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Pro的「ID設計」&「工藝結構」方面的詳細分析

堅果pro無疑在id設計上比自家旗艦M1更下功夫

但是,我現在終於可以勇敢的下結論了

並不是下了功夫了,就會得到好的結果

沒有人敢保證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對的,尤其是在手機這種集成度炒雞高使用頻率爆棚的東西上,外觀、與手感的權衡,僅僅是ID設計中小小的一部分。

拆解來自:Sina Visitor System

【不管誰家的拆解,不管拆解的目的如何,我都支持拆解小能手們】

來句題外話:為什麼支持拆解?可能有人覺得你買到手機不用反而拆了,或者做暴力測試,不是糟蹋東西嗎?

神特么糟蹋東西,正是有這些人的存在,我們才能理解我們在手機上得到的一些體驗的原因。不理解,不看好,可以,請勿謾罵。另外,研究電子產品是我的愛好,我浪費我自己的時間,並不是為了黑誰捧誰,只是因為這麼做我高興

正文開始:

一、ID設計:

1. 無邊框ID設計&大下巴:

為什麼要有無邊框ID設計?這種設計的優點是什麼?

我覺得想講清楚這個,首先應該科普為什麼LCD手機屏幕要有黑邊,【但是我最近太忙了拿不出那麼多時間,此文的科普我就盡量最簡單的說】就是因為要有屏幕排線(不明白的請自行學習)和把液態的液晶封閉,所以只要是LCD屏幕,一定有黑邊不可。

這個黑邊可以做窄(魅族),但是不能消失,像Z11那種無邊框,其實是利用玻璃的折射讓你看不到了而已。

所以,不好意思借個圖,正常風格的手機,都是要有一個物理邊框的,1是保護屏幕邊緣,2是使看起來的黑邊不至於那麼大。

用戶上傳的圖片

其實在賈老闆之前,也有手機是這麼設計的,只不過賈老闆特別高調的宣傳罷了

看一個並沒有宣傳自己無邊框,其實也是這樣的例子,華為mate7

定位是商務旗艦所以多是深色配色,所以你光看官方渲染圖會覺得碉堡了平佔比無敵了,黑邊也可以讓你誤以為是顯示屏幕,這就是這種設計的初衷

用戶上傳的圖片

為什麼這種設計已經被普遍捨棄了呢?

因為你打開個正常的app就露餡了

用戶上傳的圖片

下一個話題是大下巴

鎚子手機為什麼會有個大下巴?

因為他的home鍵是圓形的。

我並不是說圓形的不好,只是說圓形的一定會佔地方,一定會低屏佔比,同樣圓形home的iPhone簡直是低屏佔比的代表,剛剛不是故意的黑了mate一下,現在來扳回一城

(圖侵刪,下同)

用戶上傳的圖片

iPhone的設計,就是低屏佔比的設計,圓形的home造成的大下巴,配合邊框才顯得不突兀,而旁邊的mate,典型的高屏佔比設計思路,窄下巴配上ID無邊框設計(這張mate9的黑邊比mat7小多了)

現在說回鎚子的ID設計,ID無邊框設計+大下巴

這設計思路就是什麼呢,一個低屏佔比的設計思路配上一個高屏佔比的設計思路,你們可能覺得思路新奇,看著新鮮。不是說這樣設計不行,只不過我覺得有點蠢,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

實際的觀感,我覺得並不好。

用圖片說話吧,審美這東西,有的人就喜歡這樣的誰也攔不住。

用戶上傳的圖片

所以看了圖片還依然愛鎚子這ID設計的人,請從速購買,這樣的設計鎚子獨一份,其他地方你買不到

用戶上傳的圖片

2. 電池

你們都說電池非常優秀,我讓你們自己去查查最近出的手機你們也懶得查,空口反駁我我也無奈。

我只能說,去掉了3.5耳機孔後,電池做到這樣只能算並不差,並不像你們說的非常優秀,你們懶得查,只好我稍微查了幾個手機的資料,自己看吧。

用戶上傳的圖片

3. 雙攝

給大家留個課後作業,這個連羅老師在發布會上都沒怎麼說的雙攝,到底是什麼型號的,用的什麼cmos,拍攝效果怎麼樣

用戶上傳的圖片

口口聲聲粉的粉,黑的黑,連功課都不做,張口就來,好意思嗎?

【小提示一下,大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查完了相機和樣片,就不想買了。】

二、工藝&結構設計:

太晚了寫不完了,有一點沒說的不說了,直接進入工藝環節

1. 前面板的金屬貼片

已有拆機圖證實了前面板並不是邊框一體的,而是採用金屬邊框連接塑料,再用金屬貼片的方式做的前面板,金屬貼片應該是粘上去的(這裡不確定) 圖討論的時候扔QQ群里了,好幾千條聊天記錄實在找不到了…… 所以你要說我瞎編的我也反駁不了你。

大家都知道兩種不同的材質最難做的是什麼?n是裝配公差造成的割手,和不同材質造成的手感上的使用割裂感。n我再用人話說一遍。

——娜娜小科普時間——

兩種不同的材質難免膨脹比不同,不能硬接一起去,所以要分別加工兩種材質,而加工的零件的時候盡量縮小公差(比如公差是±0.01mm)這樣如果+0.01的玻璃,對接上-0.01的金屬板,接觸就特別好不會有很大縫隙,而-0.01的玻璃,對接上-0.01的玻璃會怎麼樣呢?

會造成至少0.02mm的縫隙

而一張標準A4紙的厚度差不多0.1mmn一根頭髮的直徑差不多是0.04mm

這差不多是我們手邊非常容易找到的比較薄的東西,所以我們經常用他們測試裝配公差造成的縫製

————科普結束————

廢話結束,上堅果pro的縫隙測試

首先A4紙

輕鬆插入,綽綽有餘

用戶上傳的圖片

但是,其實我想說的事情不是這個……n金屬貼片和cnc公差不是一個難度,金屬貼片要容易很多其實n我要說的其實還不是貼片更容易這個事兒,我想說的是……

用戶上傳的圖片

我希望你們看的清楚,右邊屏幕是翹起的,當然你們知道屏幕是不能翹起來的,所以其實是右邊的金屬貼片癟下去了………

2.背面的疑似金屬貼片

那根本不是金屬的,是為了對稱用不幹膠貼上去的塑料片,只是在手感上處理了一下

用戶上傳的圖片

拆機的geekbar嘴下相當留情,稱質感十分接近金屬,其實你們懂的,當年把塑料玩的最溜的三星又怎麼樣,自己上手一摸就知道那是塑料了。

用戶上傳的圖片

最後提醒大家一下,已經買了不要試圖用東西去揭這個後面的塑料片,是真的會掉的,手欠別怪我沒提醒你。

3. 背板玻璃

玻璃後蓋是用不幹膠直接粘合在金屬中框上的,所以造成兩點小瑕疵,一個是和塑料貼片地方肯定會出現縫隙和手感不一致的情況,另一個是玻璃後蓋這樣處理的太草率了會翹邊。

用戶上傳的圖片

實際上到手一天不到,已經有人翹邊了(圖片來自貼吧)

用戶上傳的圖片

4. 紅線特別版的上色工藝

先上個我的另一個回答,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我還不知道這個紅線會掉漆的時候的答案。知乎 - 知乎

已經1點了,我就不做陽極氧化上色的科普了,大家感興趣的自己查一查。

現在金屬上色應該一共就兩種技術nA.陽極氧化nB.漆上色n也許還應該加個iphone7亮黑色的特殊上色方式,電泳。不過這個我不信鎚子會用,略過不提。

所以你猜猜是怎麼上色的呢?

選項1. 陽極氧化黑以後cnc切一刀,上紅漆

選項2. 鎚子科技掌握了某種新穎的金屬上色方式

當然,還有人說有個選項3:

選項3. 陽極氧化邊框上色後,CNC切一刀,用油墨覆蓋未切部分,然後二次陽極氧化上色

也並不是不可行,但是二次陽極氧化上色工藝並沒有在手機這種精度的外殼上使用過,別人沒嘗試,就意味著探索新的工藝和大量的費用投入到新的生產線上,不是我不信任羅老師會在新工藝上投入,只是覺得他最近挺缺錢的。

事實上,也證明了我的說法是對的

有人的紅線特別版不到一天就掉漆了

用戶上傳的圖片

n5.home鍵

這次鎚子home鍵的工藝和鎚子M1又不一樣了

我只當鎚子這是在探索

用戶上傳的圖片

這樣的分離式設計

由於還沒有實例,我只是猜測一下:

優點是壞了好修

缺點是容易進灰且把灰塵積攢下來

如果我猜測屬實的話,在風沙大的北京,很快堅果pro的home鍵,就會從清脆的咔噠咔噠,變成吭哧吭哧了。可能同時會伴隨著接觸不良。

不過這不是問題,任何機械按鈕都會有使用壽命,這也是為什麼蘋果會把機械home變成線性馬達的模擬機械home

6.背蓋上的石墨散熱貼紙

用戶上傳的圖片

這樣大面積的石墨散熱貼紙,正貼合電池,這樣做才是沒毛病的,好的設計。

當年T1設計的時候,在散熱層和電池&主板之間放了個大面積的金屬蓋板,金屬蓋板還和後蓋散熱層有縫隙,導致散熱不良的時候羅老師是怎麼說的來著?

我們是故意不讓熱量擴散到後蓋上去的?

要不就是嘴硬,要不就是根本不懂結構設計。

——————————————————————————

——————————————————————————

全文完。

結語:不會追加更新了,原因是因為最近浪費在堅果pro上的時間有點多了。

我並不是花費時間在任何產品上都有快感的,尤其是堅果pro這種細研究起來,發現有很多地方是明顯的設計失誤,甚至故意失誤的時候

比如紅線,在發布會現場的PPT上何等的驚艷,我不相信羅老師會不知道這個紅線是會掉漆的,並且是很容易掉漆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比較不待見羅老師

——————————————————————————

——————————————————————————

最後送一句話給

喜歡鎚子科技,喜歡羅老師的諸位

這世界上並沒有任何喜愛是錯誤的,至少我並不鄙視或者歧視你們

只不過控制一下,看清楚事實之後再去喜歡,沒毛病。

下一款鎚子的手機,我應該沒什麼興趣細研究了。

希望幫到了一部分想買的人

以上
推薦閱讀:

羅永浩堅果手機的定期開放購買設定(用他自己原來的話說,貌似是「耍猴」)是一種什麼行為?應該如何界定?
羅永浩在鎚子發布之初關於不降價的言論是否為虛假宣傳?
如何評價"羅永浩"話題日誌, 是否反映了老羅從默默無聞到小有名氣一直到現在的整個過程?
老羅:喬布斯向左,雷布斯向右
如果你是zealer或是鎚子科技的公關人員,在8.27之後你會做哪些措施?

TAG:锤子科技 | 罗永浩 | 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