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不一樣的大英展:用貨幣為你講述世界史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已經在國家博物館博展出一個多月了,不過熱度卻有增無減,足見文物的魅力之大。
作為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雖說每件珍寶都各有特色,可無奈數量太多,一圈擠下來,估計大多數參觀者只是匆匆記住了最耀眼的那幾件明星文物,比如「大洪水」記錄板、劉易斯棋子等等。
在這場漂洋過海,為你講述 200 萬年曆史的展覽中,有這麼一批文物,它們特別不起眼,但對世界史的演進發展起著幾乎可以說最重要的作用。若是錯過,那可太遺憾了。
那就是在大英展中被稱為「貨幣」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文物:
貨幣眼中的歷史
在大英展的 100 件文物中,與貨幣相關的文物佔了 8 件,可見其價值之高與意義之重大。它們各自背負著不同的使命,表現著不同的主題,講述著自己與當時全球貨幣體系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們並不是完全獨立的,這些文物之間相互聯繫,共同構築起一個從貨幣角度去闡述的世界史。
克羅伊斯金幣
在貨幣誕生之前,人們通常採取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但這種方式會引起諸多不便,極大地阻礙貿易的進行。隨著帝國的不斷擴張,世界各國擁有越來越複雜的經濟制度和國際貿易網路,尤其是跨界貿易的產生推動了對貨幣的需求。
在公元前6世紀,儘管對貨幣有著強烈的需求,但是當時的帝國無不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準確了解某一枚貨幣的成分及價值?
呂底亞最早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國家來做擔保,由國家組織鑄造完全值得信任的,具有固定重量且價值值得信賴的純金與純銀貨幣。有了國家的擔保,人們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耽誤時間去檢驗金屬的純度,大大增加了貨幣流通的效率,使呂底亞一躍成為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呂底亞國王克羅伊斯創造了世界上第一種值得信任的貨幣,金本位也始於此。很快它的使用範圍就超出了呂底亞的國界,並為其它文明所吸收。
這枚刻有對峙中的獅子與公牛的「克羅伊斯金幣」暗示著最重要的信息:信任是一切貨幣流通的關鍵,貨幣的誕生為統治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政治影響力——經濟實力。貨幣因帝國而生,帝國因貨幣而盛。
亞歷山大銀幣
如果你在大英展中觀察到某個硬幣上刻著一位年輕男子的頭像,而這個英俊男子的頭上居然帶著一個公羊角,恭喜你!你找到了赫赫有名的亞歷山大大帝。
公羊角代表著宙斯與阿蒙神的結合體,宙斯是希臘神,阿蒙神則是埃及神,頭戴公羊角表明亞歷山大統治著希臘與埃及,以及反映出他既是人又是神的身份。亞歷山大大帝建立起來的馬其頓國在公元前3世紀平息了雅典與其它希臘城市的反叛,打敗了龐大的波斯帝國,其領土包括埃及、中東、中亞、直達印度,幾乎與中國接壤,因此把他看作世界上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也絕對不為過。
但你若是以為這枚錢幣是亞歷山大大帝為自己的帝國鑄造的,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枚銀幣的出土地是土耳其的拉普塞基,歷史上這裡屬於色雷斯王國的領域。當時色雷斯王國的領袖是誰?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手下利西馬科斯將軍。在錢幣的背面,雅典娜女神的旁邊,你能找到他的名字。
這一有趣的發現涉及到一個更有意義的問題,當時的統治者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權威烙印在臣民的頭腦里?顯然圖像比文字要有效得多,而人人皆有並廣泛流通的貨幣更是最有效的載體。
利西馬科斯王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統治色雷斯,在錢幣上刻有亞歷山大大帝的頭像無疑是為了證明與宣傳自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合法繼任者。利用前人成就及使用過世領導人的畫像最早就是從這枚小小的「亞歷山大銀幣」開始的。
這樣的做法有沒有讓你覺得似曾相識?我們的100元人民幣上就印有毛主席的頭像,一美金上印著的則是美國首任總統、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二戰後英國和法國的政治家也總會援引丘吉爾和戴高樂的話。偉大的統治者會為國家帶來穩定的氛圍,也讓群眾更容易對現任統治者產生信任。或許只有等我們看到這枚意義重大的貨幣時,才會發現這種含蓄又有效的政治手段,原來已經流行了兩千多年。
鳩摩羅笈多一世金幣 / 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
在大英展中,第39件文物「鳩摩羅笈多一世金幣」和第43件文物「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共同講述了宗教與政治如何通過貨幣達到對統治者權威最有力的宣傳效果。
印度的笈多王朝始於公元4世紀,很快便以北印度為中心迅速擴張,成為該地區的超級勢力,不僅佔據印度次大陸的大部分領土,其至可以比肩當時強大的東羅馬帝國。面對日益擴張的帝國版圖,如何讓國土內操持不同語言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感受到統治者的威嚴?毫無疑問,他們再一次使用圖像的優勢,並且利用貨幣作為媒介。
鳩摩羅是印度教主神濕婆的兒子,是戰神的代表。把鳩摩羅刻在貨幣上能讓硬幣持用者意識到國王與鳩摩羅的關係非同一般,他們的君主受到神的恩寵。一直到今天,英國的每一枚便士都宣稱英女王承受上帝恩典,其作用與這枚來自印度的硬幣本質相同。
「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於公元 701 年(另一說公元 711 年)鑄造於敘利亞大馬士革,這枚金幣是伊斯蘭教在大馬士革崛起最重要的證據。在公元 635 年,大馬士革被穆斯林軍隊佔領,儘管當時表面上還是一個信仰基督教的羅馬大城市,但本質上已經成為伊斯蘭帝國的首都。
展出的「阿卜杜勒·馬利克金幣」共有兩枚,第一枚上刻著阿卜杜勒·馬利克本人的頭像,阿卜杜勒·馬利克是第九代哈里發,被看作穆罕默德之後最偉大的穆斯林領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年之後,刻著他頭像的貨幣消失了,並在公元697年被第二枚貨幣取代,上面已經沒有任何頭像,說明當時的統治者摒棄了「亞歷山大銀幣」開啟的利用統治者頭像作為政治宣傳手段的方式;硬幣上的內容代之以《古蘭經》的經文,而且還是現存最古老的《古蘭經》經文,這一改變暗示了很關鍵的一點:在伊斯蘭國家,宗教的凝聚力比單個統治者要有力的多,並且這枚金幣說明了帝國的統治力量不是君主,而是真主。聯想到當今在伊斯蘭世界中,打著真主名義進行各種活動的例子彼彼皆是。宗教力量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不容小覷。
八里爾銀幣
如果你問起 16-19 世紀當時世界的 VISA 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八里爾銀幣」。與第一次全球性的貨幣流通緊密相關的八里爾銀幣,在全世界經濟體系上起到的作用往往超出我們的想像。
在大英展里,有一件文物跟「八里爾銀幣」相關,那就是一枚別緻的印加金羊駝。
在西班牙殖民者將馬帶去美洲大陸之前,本地的印加駝被用於馱載貨物,雖然羊駝在印加文明中起到不小的作用,但它們既無法用於戰爭,也不能被騎乘。與馬強大的戰鬥力相比,美洲駝顯得脆弱不堪。
最初是印加帝國的金磚傳說吸引了西班牙人的到來,卻沒想到他們在這裡找到了世界上儲量最大的銀礦,至此開啟了遍布全球的白銀時代。
「八里爾銀幣」是這次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的直接產物,它是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貨幣,於 16 世紀 70 年代首次鑄造後,在短短几十年內就傳遍了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所建立起來的全球優勢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回看歷史不難發現,正是美洲的白銀幫助西班牙國王成為了歐洲最有實力的統治者,白銀貿易不僅集中在歐洲,西班牙同樣在亞洲建立起以菲律賓、馬尼拉為中心的貿易帝國。
在這之後不久,大量八里爾銀幣傳入中國,破壞了明朝原有的經濟體系。在當時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地方能夠逃脫八里爾銀幣那無處不在的影響。無論哪個國家,大家都在使用八里爾銀幣,這種現象預示了現代世界的到來。
馬尼拉錢幣
發現於奈及利亞的「馬尼拉錢幣」講述了一個讓人絕望的故事:劣跡斑斑的奴隸貿易。
16 世紀早期,花 50 個馬尼拉錢幣可以買一個非洲奴隸。在當時,馬尼拉主要在歐洲製作,用作與西非商人交換物品與人質。這枚「馬尼拉錢幣」的發現地奈及利亞在當時就是一個主要的奴隸貿易中心,用於處置敵方戰俘以增加經濟收入,後來發展出令人痛心的三角貿易。
小小一枚「馬尼拉錢幣」,卻承載了整個奴隸制貿易的黑暗歲月,從 18 世紀開始,主張廢除奴隸貿易運動終於獲得廣泛支持,然而一直到 19 世紀中後期,北美洲的奴隸制度才算徹底根除。現在,這枚「馬尼拉錢幣」作為文物的一員靜靜地躺在柜子中,然而其身後背負著多少黑人奴隸的生命,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殖民地銀行紙幣
自從在宋朝誕生了最早的紙幣「交子」後,紙幣在人類貨幣史上成為新主角。然而大英展里這張印刷於英國倫敦,發行於模里西斯的「殖民地銀行紙幣」,所敘述的更多是關於全球化下強勢國家對弱勢國家的重大經濟影響。
1810 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模里西斯,順理成章地將自己的貨幣體系推行至當地,不料在之後不久的1847年,由於深受英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再加上國際糖價下跌,模里西斯爆發了更嚴重的經濟危機。
就像上文講述「克羅伊斯金幣」時所提到的,即使是自身有價值的金幣,作為流通貨幣時也需要國家出面作擔保,對於既可以是一張廢紙,又可以買下貴重物品的各國紙幣,如何做到國家間的平衡與博弈更是在新世紀里不得不正視的難題。
信用卡
最後一個單元里,展出了人類最新的貨幣形式:信用卡。信用卡的誕生使得銀行借貸有史以來第一次不再是貴族的特權,被看作數百萬人經濟自由的象徵。信用卡的主導國是美國。全球第一張通用借記卡是在 1950 年誕生的大萊卡,之後在 1958 年,首張名符其實的信用卡問世。
信用卡是超越國界的產物,上文提及的貨幣無不帶著鮮明的國家色彩,但這張信用卡的設計沒有反映任何統治者或國家,倒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宗教性。
卡的正面中部是一道紅色回紋裝飾,說明由伊斯蘭銀行簽發,持卡者必須遵循伊斯蘭教義。在20世紀自由經濟貿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宗教色彩變淡,而如今,這一不可忽略的因素又在這張誕生於21世紀的信用卡上留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印記。
後記
儘管誕生於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樣式也不盡相同,但大英展中的貨幣都在靜靜地講述著它們不凡的作用:為貿易交流提供便捷,大大加快了財富的流動;充分發揮著一項獨特功能,即通過描繪在貨幣之上的圖像,廣泛且有效地宣傳統治者的權威。這種方式不露聲色,而且幾乎不需要額外的成本,卻利用貨幣的廣泛流通與持有者數量龐大的特性達到了最好的效果。
這些貨幣幾乎囊括了全球史中所有重大的主題:有的講述了世界貿易的發展,有的從側面反映宗教與政治的重大影響,有的預示與促進了全球經濟化的發展,並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靜心觀察,反向思索,不難發現無論是公元前6世紀的呂底亞、公元前3世紀的色雷斯王國、17世紀的西班牙、18世紀的英國,還是21世紀的美國,都毫無例外地證明了一點:誰掌握了控制貨幣的主動權,誰就能對世界事務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貨幣是人類文明發展各個歷史階段的里程碑,小小的一枚硬幣,背後承載著整個大千世界。
主要參考資料:尼爾·麥格雷戈《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
票價:50元
時間:3月2日-5月31日9:00-17:00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中國國家博物館
文:窮游錦囊作者 李慧婷elisen
------------------------------------
想知道北京還有什麼有趣的展覽和活動?一定要到 「窮游錦囊」App 里看看我們的《北京》錦囊。你也可以關注窮游錦囊公眾號:qyerguide,了解最新旅行指南及目的地信息。
推薦閱讀:
※一個關鍵的房價數字,離奇地消失了...
※從五環外到二環里的輪迴 | 城市故事 15
※內心有隻小老炮兒
※有去北京吃過北京烤鴨的嗎?經歷怎麼樣。有沒有詳細一點的?
※北京話「有里兒,有面兒」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