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陣子去故宮看看18歲少年的天才之作《千里江山圖》

近日,我們從故宮官方發布的消息中了解到,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即將展覽露面。

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千里江山圖》尤為低調,幾十年來一直深藏宮中。即便是故宮內部研究人員也很少能一睹畫卷真容。因為畫卷上的石青石綠是礦物原料,顏色很厚,年代久遠太過脆弱,一旦展開,畫卷顏色容易剝落。上個世紀公開展出過兩次,一次是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八十年代末,正值60卷《中國美術全集》籌備出版,《千里江山圖》也在其收入作品之列,那次開卷是為了拍攝。從此,該卷近三十年未與世人見面,直到2009年,有過一次短暫露面,也非全卷展示。

所以,《千里江山圖》的每一次展開,都需審慎決定、執行。按照計劃,這次展覽時間定於八月之後,對於萬千想一睹其真容的觀眾們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千里江山圖

與青綠山水書畫特展

?? 北京|故宮博物院 午門

千里江山圖

北宋,王希孟

長卷,絹本設色

51.5x1191.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有的人一生就只留下了一幅畫,不曾想就是這一幅畫就名垂千古。很難想像,如此炬跡,出自一位十八歲少年之手。畫卷本身無款印,從卷後隔水黃綾上蔡京的題跋才得知作者名為「希孟」。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王希孟用了半年時間繪成《千里江山圖》卷,時年僅18歲,不久便英年早逝。這幅作品是他唯一傳世之作,也是故宮珍藏的國寶。透過畫作上斑駁的印記,能看見連綿的群山岡巒和浩淼的江河湖水。在山嶺、坡岸、水際中點綴著亭台樓閣、茅居村舍,零星散著漁船、飛鳥、旅人。

關於此件作品,各種版本各類大神的解讀無計其數,所以我們也不必再過多介紹。一覽古畫的風貌,必然要踏進博物館。但是,有人窮其一生,未必能看到一幅巨作的真貌,即使恰逢展出,在黯淡的燈光下,趴在厚厚的玻璃上也還是看不真切。今天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以此作品為例,來見證一場「一幅古畫如何從博物館走向世人」的旅程。

如今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讓我們得以用高品質古畫複製品的方式,與古畫進行無限的接近。然而,一幅畫從博物館「走」到我們眼前,絕非易事。十幾米的長卷,要一模一樣地呈現在圖冊上,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而每一步,都要有十足的耐心與細心。

拍攝:分段拍攝拼接利於細節展示

要討論技術細節,第一步便是拍攝。《千里江山圖》長為1191.5厘米,需要分段拍攝後整體進行拼接。每段拍攝範圍控制在80cm以內,則需要拍攝15張左右的片子,最終合成拼接,以展示更多細節。

拼接:密度一致才能進行

拍攝完後,再用電分機掃描,然後拼接起來,十分費時費力。最困難的就是拼接圖,這會受油墨的乾濕度影響。光靠經驗完全不行,需要不斷從技術層面進行分析,最後敲定嚴格按照密度測定。跨圖拼接,每兩張圖都要保證密度相同——濕的時候密度相同,乾的時候也要密度相同。

十幾張局部圖拼接起來,《千里江山圖》便有了大致的輪廓。

勻色:黑與黑之間都要過渡

拼接完成後,還需要勻色,就是做到拼接處沒有痕迹。有的地方有反光亮一點,有些地方暗一點,要慢慢勻。經過時光的侵蝕,原本澄澈清麗的畫作稍顯黯淡,還需要經過調色還原它原本的模樣。深顏色比較難調,印得太深沒層次,印得太淺沒精神。調色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參考反轉片進行調色後,還需要多輪校色,清晰度,色彩,水墨的干、濕、濃、淡層次變化及作品氣息的還原度等儘可能貼近原作。

之後,就到了數碼打樣環節,對比原作,不斷調整,反覆打樣。起碼打七八次樣,無限接近原作,方能定稿,送去印刷。

印刷:

每一個時代的畫作,有它獨特的氣息和靈魂。宋畫多絹本,而此畫色彩較為豐富。為了最大程度地接近真跡,更好地再現原作的氣息,綜合各方面因素,採用不同的印刷技術。灰度與暗部層次的表現力是古代繪畫印刷中的重中之重。根據不同時代繪畫的特點,通過不同階調黑版表現墨韻的焦、濃、重、淡、清各層次。保證作品墨色既純凈又有變化,使之符合古畫墨色的特點。

天才少年為我們留下了這件驚世之作,作為後人,我們感念他。

更多內容關注搜索 「每日一幅古畫」 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薇薇安·邁爾「自私」的不想把自己的作品公開給公眾?
藝術管理專業與藝術品管理專業有何區別?
Pu Xinyu| 溥心畬,不想做畫家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TAG:绘画 | 艺术 | 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