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一次live。

距離我的第一次live已經過去一周,正式寫份總結當做自我批評吧。

n

翻了一下私信,竹君第一次邀請我live是在2016年7月22日,之後live官方私信也邀請過兩次。當時因為個人原因拒絕了,年後因為項目原因而重新拾起早年前在學校以及土人學到的一些植物設計知識。因此,就有了這個live基本動機。

n

live過後兩周,看了知友的反饋。目前評分是4.7(92%好評 8%中評)。下面來說說這次live的不足。

1 沒有涉及設計內容。

n

也許是因為我設計師的身份又或是因為簡介里提到了設計,所以有部分知友會認為這次live會涉及設計部分。但其實原本計劃里是識別,習性,設計這三者是漸進的獨立知識體系。經由這次知友的反饋,下次說習性的時候適當增添些設計內容吧。

n

2 內容泛泛,不深入。

n

因為自己的思維習慣問題。在最開始做這個live時,我就本真地認為live這種傳播媒介承載的信息量及方式是跟傳統文本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內容選擇上我選擇了概況的方式講述知識,這也是大多數知友反映live內容泛泛的根本原因吧。之所以這麼決策,一來是因為時長,二來因為照顧聽眾水平。在學校時,植物認知的技能基本涵蓋在植物學,花卉學,樹木學,田間試驗,園林實習等等課程之中,學時極長且枯燥。如何在一個半小時之內講清楚認植物這件事,著實是個比較糾結的事。在概述與細節講解之間,最終我還是選擇前者,以科普入門的方式講解認植物背後的邏輯基礎作為切入點,講述科學認知的系統邏輯,並把枯燥的知識積累及背誦部分刪減,留給課後。也是因為這個決策導致了最後基本沒有時間深入到操作層面的詳解(因為我覺得道理比技術更重要),當時為了彌補操作層面的不足,我拋出了科技代替人肉識別的方法。有位知友說聽完覺得收穫比較小,到頭來只靠科技解決認植物這件事。其實,我對於科技代替人工這件事是持支持意見的,在時代浪潮下還鼓動大家在舊產業打拚那不是誤人子弟是什麼。作為批評修改,我接下來會聽幾個反饋比較好的幾個live ,看看如何平衡知識框架與操作細節的時間分配矛盾問題。

n

2 對園林學生幫助不大。

n

接上面說的,有的知友留言說這次live對園林學生幫助不大,有很多內容是普及式的。的確,在最開始定位時為了照顧大眾我精簡了很多內容,略去大量植物學術語,以思考對比作為敘述主線講述。但是,這次live整理出的邏輯鏈的確是基於我常年對園林學生的觀察得出來的結果。不知道知友都是什麼樣的專業水平基礎,在筆者周圍蠻多設計能力都不錯的同學在認知植物上的確陷入了鳥槍式認植物的困境,這也是常年常問而又常忘的本質原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才採用了直接講述認植物的正確方法及背後邏輯依據這麼一種方式進行這次live。如果硬要說這種方式沒用,幫助不大,我倒是不贊同的。畢竟我算一個成功的案例,並且周圍大凡能認植物的基本都是系統認知而不是鳥槍式認知。這讓我想到當年商鞅對秦孝公談帝道,王道和霸道。秦孝公對上層的帝道,王道興趣缺缺,而對下層的霸道異常興奮一樣。對於這個反饋,我還是覺得於我這部分做到了我該做的。我整理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論,至於對於個體有沒有用。我想說,師傅從來都只是領進門的。認知性學習,沒有千日哪能冰凍三尺?

某日在群里的對話節選,真的不是知識沒幫助,而是你萌沒聽進去啊n

4 演講問題,講解不細。

n

這個的確是第一次live的經驗不足,原本計劃講90分鐘加上30分鐘的解答時間。然而,講解的文稿做了近60頁,加上操作的不熟悉,直接導致了錄播時各種趕及返工,之前準備的稿子基本也沒什麼用。回頭看,的確有蠻多圖上的知識點沒有提及。對於這個缺點,只能下次live前做個預錄來避免了。

n

5 字體太小。

n

回顧了下近60頁的文稿,裡面其實只有框架圖一張是字體看不清的。那張圖其實本來的目的是給人看邏輯框架,而不是看清細節。也許因為用戶心理的關係,一般都會放大看細節。這個安排是至今唯一一個算是設計上的失誤。下次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講解前會發一份比較清晰的大圖版本給大家。

n

最後,

這是我第一次live,內容跟過程中有諸多不足。為了能更好地錄好下次live,因此希望及時回饋改正一些演講經驗,於人於己都有好處吧。因此,在這也請大家積極留言提出一些關於上次live的不足,還有對下次live的期望。謝謝大家~

zhihu.com/lives/8235499

n


推薦閱讀:

分景別出圖是什麼意思?
你見過哪些有意思的地磚鋪裝方式?
喜歡園林但是更熱愛生命?
如何評價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風景園林專業的清華大學與北京林業大學並列 A+?

TAG:知乎Live | 植物 | 景观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