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康熙要把台灣賣掉,這個人一句話,康熙迷途知返

  1683年,滿清大兵開進台灣,清廷完成中華真正意義上的一統。但是,對於台灣的去留,清廷卻很搞笑的爭議起來。簡言之是三種處置方法:(1)將民眾遷移回來,扔了;(2)將民眾遷移回來,賣給荷蘭人;(3)納入統治。

  就在康熙和他的大臣們,準備把台灣送給荷蘭人的時候,有一個漢奸很著急,看到了台灣的地理位置重要性,於是對康熙說了一句話,最終康熙才迷途知返,將台灣納入統治。

第一種,扔了

  北京的皇宮裡,康熙皇帝和大臣卻很搞笑的開會討論「要不要台灣」的問題。有人說,「台灣孤懸海外,易藪賊,欲棄之」:「海外泥丸,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文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包括當時有名的大學士李光地,也認為管理台灣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關鍵在於,康熙對這種觀點還頗為贊同,接下來為大家解說。其實,一點也別為「扔了」的觀點驚訝。甲午戰爭失敗之後,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清廷就根本對日本人要求割讓台灣毫無痛感,扔了就扔了,沒認為大不了,也根本沒看到台灣的戰略位置價值。

第二種,賣掉

  在《康熙大帝》電視劇中,台灣政經和荷蘭人勾結,意圖出賣台灣島。但在真實歷史上,卻是康熙和荷蘭人合作,共同打擊鄭氏集團。其實,鄭氏集團曾驅逐荷蘭人,且都有海上實力,兩者既有仇,軍力也不互補,合作的基礎原本就沒有,反而康熙有與荷蘭人合作的基礎。

  史載:康熙十八年二月,康熙又「特諭荷蘭國王,令具夾板船二十艘,載勁兵協力攻取二島。」《台灣外志》亦載:「荷蘭揆一王領戰船為前導,合李率泰水師,用力爭戰,平定沿海諸島,原約合師代彼恢復台灣……」這些史實說了一點:和荷蘭人合作的是康熙。

  在清廷與荷蘭人協議里,有這麼一條:「攻取此島(台灣)後,清軍應將該島以及一切城堡物件交與荷人,以供荷人居住」。實際上,其實就是康熙想把台灣「賣掉」,價錢就是荷蘭人幫助清廷剿滅明朝殘餘勢力。

第三種,納入管理

  在北京皇宮裡,康熙和大臣們準備把台灣賣給荷蘭人的時候,一個漢奸很著急,他認為台灣地理位置很重要,不能賣出去,否則後患無窮,這個人就是施琅。

  他對康熙說了這麼一句:「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台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 施琅這句話還有一層暗示,就是如果放棄了台灣,那麼這四個省份的反清勢力,會不會都跑到台灣去,到時候對清廷就是個大威脅了。

  聽到施琅這麼說之後,康熙覺得這對清廷威脅比較大,就果斷的納入管理了。其實,康熙根本沒有意識到荷蘭人藉助台灣侵略中國問題,他更關注的是明朝殘餘勢力。只要能讓清廷在中華地位穩固,割讓一些土地給別人,都沒什麼關係,這就可以看出為何晚清如此多的割地賠款了!

  列位看官,對於康熙與荷蘭人的勾結,以及施琅這個人,你有什麼高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十六歲的康熙只除掉了鰲拜一個人,整個鰲拜集團就分崩離析毫無反抗之力了?這個集團是不堪一擊的嗎?
誰能看懂康熙彭澤縣誌?
為什麼會發生九子奪嫡?
康熙廟號聖祖,這個聖字在中國廟號史上是什麼地位?
如果雍正是不是合法繼位的,十四阿哥是不是本來更可能成為接班人?

TAG:康熙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