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從豆瓣女神變身美術館館長/晚晚
提到晚晚你會想到什麼?豆瓣女神、網紅鼻祖?還是現在的木木美術館創始人?晚晚無疑是眾多網紅中走得最為成功的一個,作為同樣是因為豆瓣女神出名的隔壁南笙和張辛苑,如今還苦苦奮戰於娛樂圈,一個個不但演技尷尬,顏值也常被詬病。而晚晚卻嫁了一個厲害的老公,事業上也做得有聲有色。可以說得上是人生贏家了。這麼多年晚晚到底是怎樣做到現在這樣的呢?
丨晚晚到底是誰丨
晚晚原名雷宛螢,爸爸是個香港人,媽媽是北京人,外婆是張自忠弟弟的外孫女,家境優越。晚晚從小在北京生活,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畢業後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研讀藝術管理碩士,曾先後在David Zwirner和Pace紐約畫廊工作。大多數人認識晚晚,或許是從豆瓣女神開始的。那時的她身邊就開始聚集了一些粉絲,由於個人風格鮮明、對藝術見解獨到的緣故,讓晚晚一度成為網路世界中很出名的女神。當時的她就敢於把連襪褲剪掉當t恤穿,還一度引領復古風潮。不得不說,晚晚在某些方面確實是先鋒派。
丨晚晚的藝術之路丨
談及晚晚的藝術之路,其中有個十分關鍵性的人物,就是劉野。16歲時,晚晚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的美術史專業和藝術管理專業,同時認識了劉野,做了他的模特,並且發生了一段在普通人眼中嗤之以鼻的戀情。但不管怎麼說,當時已經紅了的劉野對晚晚算得上十分關愛,也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不僅寫推薦信給美國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所,讓晚晚繼續攻讀藝術管理專業碩士,就連學費都是劉野資助。
▲ 晚晚曾經作為劉野的創作繆斯上圖是劉野筆下的晚晚,也是曾經劉野的創作繆斯,裡面女孩有著晚晚代表性的丁字步。那時劉野開畫展,特意挑了晚晚的生日作為畫展開幕日。晚晚還在豆瓣炫耀稱呼劉野為「我家先生」和「老兔兔」,在朋友與男友在遊樂園玩耍的相冊中,感嘆著自己和自己的兔爺爺一輩子都沒法兒這樣。
後來晚晚來到紐約的DavidZwirner畫廊實習,踏進的第一家畫廊是北京最早的外資畫廊之一,來自德國的「空白空間」畫廊。在最初的這段歷練中,她什麼都嘗試做,從接電話到搬運畫冊等各類簡單瑣碎的工作。開始接觸和管理藝術家檔案資料,並參與國際市場的推廣及面對各大藏家的工作,畫廊為她安排的實際工作內容已經遠遠超出了對一般實習生的工作範圍。期間協助一家名為1301PE的美國畫廊到香港藝博會參展的經歷,成為了她職業生涯的又一個新起點。在與各類畫廊與收藏家越來越多的接觸過程中,晚晚漸漸覺得策展人兼藝術顧問這個身份與她希望服務於藝術家的理想不謀而合。
2012 年,晚晚創立了一個運營得不錯的 WanWan Lei Projects,策劃一些小型展覽,莎拉·皮爾普斯就是這個項目發現的藝術家。「每次辦展覽,作品都幾乎賣光。」而她自己的收藏,以小件作品居多。晚晚前後在紐約生活了 5 年,她喜歡紐約的氛圍,永遠有看不完的展覽、去不完的文藝活動。本來她還打算繼續待下去,直到認識了林瀚。她說:「我們倆在之前都經歷了很長的感情,我覺得時間不重要,對了就是對了。」丨木木美術館丨
如今的晚晚已搖身一變嫁入豪門,開了自己的美術館。不僅事業順風順水,愛情也走得很順暢。老公林瀚多金,且在藝術上和晚晚有著共同語言,可謂令人羨慕。
林瀚&晚晚與劉益謙&王薇一樣,總是以夫妻檔的形式出現在各大藝術新聞中。很多人會羨慕女方嫁入豪門,但其實種種滋味或許只有當事人才知。林瀚就認為妻子晚晚帶給他很大影響,在他眼裡,晚晚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聰明人。「她的世界觀、對所有事情的理解,不是平凡的。我們活在這個世上其實有非常多雞毛蒜皮的事,她會有方法讓我回歸本質。我覺得人出生都是一個本質的狀態,但經歷了成長後,就像青春期時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如果沒有晚晚,我可能還是處於那個狀態。」
2014年,他們的美術館M WOODS正式開幕了。林瀚主要負責宏觀規劃和總體運營,晚晚則更擅長展覽和學術部分,熱愛藝術又互補的兩人把美術館打理得有聲有色,在第一年裡他們組建了專業的團隊舉辦了四場專業的展覽,並成為北京市11年以來惟一通過審批的私人非盈利性機構。如今,M WOODS的展覽計劃已經排到了2018年,每一個展覽的展期都有三個月到半年之久,他們想讓更多人看到展覽。
▲ 木木美術館M WOODS是這間美術館的名字,「M」取自是林瀚媽媽的名字「曼」的拼音首字母,WOODS 則是「林」的意思。
木木美術館現在已經作為798藝術區的地標一樣存在,在 798 藝術區中二街一家接一家的畫廊之間,埋頭找 M WOODS 美術館是錯誤的方式。它的招牌太低調了,厚重的鐵門邊小小一行字,不湊近根本看不到。但是那麼低調似乎不是林瀚的風格,果然,一抬頭就看到兩個醒目的裝置——卡德爾·阿提亞的《我們想變得摩登》和翠西·艾敏的《我心將永遠追隨你》,一個佔滿了整面裸露的磚牆,一個高聳於煙囪頂端,都是林瀚和晚晚聲名在外的收藏,立刻就幫助鎖定了美術館的位置。晚晚還經常開一些藝術展,目前已經在紐約、北京等城市成功的舉辦過很多次展覽。
▲ 林瀚和晚晚的美術館MWOODS 的開幕展《微暗的火》M WOODS 的開幕展《微暗的火》展出的唯一一件影像作品《睜開你的眼睛》是卡德爾·阿提亞的作品,曾在卡塞爾文獻展上引起轟動,在全球僅有的 4 個版本中,便有像美國 MOMA 這樣級別的美術館所收藏,充分展示了其展覽水平的前沿性與學術性。
說實話,M WOODS 讓人眼前一亮,無論是空間的感覺還是展覽的氣質,都很「IN」,又充滿巧思,一下子扭轉了對林瀚「有錢,任性」的印象。美術館的空間設計主要歸功於林瀚,而布展則是晚晚的心思: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的《司機》(Driver)和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mans)的《工作室的光》(Studio Light)被並置,因為兩幅作品都將直線投射於一個牆角;邱亞才的《貴婦》和《迷失的知識分子》兩幅畫,由於知識分子瞥向貴婦的眼神和貴婦扭到另一邊的臉而充滿了戲劇性;莎拉·皮普爾斯(Sarah Peoples)的《緩慢的水滴》(Slow Drip)和奈良美智的《無題》,則構成一種色彩上相似、形態上相對的關係。
丨晚晚最新策展丨
近日,晚晚最新策展「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回顧展」正在木木美術館舉行。這將是伊沃雷在亞洲舉辦的第一場博物館級展覽,也是其在歐洲及北美以外的第一場個展。不同於木木美術館上一個展覽《安迪·沃霍爾:接觸》(AndyWarhol: Contact),來自法國的克里斯托弗·伊沃雷真算是一個冷門。不過或許說挖掘並不常見的藝術家正是木木美術館的一個特色,比如Guidovan der Werve、RaoulDe Keyser、LucasArruda等。這一次的克里斯多弗·伊沃雷,也並不是大眾所熟悉的那類藝術家。
晚晚談到,五年前她在紐約的博覽會上第一次見到克里斯托弗·伊沃雷的作品,在眾多博人眼球的藝術品當中,克里斯托弗·伊沃雷的作品顯得太過特別,他總是與主流保持一定的距離,堅守著自己的獨立性。更重要的是藝術家以「死磕」的態度在繪畫性上的不斷推進,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馬賽的工作室里,通過對房間的角落、窗戶、窗帘、鮮花和桌子等平常物體的重複描繪,展開了對空間詮釋、顏料物質性、以及畫布與材料關係的實驗性探索,並引發了對繪畫形而上學的思考。可惜的是,這位藝術家在2013年得癌症去世,此次的展覽是對藝術家一生的梳理與回顧,也是對藝術家的緬懷和敬意。展覽將展出了這位藝術家職業生涯中多個階段的繪畫作品,跨度涵蓋藝術家早期對空間的探索至47歲去世前創作的厚塗花卉作品。該展籌備工作晚晚持續了一年之久,在諸多細節上都非常用心,晚晚介紹道,展廳的一樓重新構建了兩個小的房間,展出了以空房間的角落和花束為主要題材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房間中放置了從藝術家的工作室借來的沙發、小凳和桌椅,讓觀眾能夠以最舒適的狀態欣賞作品。木木美術館創始人林翰談到,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也會時不時坐在沙發上思考作品,或者是坐在小凳上處理一些細節,因此在展覽現場觀眾不僅可以以自己的視角觀看作品,也會從藝術家的角度去思考。
▲ 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木木美術館展覽現場,2017
談到藝術家的創作,晚晚提出,藝術家的創作主要憑藉記憶,他不看圖片,不寫生。只是回憶先前所觀察過的物體。他的創作主題也非常單一,主要是建築物的外立面,空房間的角落和花束。正如藝術家曾經強調,「這些主題之間並無聯繫,挑選它們也沒有特別的方法,而一旦我做出了這個幾乎隨意的選擇,這個常常被忽視的對象反倒成為了我畫它的顯著理由。」
▲ 窗外的風景與畫面中的建築物立面遙相呼應在燈光的照射下,畫面上方的花朵紅得熱烈,但在畫面下方,花苞低垂,顏色黯淡,彷彿凋謝一般。
晚晚說她喜歡的藝術,應該是非常浪漫的:「藝術可以去關於政治,去關於某個社會問題。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真正打動我的藝術。我喜歡的藝術可能會與現實脫離,而不只是停留在現實那一個維度,它不一定非要去批判什麼。我相信藝術的純粹性。」結語:
從網紅到藏家,從豆瓣女神到藝術館創始人,晚晚一直在追求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說是藝術改變了晚晚,也可以說是藝術見證了晚晚的改變。
推薦閱讀:
※【下館子記】詹姆斯·特瑞爾展(撩妹/漢度極高)
※為什麼我們要去美術館看畫
※如何看待美術館本身及其影響在政治上社會上文化上所起到的作用?
※為什麼美術館不可以放音樂?
※為什麼大學需要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