喻替換掉低質量的隱喻。如果一定要把人生比喻成什麼,那為什麼不比喻成旅行和遊歷,而一定要比喻成比賽呢?如果一定要把社會劃分出什麼結構來,那為什麼一定要說成是金字塔結構,而不是網狀結構呢?

人們都說開心最重要,但如果自己的開心一定要建立在其他人不開心的基礎上,那這樣的開心,不要也罷。贏家的開心就是建立在輸家的不開心之上的,如果人生沒有贏家,那自然也就沒有輸家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推薦閱讀:

社會是不是對空乘這個職業有什麼偏見呀?
當網路暴力披上了正義的外衣
摔了就摔了,但罵她還有別的理由
從何時起我們喪失了助人的勇氣?
為什麼知乎上很多女性提到自己另一半稱先生?

TAG:认知语言学 | 社会 | 隐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