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與智能的塑造,AI如何賦能教育?

尤瓦爾·赫拉利或許是2016年最火的作者之一,此前他以一本講述「智人創業史」的人類史著作《人類簡史》而聞名,而在2016年底,他又推出了一本暢想未來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未來簡史》。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曾提出這樣兩個觀點「一切皆數據」「大量行業將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當然更讓人感到倒吸一口涼氣的或許是他關於「未來99%的人是多餘的」這樣的論斷。

人類的理想:智能AI取代人工

或許赫拉利的觀點多少有些聳人聽聞,但其描述的人工智慧以智能取代人工,已然是如今最大的趨勢。實際上利用機器將人從諸多勞動中解放出來一直是IT技術發展的一大動力,從1936年圖靈發明只需要對0和1兩個數字進行處理的通用計算機「圖靈機」以來,人類已知在試圖利用計算力替代人力,甚至是人的智力。

自從2006年Hinton等人提出深度學習概念以來,人工智慧的發展被認為是跨越式的,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浪潮的結束,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人工智慧領域進行投資,更是推動了深度學習演算法從實驗室逐步走向工業界應用,在安防、醫療、駕駛、教育、工業生產領域,人工智慧已經得到了深層次應用。

正如天使投資機構九合創投在其報告中指出的一樣,我們正處於一個從互聯網+到智聯網+的時代轉變中,人工智慧就如同當初的互聯網一樣,成為賦能各個行業的生產力工具。在這個過程中,所建立的不僅僅是信息的連接,而是超出人腦智力範圍的數據處理能力。

教育塑造人,人創造智能

而在這些被人工智慧所改變的諸多行業中,教育無疑是最特殊的。教育塑造人,人則創造了智能,與此同時人們又用人工智慧再去改變關於人的塑造方式,改造教育行業。這並不是一個繞口令,而是真實發生在教育行業的智能化趨勢。

這一趨勢的正向結果是人與智能都得到巨大進步,而反向的結果則很可能就是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一書中擔憂的,「99%的人成為多餘的人」,而剩下1%的人由此受益成為更高級的人類。聽上去後者更符合生物進化的達爾文主義,但問題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二戰很大程度便是其苦果。

當然這些或許都還是很遙遠的事情,如今的AI+教育仍然還停留在極早期的階段,在數據化尚未徹底完成的教育行業,智能化仍然還停留在比較遙遠的未來。不過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一些正在逐漸成熟,或被人們關注的AI+教育領域:

A、自適應學習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理想,但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應試教育體系的建立,在教育領域個性化並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情。在培生集團《解碼自適應學習》的報告中,自適應學習是被這樣定義的,「自適應學習是一種教育科技手段,它通過自主提供適合每位學生的獨立幫助,在現實中與學生產生實時互動」。

相較於傳統的在線學習平台,自適應學習更強調針對性,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基礎情況、學習行為數據,即時做出反饋和調整,並進行預測性分析,使得教學內容或練習內容與學生產生互動。這意味著整個學習都是動態和個性化的,而非死板的填鴨式教育。

B、智能化評測

智能化評測是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另一大應用,同時也是自適應學習的基礎,通過對學生全量學習數據的分析,智能化評測系統可以完成對學生知識結構的掃描,從而發現學生薄弱的知識點,並指導老師或自適應學習平台,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補強。

而對學生完成的作業,人工智慧也正在逐步取代老師完成作業的批改,當然目前較為常見的應用場景還停留在英語、數學等答案較為標準化的領域,對於文科類考試和作業的批改,則不得不需要等待自然語言處理和理解技術的進步。

與對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評測類似的則是利用人工智慧進行職業生涯評測與規劃,甚至是高考志願填報,這樣可能直接影響改變一個學生未來發展軌跡的決策環節。

C、機器人教育

機器人是智能化的典型代表,當然如今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還遠未到能夠通過圖靈測試的程度,但已然可以作為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教育正在成為STEAM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為學校、學生以及家長所接受,相應的考試選拔優惠條件也在近年來相繼出台,加速了機器人教育的發展。

而除了編程機器人之外,更智能化一步的則是兒童陪伴、早教機器人,擁有一定智能的機器人產品可以完成簡單的多輪對話,並實現早教內容播放、兒童動態實時監控等功能。

除此之外,包括教學輔助工具、教務管理系統智能化分析等領域,我們也都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的身影。但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由於體制內教育與體制外教育的相對割裂,大多數的人工智慧教育公司都苦於找不到足夠大的應用場景。

AI+教育的先行者

立足語言學習領域的滬江或許是一個例外,同時也是AI+教育的典型代表公司,根據滬江目前披露的數據,在滬江學習平台上的用戶超過1.4億人。基於這1.4億人的學習行為數據,滬江積累了十幾年對教學的深刻理解,及其深厚的技術底蘊,滬江成為AI+教育的先行者。

滬江創始人伏彩瑞也直言滬江「下一戰在人工智慧教育」。在伏彩瑞看來,為了實現個性化、針對性教育,由教師一對一教授是無法滿足超過1億用戶的需求,必然需要依靠人工智慧AI賦能教育。

隨著人工智慧AI逐漸成為未來各行業的戰略重點,滬江與GMIC大會合作,於4月27日在北京召開ET2017「方興未AI 智啟未來」智能學習高峰論壇,與技術、內容、終端等各方權威,共同探討AI人工智慧驅動下,教育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和個性化教學的未來。

對於AI+教育感興趣的同仁,歡迎點擊報名。


推薦閱讀:

嚯~滬江請30000名老師給全國1000所學校50萬學生上課
學習日語,選擇滬江網校是否可行?
滬江網校的課件如何永久存儲?要過期了
滬江網校有學過的嗎,滬江靠譜嗎?想學西班牙語。
滬江網校,說好的退款說變就變?

TAG:沪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