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如何失去了他的航母? | 戴維?葛萊漢姆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保持一定的戰略模糊性在外交事務中頗有價值,當然,如果過度使用這種模糊策略也可能物極必反。4月9日,美國宣布已派遣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前往朝鮮半島附近海域。可卡爾·文森號航母及打擊群中四艘軍艦並未前往朝鮮半島,而是朝著相反方向,前去參加美國與澳大利亞在印度洋舉行的一場聯合軍事演習。此次卡爾·文森號航母未按特朗普指令部署揭示了特朗普面臨的一個問題:不只是美國人民或外國領導人對他失去信任這麼簡單,他本人很可能無法貫徹既定戰略,也無法證明自己的領導力。

保持一定的戰略模糊性在外交事務中頗有價值。當一個國家的敵人(也許是其盟友)拿不準該國將如何行事,那麼這個國家就能在雙邊關係中獲得某種優勢。當然,如果過度使用這種模糊策略也有可能物極必反。唐納德·特朗普最近就很極端地玩了一把前總統尼克松的「狂人策略」(Madman Theory),越戰時期尼克松總統曾應用該策略成功使敵人相信自己已經瘋狂到無論做什麼都毫無顧忌。

我的同事凱西·吉爾希南上周寫道,使用這一手段的危險已經在最近美國與朝鮮之間的僵局中得到了體現,兩國領導人似乎都從自己攻擊性的言語和飄忽不定的反常舉動中獲得某種快感,「當兩位領導人都習慣發脾氣、做出誇張表態,就會讓對方誤判形勢,做出災難性決策的可能性也會升高,甚至會以核武相威脅」,凱西·吉爾希南寫道。即使是那些青睞模糊策略的人也都知道,無論其他人怎樣,至少模糊策略實施者本人對局勢的真實情況還是心知肚明的。然而,重點並非模糊策略是否會造成真正的誤判,而是表現在外的模糊性本身。

美國《大西洋月刊》4月18日文章:《特朗普如何失去了他的航母》

本周二(4月18日)的一條新聞就讓人們頗感困惑。4月9日,美國與朝鮮之間因導彈試射問題造成的緊張局勢開始升級,美國當天宣布已派遣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前往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海軍一位發言人表示:「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已經命令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向北挺進,此舉是為了在西太平洋地區保持我們的軍事存在以隨時應對各種事態」。

《紐約時報》在報道中指出了這一軍事調動中令人難解之處:「問題是,卡爾·文森號航母以及打擊群中四艘軍艦當時並未前往朝鮮半島,而是朝著相反方向,前去參加美國與澳大利亞在印度洋舉行的一場聯合軍事演習,演習地點在距離朝鮮半島西南3500英里處(約5630公里——觀察者網注)」。

如果這一局面與核邊緣政策(nuclearbrinkmanship,通過將局勢推向核戰爭邊緣,促使對方退縮以服從自己的政治要求——觀察者網注)無關的話,那結果就有意思了。美國宣布派遣航母這一舉動其實已經造成了華盛頓與平壤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CNN收到的新聞稿如此說道:「這一軍事調遣是緊急進行的,美國將為這一不同尋常的行動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後果負責」。無論朝鮮方面如何理解特朗普的嚴厲措辭,如果他們果真開啟熱戰的話,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應該在3500英里之外,而非在附近游弋待命。

這一切是怎麼回事?難道是特朗普故作高深的模糊戰略嗎?當然不是!白宮官員4月18日表示,他們的信息來自美國國防部。而在國防部官員口中,整件事從頭到尾到處充滿漏洞:從太平洋司令部宣布派遣航母時的考慮不周,到國防部長馬蒂斯的荒唐解釋,所有這一切只證實了一件事——美國軍艦並未前往朝鮮半島。

若不是發生了另一個小小失誤,恐怕這件事情的真相永遠不會被人知曉:美國海軍發布了一張卡爾·文森號航母在印尼附近穿越巽他海峽(Sunda Strait,位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狹窄水道,該海峽溝通了太平洋的爪哇海與印度洋——觀察者網注)的照片,這個地點與白宮宣稱該航母的部署地點相距甚遠。美國政府本來僅需簡單的核查就能避免這一出醜事件。

此次事件表明,美國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不暢正在削弱特朗普解釋與執行一項政策時的能力。白宮指責五角大樓不但提供了錯誤信息還非常不慎重地將此信息發布給媒體。要知道,國防部長馬蒂斯是一位功勛卓著、備受尊敬的海軍將領,人們都認為在特朗普內閣資歷淺薄的眾多成員中,馬蒂斯是少有的頗有能力的一位。

本周一,白宮和國務院的口徑出現分歧,這再一次證明了上述結論。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通過修憲公投獲得了新的權力(此次修憲公投是土耳其建立共和制度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憲政變化。新的政治體制將把主要政治權力從總理手中轉向總統手中,總統將被賦予任免政府部長、簽署法令、選擇最高法院法官和解散議會的權力,基本上掌控了整個政治體制。此外,如果公投結果得到確認,埃爾多安將有機會留任總統至2029年——觀察者網注),美國國務院對土耳其此次公投過程提出了質疑,但特朗普卻給埃爾多安打了祝賀電話,完全無視各方對土耳其公投合法性的擔憂以及埃爾多安本人日益專制的施政作風。

上周,特朗普內閣還在敘利亞問題上發出錯誤信號。在阿薩德政權受到特朗普導彈攻擊之後,全世界都希望知道特朗普下一步的對敘戰略。然而答案卻遭遇難產。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表示,雖然所有針對無辜平民的罪行都將受到美國的嚴懲,但美國政府希望阿薩德政權的命運由敘利亞的政治進程決定。同時,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哈蕾(Nikki Haley)表示,目前看不到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可能,她暗示美國將在敘利亞推動建立新政權,以替代阿薩德。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利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對此感到困惑,她甚至向台下記者尋求幫助以讀懂美國的真正想法。「我們必須知道美國的真正戰略是什麼,但目前還沒有人知道。如果諸位記者有什麼解讀,不妨跟我分享一下」,這位發言人說。

美國的上述表現顯然並非出於模糊戰略。當下的美國政府無法形成自己的真正戰略,其內部不同派別只是在通過自己的發言空口制定政策。這個政府內部缺乏真正有效的溝通,也許是因為有經驗的人不多,也許是因為很多部門執行力不足。當然,也或許是特朗普在實施自己的「先製造假象然後一舉成功」戰略。

只是一旦你做了總統,這個戰略的效果就與此前有所不同了。就在上個月(2017年3月),我的同事詹姆斯·富勒斯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信任危機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特朗普頭頂:每一任總統都會遇到些棘手的事情,特朗普當然也不例外,這是不可避免的。當事情真的發生了,特朗普政府一定會說「這件事我來處理,請相信我」,這樣的表態在處理外交危機時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危機管理的本質所決定的。

雖然朝鮮一直爭取成為舞台上燈光匯聚的焦點,但這樣的危機時刻也許還未到來。此次卡爾·文森號航母未按特朗普指令部署揭示了他面臨的一個問題:不只是美國人民或外國領導人對特朗普失去信任這麼簡單,他本人很可能無法貫徹既定戰略,也無法證明自己的領導力。

前任總統奧巴馬2010年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當時面對朝鮮的挑釁,美國派出了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奔赴朝鮮半島。時任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以及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都建議將該航母派往臨近中國的水域,因為可以藉此機會對中國進行威懾。但奧巴馬否決了這個提議。當時那艘航母已經上路,奧巴馬不想再生枝節,「我不希望我的航母在執行既定任務時再發生什麼意外情況」,奧巴馬對希拉里和蓋茨說。

與奧巴馬相比,特朗普卻很樂於改變航母的方向。即使時機合適,這樣的舉動也風險極高。更讓人擔憂的是,改變方向的航母可能執行的是錯誤的軍事行動。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4月18日美國《大西洋月刊》)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大西洋月刊》專欄作者戴維?葛萊漢姆,文章於2017年4月21日發於觀察者網(戴維·葛萊漢姆:特朗普如何失去了他的航母?-戴維·格雷厄姆),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孫遠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zhuanlan.zhihu.com/feng

一點資訊:

yidianzixun.com/home?

今日頭條:

toutiao.com/m6256575842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給朝鮮洗地?
如果日後日本入侵朝鮮,韓國會出兵相救嗎?
如何看待平壤新落成的高大上街區——「未來科學家大街」mirae scientists street?
常聽說「朝鮮是中國的重要戰略緩衝區」,這個緩衝區的作用是什麼?真要打仗的話,有緩衝區和沒有緩衝區的區別在哪裡?

TAG:唐纳德·约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 航空母舰 | 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