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陰陽五行」不能成為一門科學?

圖片來自Pixabay

編者按:

近日,張雙南研究員與孫小淳教授就「陰陽五行」應不應該寫進《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一些媒體用了一些比較吸引眼球的字眼,如「內訌」「開撕」等進行報道,將輿論引燃。

誠然,就「陰陽五行」應不應該寫進《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結論仍然莫衷一是。前些時候,中國應不應建大型對撞機,正反雙方各抒己見,在媒體和公眾平台發表文章有理有據地闡述自己觀點,在社會上引起了良好的反響。如果國家就一些重大問題,也展開類似的理性、有理有據的辯論,對社會將是一種巨大的促進作用。

而本文則對「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以及科學的產生過程及內涵進行簡單的梳理、概括,並指出了「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並不能成為科學的幾處「短板」。

撰文 | 楊榮佳(河北大學教授)

責編 | 呂浩然

● ● ●

在討論「陰陽五行」應不應該寫進《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之前,很有必要弄明白「科學」和「陰陽五行」,是基友還是冤家?

何謂「陰陽五行、天人合一」

《易經》有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裡的「兩儀」指的就是「陰陽」;「四象」指的是「太陽、太陰、少陽和少陰」,分別對應「五行」中的火、水、木和金。但還缺一行:土。「土者,乃陰陽老少、木火金水沖氣所結也」,故土為混合物,由陰陽及其餘「四行」構成,《易經》中以「坤」為母,後人也有「萬物土中生」的說法。

簡單來說,這裡的「陰陽」,指的是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根據其屬性可分為兩類:陰類和陽類。陰類事物柔弱、收斂、內向、消極、安靜;而陽類事物則剛健、生髮(fā)、外向、積極、好動。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補,互變、互生、互存、互成。

而這裡的金、木、水、火、土,也並非指具體的五種事物,而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木有生長、發育之性;火有炎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五行之間亦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然而,事物的發展變化也存在著反常現象:過度的相剋,稱為相乘;本來自己可以克勝的一方,卻反而被它克勝,稱為反克或相侮。

陰陽是內容,五行是形式。陰陽互存互變,五行相生相剋,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人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陰陽五行」哲學觀對中國的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醫學和武學等影響巨大。比如,雷電被解釋為「陰陽相激為電」;地震被認為是「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在中醫中,有「肝屬木、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心屬火」的五行觀。而太極圖中的「陰陽魚」,則隱喻陰陽可以互含,甚至互變,相互消長變化和運動平衡。到了漢代,光武帝將肇始於董仲舒的「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學說,閹割成了用儒家經典來算命卜卦的「讖緯之學」,並把所有讖言的解釋權,全都收歸官方。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仍有為數眾多的國人用「陰陽五行」卜卦算命,看風水、算福禍。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能是莊子最先提出的,後被漢代儒家董仲舒發展為一套哲學思想體系。董仲舒認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佛教中的「天人合一」,強調回歸自己的本性,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惑,達到「無善無惡,無佛無魔,不生不滅」的永恆境界。佛教的「天人合一」觀,對個人的清心靜欲是有促進作用的。道教中的「天人合一」觀,則要求人與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處,不要講征服與被征服,這對現代工業社會的環境污染問題頗有啟發作用。季羨林先生曾認為「天人合一」論,是中國古代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何謂「科學」

簡要論述了「陰陽五行」的一些基本觀點,現在,再來討論一下什麼是「科學」。

「陰陽五行」大概萌芽於商周時期,但真正把陰陽五行糅合在一起上升至哲學思想觀念的,是戰國末期的鄒衍。在那時候,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都還沒有「科學」之說,「陰陽五行」顯然稱不上科學。不過,與鄒衍同時期甚至更早時期的古希臘,已有自然哲學的萌芽,而這些自然哲學,則是西方科學的直接來源。

那時候的古希臘先哲們,已經開始思考物質的「基元」是什麼?比如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沒有具體性質、形狀和固定大小的「無定」;泰勒斯(Thales)把世界萬物本原歸於水: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則認為「氣」是萬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則認為火生萬物,萬物歸於火;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取了一個折中方案,認為世上萬物是由火、水、土、氣四種元素組成;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發展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認為月亮以上的世界——日月星辰——由單—元素「以太」組成,月亮以下的世界由水、氣、火、土四元素所組成;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認為萬物皆數;柏拉圖(Plato)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笛卡爾(Rene Descartes)認為宇宙間的一切物質都是以太作渦旋運動凝聚;留基波(Leucippus)、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和伊壁鳩魯(Epicurus)認為萬物的本原是非常小的、肉眼看不見的、不可再分割的原子。

古希臘關於物質「基元」的各種思想,互相競爭,互相影響,經過不斷糾錯和發展,最後留存下來的,只有原子論學派。雖然古希臘原子論學派的觀點不免粗糙、簡單、甚至錯誤,但在它的直接影響下,人類文明發展形成了現代科學的原子論觀點,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古希臘的原子論,是現代物理學支柱之一的「標準模型」的源泉。

「科學」一詞來源於拉丁文「Scientia」,意為「知識」、「學問」。根據《說文解字》,「科」,會意字:「從禾從斗,斗者量也」;故「科學」一詞在中國古人看來,取「測量之學問」之義。雖然到目前為止,關於「科學」的定義,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學術組織和不同個人,有著不同的表述和闡釋,但原子論觀點的發展歷程基本揭示了「科學」產生的過程:為解釋某一客觀現象,提出一些思想或者模型,進而對這些思想和模型的一些預言進行檢驗,再根據檢驗結果對這些思想進行篩選、糾錯和發展,如此循環。因此,「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

「陰陽五行」為何不能稱為科學?

那麼為什麼「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不能成為一門科學呢?它的短板在哪裡?

其實,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與老子的「道」,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與鄒衍「五行」說都存在某些相似之處,但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在阿那克西曼德和恩培多克勒那裡,「無定」和「四根」是萬物的「基元」,雖稱不上是科學,但已有了科學思想的萌芽。老子的「道」和鄒衍「五行」不指具體的物質,而是對事物屬性的抽象概括,是兩種不同的哲學觀念,也許蘊含有某些科學的思想,但是很遺憾,它們都沒有發展成為科學。

檢驗一項學說是否是一門科學,應判斷它是否具備科學的幾項特徵。

首先,科學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可以「證偽」,這是二十世紀著名哲學家波普爾(Karl Popper,1902 - 1994)提出的。用一句粗淺的話來說,科學可以被證明是錯的。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日心說」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地心說」,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 - 1955)的廣義相對論超越了牛頓(Isaac Newton)的萬有引力理論,這些都是很好的科學證偽的例子。但「陰陽五行」說,卻不可證偽,因為它沒有給出任何預言,我們無法對它進行檢驗試錯。

其次,科學的某一個理論只在一定的範圍內適用,其定義和定理用詞必須明確、準確。比如量子力學目前的理論只在極小尺度被實驗證明適用,廣義相對論也只是被宏觀實驗證明適用。但是量子糾纏在宏觀尺度的表現,目前人們還沒有徹底理解,而在存在極強引力的微觀情況下(比如黑洞中心和宇宙大爆炸奇點)廣義相對論理論是否適用,人類也沒有理解。所以科學理論是需要不斷發展的,這是科學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徵。

而「陰陽五行」說,卻相對「萬能」,任何事物都能用其進行解釋。在科學範疇內,雷電和地震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卻能在陰陽五行這一套理論中得到闡釋。所以,「萬能」的「陰陽五行」並不是科學,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當然,也就無法發展,只能停留在文化和哲學的層面。

此外,科學在解釋客觀現象的同時根據理論、經驗、實際觀測等做出預言,且一般是量化的,比如天氣預報,能預測出第二天的氣溫、風級、降雨量等。而對於「陰陽五行」而言,則解釋多於預言,且解釋大多籠而統之、模稜兩可,它可以用「陰陽」解釋雨的生成,卻無法預報第二天的天氣。

綜上可以看出,「陰陽五行」和「天人合一」中的精華,可以當做傳統文化或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辯證法予以學習、繼承。但把「陰陽五行」寫進《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卻頗為不妥,甚至會誤導民眾。

製版編輯:呂浩然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授權: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推薦閱讀:

「點石成金」這種操作,過去的人們是如何讓自己相信的?
如何知道闢謠的不是謠言?
從哲學認知角度談談:為什麼複數i定義為根號下-1?
為什麼說白色是反射了七色光而不是三色光?
有色物質被漂白後為什麼呈現出白色而不是透明呢?

TAG:五行学说 | 周易书籍 | 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