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我彷彿看到了一個舞者的大半生

在沒聽到網路上幾度被熱捧的這部《摔跤吧,爸爸》之前,就做好了要看的打算,原因很簡單,阿米爾汗的電影,我從不錯過。今晚看完之後,感觸太深,這大概是今年在我心裡排在NO.1的電影。說它是「摔跤吧,爸爸」,它更是「摔跤吧,孩子」。

在印度這樣一個保守的國度,這位阿米爾汗扮演的父親,不顧及全村人異樣的目光,毅然決然的讓他的兩個女兒學摔跤,甚至跟男人參加摔跤比賽,這是何等的勇氣?

也正是這一舉動,引發了大家的爭議,這位父親強行讓兩個女兒學摔跤,不顧她們反抗求饒,只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冠軍夢想,是否太自私?而關於這一點,我不做任何的評價。

但在影片里,有兩個實實在在的片段我卻深刻地記得:一幕是女兒因為反抗父親而被迫剪去長發時她的眼神。另一幕就是在女兒進入體育學院之後第二次拿起剪刀對著鏡子剪頭髮時的眼神。

正是這兩個眼神的對比,讓我明白了舞蹈對於我的意義,就像摔跤對於這位父親和兩個女兒的意義一樣。

在所有那些堅持不下去的日子裡,是有一位像他一樣的父親在一邊鞭笞著我,逼著我繼續跳舞,然後在那些痛苦和眼淚里翻滾的日子裡的某一天,在我無數次的抗拒、迷惘、懷疑、否定自己的時候,我在這反反覆復的被動過程里,主動明白了我在做什麼,它對我的意義在哪。

印度在這之前從未拿到過一枚國際獎牌,與社會背景和文化底蘊都有一定的關係,一提起摔跤,印度人民望而卻步,他們認為世界金牌彷彿只屬於別的國家。

其實芭蕾舞和國標舞這種外來的舞種在中國也是一樣的,我們在接觸它時也覺得遙不可及,認為我們國家的選手一定很難超越國外的優秀選手,但正如電影里打敗世界冠軍的印度姑娘一樣,我們國家的舞蹈選手也在大批的走出國門,為國爭光。

這部片子,能讓我全程都很燃的最大原因大概就是他通過細緻的鏡頭去描繪了一個運動員的大半生,而作為從小科班出生的我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大半生,所有付出的汗水與眼淚,全部與電影碰撞交融在了一起。

阿米爾汗為了拍這部電影時為了讓角色更加真實,片中19歲、29歲、55歲三個年齡段都由他自己完成,所以一度增肥25公斤,之後又用了5個月練成摔跤運動員的健美身材,不愧為印度國寶級的演員,他在接受採訪時也坦言這是一個演員應該做的,這種精神不僅僅是演員需要的,作為舞者,更需要這樣敬業的精神。

用心的電影拍出來的,往往都是人心。

我是龔溢文

香港芭蕾舞團演員

英國皇家舞蹈學院高級教師

香港SJ芭蕾藝術中心聯合創始人

個人微信號:gongyiwen,添加請註明來源

趕緊來

我們一起聊聊舞蹈


推薦閱讀:

舞者龔溢文的 系列Live ——如何像舞者一樣有氣質
你們能接受肚子上有肉肉的女生跳肚皮舞嗎?
舞者的理想與現實
帶你了解國際權威的英國皇家芭蕾舞蹈學院

TAG:电影 | 舞蹈 | 芭蕾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