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人格里,有你分過的手

(一)

失戀,是雙方親密關係的結束,本質上是雙方的心理邊界發生了由近到遠的改變——彼此不再如戀人般親密,而是以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方式對待對方,彼此變得相對更疏遠。

失戀,也被認為是一種人們在親密關係中會經歷到的「慟失」,它與親人離世、搬離所居住的城市等帶來的喪失有類似之處(Segal, Kemp,& Smith, 2017)。

失戀帶來的喪失感不是單一的,它是一種多層次的、複雜的喪失。人們會在很多層面都感受到它。除了喪失了自己的戀人之外,人們還會感受到:

  • 失去了當下生活的節奏

失去了彼此的陪伴與支持,此前因對方的存在而形成的生活習慣也被迫改變。生活可能因此陷入一時的混亂。另外,你們可能還會因為分開失去一些共同的朋友與社交圈。

有研究者說,失戀導致的這種失序感,與成癮者失去了所依賴的物質,有相似之處。(Kelly, 2015)。戀愛中的親密互動和成癮物質一樣,會激活大腦的獎賞系統,讓人感到愉悅和興奮,使得人們忍不住不斷地尋求更多刺激(更多的親密或者成癮物質)。

一旦這樣的刺激消失,人們會感受到強烈、令人痛苦的渴求(craving)——一種渴望卻不可及的狀態,就像物質成癮者渴求毒品時的狀態一樣,讓人陷入焦慮、煩躁、憤怒等一系列負面情緒之中。這種渴求驅使著人們不斷重新尋求刺激,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失戀了之後,仍然不斷糾纏前任、想要複合的原因——這是他們潛意識裡應對當下失序的生活的一種本能。

  • 失去了原本美好的過去

有時,人們為了應對失戀造成的喪失感,會否認和抹去過去的美好部分(Segal, et al., 2017),自以為只要過去不再美好,那麼分開也就可以不那麼難過了.

  • 失去了一種可能的未來

當在一段有承諾的關係,雙方或多或少都會對將來有所暢想。而當戀情結束,人們不但為過去和當下哀悼,還會為不再擁有的一種可能的未來感到慟失。

(二)

失戀,是人們在生活中,最普遍遇到的創傷性事件之一。雖然它普遍,可能每個人都會遇到,但對個體來說,並不意味著失戀就是一件小事。它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巨大的情感衝擊和心理壓力,甚至威脅到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Robinson, Smith, & Segal, 2017)。

失戀剛發生不久的階段,個體會更容易感到孤獨。這不僅是因為失去了陪伴,還因為個體往往秘密地懷有「愛的客體歸來」(同一個人)或「再次得到愛的客體」(另一個人)的希望。剛失去愛的客體不久,相關的情緒還很活躍,即便身邊有家人朋友的陪伴也會感到孤獨。

這一系列複雜的喪失和孤獨感,有時會讓失戀的人陷入一種莫名的空虛中——以空虛感掩蓋了具體的慟失感。而這種空虛,會驅使人們轉而投向另一種能消解空虛的事情中,食物、健身、性、另一段感情等等。

(三)

失戀會改變人格。

正如我們所了解的,一個人的人格在成年之後便會越發趨於穩定,但仍然有一些生活的變故可能引發人格的改變。

PaulCosta等人(2000)對2274名被試進行了持續9年(1988-1997)的跟蹤研究。1988年,研究者使用大五人格量表(NEO)測量了這些被試在外向性、開放性、情緒穩定性、宜人性及責任心上的得分。9年之後,再次測量這些被試在大五人格上的得分,同時,請他們勾選這9年間自己的生活所發生的轉折性事件(共30項,包括與伴侶分手(離婚)、父/母去世、朋友去世、升遷、失業、被確診癌症等)。

其中,僅有兩個轉折性事件與這些人的人格的改變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相關,一件是他們在此期間遭遇失業,而另一件事就是他們在這期間與伴侶分手了

他們發現,與伴侶分手的女性,在外向性與開放性方面有顯著提升,她們變得更願意體驗新鮮事物,也更願意主動與他人接觸。而男性則在責任心的得分上有明顯的下降,變得更不願意承擔責任。

研究者們都認為,作為生活中最常見的創傷性事件,失戀會對成年人的人格造成不容忽視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經歷了失戀之後會覺得自己和從前不一樣了。

(四)

每個人受失戀影響的程度會有所不同。

對於有的人來說,失戀就像是生了一場病。甚至覺得哪怕有一天自己痊癒了,也再不是當初的自己;而對另一些人而言,失戀卻好像不過是一段旅程的結束,保存好回憶之後就又可以重新出發。

為什麼會這樣呢?什麼樣的人受失戀的影響更大呢?

  • 認為「人格是很難被改變的」的人

Howe(2016)發現,越是認為人格是固定不變的人,越有可能被失戀之後自己的 變化所驚嚇,進而做出過度的反應;相反,認為人格總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則更能接納自己的改變,也更不容易受到失戀的影響。

比如,一個善於社交的人,在失戀之後變得較少與人往來。此時,認為人格是固定的人,會因為自己的改變而感到十分害怕。他們很難相信,這種當下感受到的變化只是暫時的,也很難理解人格的這種波動是正常的。他們也會認為失戀威脅到了自己的本質——「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我了」。而這種認知會加重失戀喪失的痛苦,痛苦和恐懼本身真的加重了失戀對他們的影響。甚至真的變成更內向的人。

而認為人格總是會不斷變化的人,則更能夠把失戀後自己的改變,看成自然而然的事,不太著眼於認為失戀的後果很嚴重,這種認知反而會讓他們的痛苦感更輕。

  • 認為「自己不夠好」的人

低自尊感或低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的人,總是傾向於把失戀歸結於自己的不足——「是我xx地方沒做好,所以ta才和我分手的」。他們也更容易感到內疚,即便是對方提出分手的。

他們除了感到前文提到的多層次的喪失感,還會感到自我價值的受挫。

不僅如此,他們也更容易出現「情感預測偏誤」(affective forecastingerror),也就是說,他們有更大的可能高估自己的痛苦,以及走出這種痛苦所需要花費的時間(Wilson& Gilbert, 2003)。而這一點,也會成為他們自我責備的理由,讓他們陷入「一點失戀你都處理不好」的焦慮中。

  • 認為「失戀對自己打擊很大」的人

同樣是PaulCosta(2000)等人的研究,他們發現,人格改變並不取決於所經歷的生活變故本身,而是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件。比如經歷分手的人,那些越是認為失戀對自己的打擊很大的人,人格越可能因失戀發生改變。

  • 經歷「逃避式分手」的人

「逃避式分手」指的是一方在告知對方「我們分手了」之後就立刻消失,或者一言不發地消失,又或者用拙劣的、顯然不是真實的借口來解釋分手的原因。比起開誠布公的分手,逃避式分手的經歷給人造成的負面感受會維持更久。因為被分手的一方會感到受到了欺騙、不公正對待、或有無法擺脫的疑惑。

(五)

如何更好地應對失戀呢?(Segal, et al., 2017)

你可能會經歷一些情緒上的起伏,這是正常的。允許並接納自己的傷心難過,給自己足夠多的時間。每個人的難過都不會有固定的期限,而比期限更重要的是不去否認難過的存在,但相信,生活也能夠在難過的同時繼續。

照顧好自己,保證足夠的睡眠、健康的飲食,也可以適當地鍛煉,避免過量飲酒。主動去聯繫一下能夠給予你情感支持的家人、朋友,增加自己與他們相處的時間。你也可以試著去探索新的或舊的愛好,找到那個沒有前任在身邊時的自己。這都能幫你應對失戀後凸顯的孤獨感。在需要的時候,你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支持

對於前任,你需要接納你們之間全新的邊界,不要干涉對方的新戀情。(如果想複合,建議先閱讀KY的《複合指南》,來評論區領取哦~)

其次你需要意識到,你「對失戀事件的主觀認知」會影響你的應對。

比如,你需要了解,人格不是生來註定、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個體的成熟、從環境中的學習、重大生命事件等發生變化。當你發現自己與過去有些不同,不用恐慌,或者覺得某個負向事件「徹底」改變了你。因為事實不會是這樣的。你始終在變化中,也永遠是可變的,沒有哪件事可以一下子就決定你全部的人格、命運。

此外,你要學著對自己寬容以待。需要指出,對自己寬容,絕不意味著不承認自己的問題,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它是指,更客觀、更全面地看待雙方的責任與問題。其中,在勇敢地面對了自己的不足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糾結於過去的錯誤,而相信因為有了這樣的反思,自己會成長。

「每一段痛徹心扉的付出,都是珍貴的禮物」,希望你在這且行且失去的人生路上,會悲傷也會成長。

以上。有沒有過一次失戀,曾影響了你的人格發展?留言給我們~

原文發表於 你現在的人格里,有你分過的手 | 什麼樣的人會被失戀改變人格?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References:

Allemand, M., Hill, P.L., & Lehmann, R.(2015). Divorce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cross middle adulthood. Journal of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hip Research, 22(1), 122-137.

Costa,P.T., Herbst, J.H., McCrae, R.R., & Siegler, I.C. (2000). Personality atmidlife: Stabilility, intrinsic maturation and response to life events.Assessment, 7(4), 365-378.

Howe, L.(2016). Why some people take breakups harder than others? The Atlantic.

Jaffe,E. (2013). Why love literally hur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Jeronimus,B.F., Ormel, J., Aleman, A., Pennix, B.W., & Riese, H. (2013). Negative andpositive life ev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mall but lasting change inneuroticism.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3(11), 2403-2415.

Kelly,D. (2015). Here』s what breaking up do to your brain. Gizmodo.

NationalCenter for PTSD (2015). PTSD.

Robinson,L., Smith, M., & Segal, J. (2017). Coping with emotional and psycholgocialtrauma. Helpguide.org.

Segal,J., Kemp, G., & Smith, M. (2017). How to deal with a breakup or divorce.Helpguide.org.

Willson,T.D. & Gillbert, D.T. (2005). Affective forecasting: Knowing what to want.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 131-134.

推薦閱讀:

看完別哭,因為生活儘是這般遺憾與無奈
曾經的初戀都還好么?都在哪裡?相見時會是什麼感覺?
怎麼拒絕女生的表白?
跟前男友談了五年,分手了,放不下,想複合,對方迅速有了新歡,怎麼辦?
綠茶婊一直纏著男友不放怎麼辦,我該放棄嗎?

TAG:心理学 | 分手 | 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