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哪些百看不厭的經典電影?

四月還剩三分之一,我卻覺得有些空虛。因為影荒了,沒有片片兒看了。

現在熱映的電影,自己的確也挑了那麼一、兩部去看。說實話,一部是打著瞌睡看完的,另一部看完心裡的空虛更加虛空了。唯一真的期待的速度與激情8,卻因為答應了陪人看,兩個人時間又老撞不到一起,到現在都沒看成。

確實,如今大多數的國產電影已經爛到讓人無法原諒那些花錢貢獻票房的人。

以至於星爺的《大話西遊》又被影院掛出來賺錢了。一下想起前兩天看一哥們發朋友圈,說是趁著重映帶著女票去影院又雙叒叕把這部片片看了一遍。

他說這部片他看了無數遍,百看不厭。小時候看著笑,長大了看著哭。

仔細想來,就像我這位哥們一樣,其實每個人都有那麼一部或者幾部,翻來覆去看從不覺得厭煩的電影。

比如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看《木乃伊》,覺得那特效簡直太牛逼了吧,雖然現在看來這部片並沒有那麼高級深刻,但對兒時那顆波瀾壯闊的雄心而言絕對是至寶。

到後來,年紀大了,好看的電影多了,反而找不出當年反覆看《木乃伊》的熱情。前兩天又四刷了2012版《悲慘世界》,之所以願意看這麼多遍,主要還是這部電影的台詞特別耐讀,每次都能讀出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小機靈和小美好。安妮海瑟薇的表演以及這部電影的攝影也都美好到了標杆水平。算起來,我單獨在視頻網站上看安妮海瑟薇唱I Dreamed A Dream的橋段,少說應該也有十幾遍了。

說實話,我反覆看的電影,多半都是用來放鬆的。我的同事們似乎都比我高級,他們喜歡反覆看那種一般人看第一遍就有可能睡著的電影。

比如,當初那個從不穿裙子的Emma。當我問她反覆看好多遍的電影時,她完全不假思索就說出一部——《怦然心動》(英文名:Flipped

裡面有句話特別打動她:

「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有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後,會覺得其他人只是浮雲而已。」

Emma說:「希望每個女孩都能像女主角一樣,勇敢、自強、有主見、有尊嚴地做自己。PS.男生有時候真得挺賤的,你對他好他躲你;你不搭理他他又來找你。姑娘們,勇敢表達愛,但別太奮力追。」

又比如,喜歡抱著文藝書籍淚流滿面的王昊,反覆看好多遍的電影也大都自帶文藝氣質。比如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還有王家衛的《春光乍泄》。

他說:「我喜歡文藝電影,因為別的電影靠講故事,而它是靠勾情緒。故事講100遍總會有人覺得厭煩,但不同的心情去體會不一樣的情緒,你總會明白當初不太明白的道理。」

再比如,(黑人)音樂狂Sherry。她為了一段斗琴和四手連彈橋段,反覆把一部電影看了無數遍。沒錯,就是那部《海上鋼琴師》。

最打動她的是,這個鋼琴師用他的一生來解釋了什麼叫不食人間煙火:活得太純粹了,他一輩子里只有鋼琴只有音樂。

Sherry說:「因為從小在船上煤堆里長大,看遍船上虛榮繁華,基本沒有什麼跟人交流的機會,但是他生氣可以用鋼琴彈出來,傷心可以用鋼琴彈出來,愛上了一個女船客也可以彈出來。這是有怎樣一顆純潔專註的心,這才能被稱為一股清流。」

我還問了你們最愛的艷光四射性冷淡。

能讓艷老師反覆看很多遍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看得會哭(以及地球上99%的人沒有聽說過)。比如這部:

艷老師說:「這是一種很抽象的感覺。每次看完都壓抑到想哭,但每次的原因都不一樣。」

還有一部被艷老師稱為天作,法國德國合拍的片兒,叫——《地下》(英文名:Underground)。

然後我好奇了。

好奇身邊在媒體圈混跡多年的朋友,自然見識了遠遠多於常人的美好和愚蠢。他們會對什麼樣的電影情有獨鍾?

(以後真要多採訪採訪他們,省的我自己打很多字)

熊小默

雜誌人和專欄作者

《土拔鼠之日》(英文名:Groundhog Day),我看了起碼有10遍。

照理這個劇本的最大戲法,應該在看完第一遍的時候就用完了,但之後的9遍仍然有滋有味。我等著比爾穆雷念出每一句俏皮話,雖說早就爛熟於胸,可照樣逗我傻開心。他在這部劇中的角色讓我想到自己,甚至每一年重看的時候都有調整,那種卡在舒適區半空的狀態,以及當機會眷顧便要使勁胡來的幻想,都很似曾相識。

《土拔鼠之日》可以算是一部拍給空想者的A片,它設定了一個空間,任由觀眾填充他們自己的雄心邪惡

李孟蘇

先後任職《三聯生活周刊》文化部主任記者

《ELLE》資深編輯主任

反覆看的電影,是英國電影《相見恨晚》(英文名:Brief Encounter)。這是部老片子,1945年拍的,大衛·林恩(David Lean)的早期代表作。

熱愛它的原因,第一是因為諾埃爾·考沃德(Noel Coward),電影根據他的獨幕劇Still Life改編,他也是電影編劇之一;第二是因為拉赫瑪尼諾夫。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貫穿全片,運用得非常透徹,和劇情融合得天衣無縫。

故事很簡單:一對男女在火車站的小餐廳里偶遇了。女的每周有固定一天坐火車進城採購日用品,這一天候車時煤灰落進她的眼睛,一位男醫生不經自我介紹就殷勤地上去幫她解決了問題。之後的情節里,他們坐在候車室的餐廳里,在時輕時響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樂聲中,他們一杯一杯喝著茶,愛情隨之展開。

他們各自的家庭都很幸福,只是幸福得平庸。他們對自己的伴侶並沒有心懷敵意,所以當愛情不斷加深後,他們受到一種自己幾乎無法駕馭的強烈情感的支配,更滋生出負疚的心情。終於他們決定,「只要我們剋制自己,那麼來日方長。」男的接受了南非一家醫院的工作,離開故土;女的回到家庭,她體面卻乏味的丈夫意味深長地說,你終於回來了。電影到此結束。

這部電影特別對我這種有中度精神潔癖的人的趣味。絕大多數影評和觀影人喜歡談論男女主角作為中產階級的道德焦慮,嘲諷他們的無聊、空虛、瞻前顧後,或者批判周圍人的假道學,任由男女主角在保守的環境里被束縛被壓抑,然後怒其不爭——你們為什麼只掙扎不掙脫!

我很不解,為什麼沒有人看到男女主角那寶貴的美德:自制力、自控力?

這對男女是典型的英格蘭人,他們信奉英格蘭的一句老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享受。」責任感很重要,不僅僅是對家庭的責任感。存天理滅人慾縱然不講人性,但任由感情泛濫、不加克制就對嗎?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表現在,承認人性不是黑白分明,有灰色的中間地帶。這也成為一種政治正確。似乎矯枉過正,如今的現狀是,灰色地帶太長了吧。總說人生艱難,很多情況下其實這是因為我們放縱自己浸泡在灰色中,不敢直面黑與白的世界造成的。

生活中總有各種游移不定,每當我搞不定想不通的時候,我就翻出這部電影看,有時或許只看20分鐘,但是看到男女主人公在喝茶,聽到拉赫瑪尼諾夫,我就明確知道了在自己的生活中,我應該捍衛什麼。

那麼,該乾的事情就去干,不該乾的事情就不幹。

黃章晉

《 大象公會》總編輯、前《鳳凰周刊》執行主編

如果外星人要毀滅一個城市,我不介意他們摧毀香港,因為他們居然把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英文名:Brave Heart)翻譯成《驚世未了緣》,搞得這部片子引進好些年後我才看到它。

我現在依然不喜歡看電影,只要是下載的新片播放時一定會快進,但《勇敢的心》我幾乎每年都會重看。

記得前幾年不那麼忙的時候,威廉·華萊士第一次正面戰勝英軍那場戲我會反覆看反覆回味,那段熱血沸騰的演講不用說了,那段戲的每幀畫面每個音符我似乎都記得。

中國古典英雄復仇多半是報殺父之仇,不但喜歡濫殺無辜且對強權態度曖昧,《勇敢的心》和《角鬥士》報的是殺妻之仇,順帶反抗強權時非常徹底,沒有比這更符合直男英雄主義審美的故事了,可惜這樣的片子很少,搞得我最喜歡的演員,還是梅爾·吉布森和羅素·克勞。

殳俏

《悅食Epicure》雜誌出版人、主編

紀錄片《悅食中國》製片人

會反覆看的電影是《芝加哥》(英文名:Chicago)。想起來有些奇怪,因為它也並不算是一部太治癒系的片子,但對我來說,就是每次看都會帶來新的笑點和靈感。

第一次去紐約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去百老匯看了《芝加哥》和《歌劇魅影》,而後者在我心目中,其悲愴和華麗永遠屬於舞台,是機關算盡的絕望愛情。

但《芝加哥》變成電影,反倒勝過舞台上的即時性感。

很多我自己腦補的畫面通過電影呈現出來了,女主男主也百分之二百地符合我的想像。每一首歌詞因膠片帶來的珠光寶氣的夢幻而更有趣嘲諷。

嗯,我愛的人背叛了我,所以我要他去死。而我並不願意因別人的過錯,終我一生在暗影中。是愛情、是現實,是玩命活下去,還要活得精彩。每看一遍《芝加哥》,都會讓人絕望得更愉快一點。囚服可以是絲絨,絞刑架可以是戲法台,而破洞倒不一定意味著貧窮,這就是人生停不下來的樂趣吧。

所以,你有反覆看很多遍都不會厭倦的電影嗎?

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推薦閱讀:

2017電影權威雜誌年度十佳片單,附混剪視頻
世界第一飛行員,王牌中的王牌,25歲英年早逝:電影《紅男爵》
《異形》系列觀影指南(基礎篇)
色戒分析下王佳芝?
《色戒》你怎麼看?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