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太極大師大戰散打,太極拳應痛定思痛,刮骨療毒!

以下所有內容,僅代表人觀點!

絕大多數圍觀「太極VS搏擊」事件的吃瓜群眾,其實都缺乏對太極拳知識基本的了解,認為只有在街頭公園裡,那些老人練習的慢悠悠的畫圈動作才是真正的太極拳,我想對這樣的人說:孤陋寡聞不可怕,怕的是自己不去分析學習,怕的是不問青紅皂白,怕的是無頭蒼蠅一樣的盲目跟風。我覺得有必要向誤解太極拳的人,普及一下太極拳的相關知識,同時揭開太極拳的神秘面紗。

一、真正的太極拳技術體系主要是由:太極套路、太極推手、太極兵械、太極功法、太極散手所構成。

太極套路:多種多樣,什麼太極拳大架一路、二路,太極拳小架一路、二路,24式、42式、48式、56式的。是不是聽著都聽朦了,聽煩了?那你就只聽聽即可,別理這些害人誤人的東西。這也是被罵太極的那些人所追著不放的東西。甚至他們天真的認為上擂也要完全按照這些套路去打,才能代表太真正的極拳。

說的好聽點,原理上套路是把技擊動作做了個綜合彙編,說的直白些,就是那些人的「開山宗師」思維在作祟!為了把自己塑造成一代宗師的形象,亂改瞎編太極拳套路,甚至編造歪理邪說與謬論!這種行為所導致的惡果,坑了他的徒子徒孫,糟蹋了人們對太極拳的敬仰與情懷,阻礙了太極拳的良性發展。這是所有太極拳人都應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的一個問題,太極拳需要來次整本溯源的運動,抗禦外侮,先從整頓內部做起。倘若不重視這個問題,一百年後,太極拳或許還會再增加幾十甚至上百個新的流派,增添N個自立門派的「太極宗師」,如此的自娛自樂下去,是不是真的會讓這些人意淫到高潮?(中國武術的門派與宗教本質相通,這個以後我會專門立題分析。)

1、太極推手:顧名思義,是一種主要以手臂接觸進行的,低強度感知力量,相互角力、卸力的競技對抗行為,分為定步推手與活步推手。活步推手強於定步推手,類似現代搏擊進行的打反應訓練。這是一種中國武術獨特思想文化所形成的傳統太極拳內部切磋方式。也是目前我國官方推行的一種傳統武術(太極拳)競技形式。我對太極推手的定義是:淺對抗准搏擊類型的競技項目。

太極推手所講的「四兩撥千斤」、「發人於丈外」,其實幾乎沒有靠自身的功力去完成,基本都是借力與順勢完成的技術動作。這個一點都不神秘,練過摔跤、柔道的人,基本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2、太極功法與兵械:太極球,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增強功力的輔助器械,把太極球玩順手,太極拳的拳理基本也就會明了。可以有效提升手掌、手臂、胸腹、腿部的力量,同時鍛煉手腕、肘、肩、腰椎關節的靈活度(僅限雙手捧球、揉球,不依靠其他器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另外太極拳還有意念訓練、導引功、樁功等功法的訓練(樁功絕對傳統武術里的核心功法之一)。器械訓練方面,還有太極刀、槍、劍等兵器的訓練。

3、太極散手:散打的前身也叫散手,不僅太極有散手,形意拳、八卦掌也有散手,所謂散手,就是把套路拆散用於實戰的技術,當前傳統武術練習者,沒有學過散手拆解運用的,稱不上真正的學會了拳,學到了功夫,當前民間傳統拳術,也很少再有注重傳承這種訓練的人了 。我想說的是:那些盲目跟風、甚至沒有了解過傳統武術基本知識的無頭蒼蠅們,傳統武術技術訓練中也有散手,而且和現代競技散打還很相似,請你們先去了解一下太極和其他傳統武術的歷史,再來判斷是否繼續跟他的風。

單從技術外形上來看,你們可以對比下太極拳與現代競技散打的技術動作,如:插腳與彈踢,蹬一跟與側踹腿,旋風腳與鞭腿,玉女穿梭與正蹬腿,外擺蓮與下劈腿。看看技術是不是很相似?

現在很多根本都沒有練習過任何武術的吃瓜群眾,盲目的跟著徐曉冬罵太極拳等傳統武術,因為他們參考對比的對象是影視劇里的武打鏡頭。他們在徐曉冬的刻意引導下,進入了一種極其狹隘的思維模式。比如搏擊運動員練習太極拳後,實戰時,就使用不出來太極拳的技術動作。而且練習過太極拳的搏擊運動員,上擂台鐵定使用的就是自由搏擊技術,他們或許根本都不知道,無論是傳統武術還是自由搏擊,技擊時的動作都是大同小異。這種人還樂於以自己的愚昧與潑皮去強姦別人的意志。我在想,具有這種思維的人與「義和團」、「紅衛兵」有什麼區別?

我再聲明一點:我不是太極拳水軍,不是傳統武術的水軍,因為沒有人給我一分錢讓我替他們發聲。我是基於自己對傳統武術十幾年的接觸與研究,形成的自己觀點。還有,我現在的事業發展方向就是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

二、太極拳的主要弊端

1、太極套路,大開大合,不太符合搏擊發力原理,套路練多了,容易使練習者形成潛意識記憶與肌肉記憶,形成防守空檔大、攻擊力度小等弊端;這也是多數傳統拳術都存在的弊病。

2、拳架過大,嚴重影響搏擊對抗時的步伐移動,與攻防速度,還會對膝關節造成傷害,據說很多太極拳大師都中了這個招。

3、推手比賽競技規則,要求推手先搭手,不適應現代搏擊擂台競技規則,使太極技術特點難以發揮。

4、缺乏與現代搏擊對抗的訓練,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不能適應職業搏擊運動員的高頻率、快節奏的攻擊,而一敗塗地。雷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搏擊對抗的三大核心要素是:距離感、反應、速度。如果這三項不達標,任你基本功再紮實與強悍,都是無用的。只能繼續淪為他人的笑柄。

5、缺乏經常性的擂台實戰,再好的兵器長時間不用都會生鏽,廣大太極拳練習者,應少講手,多實戰,從實戰中總結經驗,提煉技術,而不要陷入自己的意志中不可自拔,再去自以為是的誤導他人,悖離太極本意,弱化實戰之技。

被人深惡痛絕的小把戲,是由少部分練習太極拳的閑人琢磨出來的,毫無實用意義的小伎倆。

1、所謂凌空勁,就是要求配合對練者,身體在絕對放鬆的狀態下,才能展現出一些效果來,就好像自己在放鬆閉目養神的時候,有人突然在你身邊扔下一個炮仗,會被嚇得魂飛魄散一樣。這種把戲不存在任何的實戰技擊應用的可能性,因為沒有人會如此全身放鬆的去配合你。只能是他們內部自娛自樂的一個類似魔術的把戲。

2、鳥不飛,曾經有人吹噓是由內力吸住了鳥,我在十幾年前也被這種言論給誤導過,這又是一種閑人琢磨的小把戲,存在的價值要比上面的凌空勁強那麼一丁點,因為這個雖然沒有實戰技擊的應用價值,但是,可以對自身的神經靈敏度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根據感受鳥的蹬力,並去化解這個力量。類似「四兩撥千斤」的卸力、化勁。

再插一個親身經歷過的太極拳傳承者的故事:

其實在我策劃的《武林風》「百姓擂台」之上,已經有過很多的傳統武術愛好者與上面參與展示過了,只是「百姓擂台」初期的2005年-2007年時,自媒體還遠沒有現在發達,且賽事密集度太大,傳統武術練習者數不勝數,所以沒有形成今天這麼大的影響力。

當時《武林風》「百姓擂台」的選拔賽事「風雲爭霸」,每周參賽選手來了之後,我都會重點關注下有沒有傳統武術出身的選手,再去接觸下,順便觀察有沒有真正的高手,下面視頻里出現的這位選手,來自武術之鄉滄州,我當時問他練習的什麼拳種,他只說是「家傳武術」,在我再三追問下,他說是「太極、形意、八卦」都練。我說我一直在尋找傳統武術高手,之前很多年輕人說自己是練傳統武術的,但是一接觸發現,都是散打技術。看您這個年齡,應該不是假的。他回答說,我就是想向大家展示下傳統武術的模樣,傳統武術不重型,而重發力,和散打的發力方式有區別,不信你感受一下(當時我們在賓館走廊溝通的)。說罷,他以右手背緊貼著我的胸口,猛一發力,啪的一下,我真的失去重心,後背一下撞到了牆上,後來還胸悶兩天。當時感覺很是神奇,感覺自己遇到了傳統武術的高手。但是,傍晚上擂台時,所展示的,就是下面視頻中的樣子了。後來我的總結是,傳統武術的發力形式確實很是獨特,但是,實戰中很難發揮出來的主要原因是:1、缺乏搏擊對抗訓練,導致實戰中精神與肌肉緊張,從而影響發力。2、經常訓練的是定式發力,而非搏擊移動時的發力。在移動時腳部接觸地面的面積過小,且存在移動與發力時間差等因素,力量不能很好的傳達出去。影響實戰搏擊效果。下面給大家看一下滄州傳統武術傳承者與現代散打的對抗:(PS:個例代表不了整體)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題詞「太極拳好」

三、太極拳的現狀,我們淺談一下:

1、鄧小平練不練習太極拳我不清楚,但是他的這個題字,確實為太極拳的推廣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有了政府做推手,想不做大都不行。特別是現在的國家體育產業規劃里,太極拳都與武術分了家,被單獨立項進行政策扶持。

2、我國絕大多數太極拳愛好者練的都是簡化國標太極拳,只是一個套路,這個套路是不具備競技性的,更別談什麼實戰價值。刻意的讓老百姓練這種被騸掉的太極拳,難道這種慢悠悠的太極操,確實可以平復人的心境?確實可以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3、每每看到公園裡的老頭老太太在那練完國標套路後,又研究太極推手時,都讓人感到心酸。為什麼說是研究,因為他們沒有學過。只能照葫蘆畫瓢的去模仿,自己稍微感覺有些進步,都會歡呼雀躍。真的是太極拳的一種悲哀。

太極拳的未來在哪裡?

在傳承者的情懷裡,少些自私自利與明爭暗鬥,多些遠大格局。

在國民對它由心的敬仰里,少些謾罵與恥笑,多些鼓勵與參與。

再多說兩句:

對待弱勢,寬以待人,

處世常懷敬畏心,他人遭難不下石。

勿聞慫恿讒惡語,巋然不動持正念。

點擊原文,觀看視頻

武術搏擊大產業

武術搏擊產業智囊級服務機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李景亮的名氣和收入都不如一龍?
徐曉冬被打了,大家怎麼看?
如何看待武林風一龍惜敗於播求?
有關格鬥的一系列問題?
中國搏擊賽事不少,為何難出世界頂級?

TAG:太极拳 | 武林风 | 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