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的都是個啥....(怎麼樣成為一個空間營造高手?)

說到「怎樣成為一個空間營造的高手」這標題,大家心裡肯定都蹭蹭飛答案,學海無涯苦作舟么,小時候上學那會,班級後邊永遠不會消失的字不也是「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么。底層思想是:別人能做的,咱都能做到!而且只要花時間死磕、自虐,咱就能成為一個高手!也就是賣油翁的「唯手熟爾」,重在積累。

我個人觀點:在學建築的路上,上面的思想,就是扯淡。

這故事從我剛上大學那會開始說。那會得益於九年義務教育和高考往前教過我的所有的教師的耐心培訓,以及爸爸媽媽多年來對我的愛,讓我從小就有一個很好的習慣:看到好看的圖,就會嘗試分析和借鑒。比如看到這張圖時:

直接想到的就是PS 大賽、是色調統一,冷暖比重差異要大,有對比、是顏色色塊體現材質差異、是影子的對比度不高......

各種可借鑒的技術技巧蹭蹭往外冒,而且每次都不能不說不是不心動、不躍躍欲試,想當機立斷學(chao)習(xi)一下的。最終實踐出來的通常是這個:

或者是這個:

不醜。但完全不像參考那般生動、那般豐富、那般驚艷。很納悶,很惆悵。說好的別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呢?說好的努力就能成高手呢?

反思原因我發現:誠然賣油翁是值得學習的,但那是農耕時代的思想啊。農耕時代的特點是什麼,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勤奮且老天爺給面子,肯定能成功。但這樣的套路培養的是匠人、是技工。我們TM是創造者!!

創造者的工作是什麼?是在別人的思路、別人的觀點、別人的成果基礎之上,努力突破一點點。是去做一些合乎邏輯、符合常理,但又與別人的做法不同的行為,並達到比別人更好的成果。

也就是說,當看到參考圖後,應該想到看到的其實是:

三種立面形式,一層一層疊加在一起的形式;立面細節從大量開窗開洞,到洞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少的漸變;以及這種漸變導致的對所謂「近大遠小」這個視覺規律的打破(近處的窗洞小,遠處的洞反而大)

是高亮部分的空間在透視學上的不和諧

是近處空間與遠處建築在空間組合方式上的反差萌對比(近處的空間以橫向並列排列形成空間群為主,遠處的空間則是垂直羅列形成建築體為主)

是四種不同的流線方向和形態帶來的差異

............

在找出這些信息之後,要做的不是借鑒,而是應該思考:

  1. 作者為什麼要把這些不太相關的東西組合在一起?(這會引發一些對作者的思考、思路的猜測和推理)

  2. 如果把這些信息理解為一個套路的話,這種套路是否一定會指向參考圖這樣的圖面/空間效果?(這會引發一系列的測試 和 辯證的思考)

  3. 我是否有其他的辦法可以達成這樣的圖面效果?(這會引發一系列的創造性行為)

從性質角度來說:

賣油翁形式的借鑒方法,學習的是技術是技巧,依賴的核心是不斷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累。在這種模式下,參考案例就是要達成的最終目標。

創造者的借鑒法,學習的是他人的思考、成果,依賴的核心是對他人成果的推測、實踐和找到新的方法進行突破。在這種模式下,參考案例是我們自身成長路上的炮灰、是批駁的靶子、是我們用來學習、思考和創造的工具。

為什麼總是做不出驚艷的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導致我們的作品不夠好的,導致我們的方案被別人比下去的,似乎並不是什麼能力問題、也不是努力問題,這單純的只是在錯誤的時間使用了賣油翁模式帶來的結果。

賣油翁模式有它的好,但畢竟是農耕時代的老方法,今天是媒體時代,是體驗消費時代,賣油翁模式真的還能讓我們做出好的設計方案來嗎?未必。建築師追求的是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承載學術思想的、像藝術品一般與眾不同的空間。而賣油翁模式帶來的難道不就是大規模複製和大批量的類似嗎?匠人的手藝在今天的時代和社會競爭下,真的還值得我們苦苦熬夜拿健康、生命、脫髮去兌換嗎?也未必。

有趣的是,在建築學習的過程中,義無反顧的使用賣油翁模式的行為卻多得是。舉個例子,比如咱們國內的建築學有本聖經一般的必讀作品《建築空間組合論》,把很多難以理解難以表達的關係分析的很透徹,也把很多難以定義的概念說的很明白。對初學者是入門的捷徑,對有經驗的人是成體系的思想論述。

各種好的同時,也一直遭到很多批判,說讀的感覺就是:

「恩!對對對,沒錯沒錯.....BUT SO WHAT?」

「道理誰都懂,但認識建築不等於能創造建築,明白原理也不代表能創造出美來,最終帶來的不是創造力和設計能力的提高,反而是思維的僵化」

.....

以前面說的內容比量一下,關於《建築空間組合論》的這兩種評價這不就是賣油翁模式么。為什麼有人崇尚它?是因為背熟了就能變牛逼啊。為什麼有人批判它?因為讀熟了卻並沒有變的更牛逼啊。以這樣的邏輯能成空間營造的高手?

能就見鬼了吧。

怎麼樣成為一個空間營造高手?

《建築空間組合論》是幾十年前的作品,是過去的套路,說白了就一個工具。面對套路和工具我們該做的不是背,是去辯證的分析它、使用它,並在它的基礎之上突破那麼一點點。

比如彭老先生在「體量組合與立面處理」這一節中就提到說:

體量是空間的反應,而空間主要是通過平面來表現的,要保證有良好的體量組合,首先必須使平面布局具有良好的條理性和秩序感。

這時候我們完全就可以反過來想一想,要保證良好的體量組合,除了從平面入手真的就沒別的辦法了嗎?

有啊,庫哈斯就認為從平面入手是在對空間進行分割,是在創造各種界限。於是就倡導從剖面出發,隨之而來的就是庫哈斯的自由剖面Free Section。核心是一個叫 VERTICAL COMMUNICATION SHAFT的東西,也就是通高空間,通常是一些功能很模糊的灰色公共空間,能夠使高度不同的各種空間之間建立一些視覺聯繫。說白了把建築理解為圍繞一個灰色公共空間組織出來的功能空間群。

方法是:先確定一個大致的空間群,之後想辦法給這個空間群刷存在感,弱化任何一個個體功能的存在。這樣一來,當人站在任何一個空間里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是在這個空間群里,不會有任何一個空間體量太過於顯眼或者顯得礙事,這說白了不就是「保證良好的體量組合」么。而這思想的提出似乎是庫哈斯大學畢業第二年的事?

可見:指著學習方法求突擊式的成長 在建築學可能沒啥用。而打破老方法其實沒那麼難。賭一根冰棍:你基本就沒想過要對老方法進行突破!說白了,在為好看的圖面效果而熬夜+自嗨

<完>

下面是講座和群活動的介紹及安排 n

本周講座【建築學:老方法做不出好方案!?】

本次講座比較特殊,是我留學十年學建築過程中的一些心得,也是對這些年來我關於《建築空間組合論》的 所思、所想、所學做一個歸納和總結。拿來和學建築的同行們分享,同時也作為例子,展示:

1. 我如何把別人的成果/作品/學術成就當做工具來使用。

2. 如何把一次老方法的學習轉化為一次有效的創新,並以此為基礎,做出一個好的方案。

講座還會涉及到以下內容

? 彭院士修《建築空間組合論》的目的和背景

? 這本書講了什麼 (有價值的重點內容概括、整理及總結)

?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為什麼讀了這本書,也依然無法將設計概念轉化為驚艷的空間形象?

? 書中的建築觀真的有用嗎?過時嗎?(書中內容 VS 時代)

? 與當今時代不符的點有哪些?做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補充和考慮哪些方面的內容?

? 如何正確的修讀/使用這本建築學聖經 能做出好方案?

? 答疑環節

本次講座適合:

沒讀過《建築空間組合論》的建築學學生

讀過,但覺得不得要領的建築學生或從業者

對這本書的內容抱有盲從或批判觀點的人

希望了解國內外建築學教育差異的建築學相關人士

鏈接地址:【建築學:老方法做不出好方案!?】

【本周群活動計劃】

3日:晚八點群討論(Q群:498102927)。話題:吐槽中國當代建築教育。 目的:互相了解不同院校教學上的差異,從而認知中國建築院校是一個什麼性質的地方,國內外建築學教育有什麼差異,我們在學校里能夠學到什麼,了解除了課程安排中的內容與知識,我們還應該靠自己的努力去學習和積累什麼。

5日:講座《建築學:老方法做不出好方案》

6日:繼續3日晚的群討論,但討論的重點為在自學或者跟老師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噁心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該如何平衡/處理/應對?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才是好的大學校門設計?
怎樣做一個建築的立面?
建築作品集輔導,凱諾與築人兩家怎麼樣?
從巴別塔到摩天大樓,150年的超高層探索史

TAG:建筑 | 建筑学 | 建筑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