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遠離抑鬱,度過「自在自足」的豐足人生

來到知乎以後,看到很多抑鬱症患者,令人同情。而往裡追究一下,其實大多數人都會有抑鬱的情緒,或多或少。成長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曾經歷過黑暗的時刻,也常常有情緒低落、了無生趣的時候。

就像小說《倚天屠龍記》里明教教歌唱的那樣: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這古往今來一輩輩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痛苦而抑鬱著,從沒有脫離苦難。

而所有宗教的本質,都是想解脫人生的苦難,救贖苦難的人生。

雖然它們從未真正做到過,只能給快要渴死的人在嘴唇上滴一滴虛幻的水,讓他們得到些許的慰籍。

今天,我來解一解這個困擾人類萬年的問題。

正文:

人生的本質,是把這一段以時間精力為主體的生命耗費掉。對於人來講,人生就是一段一段時間的集合,而人永遠處在當下的那個點。這個認識,其實古時候就有。楚辭有云: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人的過往已經無法追尋,只能以現在的努力來改變將來。而曾國蕃所說的「不戀過往,不念將來」更是合於現代人「活在當下」的人生理解,是一個正確的人生態度。

人生雖然是一個整體,每一階段有機聯繫,存在前後因果,疊加複利等等關係,不同的時期狀態和行動會產生影響。但人所處的,永遠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當下,這也是「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個哲學命題的原因,而且這兩次踏進不同河流的人,其實也不是同一個人。從這個觀點出發,不是人性多變,而是人本身就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如這世界,嘆息故人心易變是沒有意義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將此刻的注意力放在做事上,放在解決問題尤其是當下的問題上,不受情緒反應的控制,這樣我們就不會沉迷在負面情緒當中,不會感覺到人生灰暗無趣,既沒有意義也沒有意思,陷入抑鬱當中。而作為一種感覺控制的生物,我們覺得人生好不好,全在於負面感覺多還是正面感覺多。

不落入被負面情緒甚至是對正面情緒的追求的控制當中,就是不以情緒作為人生的推動力(動物被本能控制,人還被感覺系統中的情緒所控制,任其驅策),在專心解決當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以實然的滿足與忘我來推動人把生命耗費掉。對於弱小且無知無識的人生來講,我想這是最好的度過方式。

什麼意思呢?舉個好理解的例子。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是專註於解決人生之苦這個萬古難題的,在這過程中,我是快樂而有滿足感的,而在寫完這篇文章之後,如果我的注意力放在這篇文章有沒有人點贊這種不可控事件上面,患得患失,一旦沒有人理會甚至十分鐘內無人問津我就感覺抓狂的話,那我就失去原本的快樂,還得到了很多新的負面情緒。這樣我就是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了。所以我只要寫完了這篇文章,這件事情就結束了。我的注意力就轉移到其他有現實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去放個水讓自己舒服下,然後考慮一下最近的工作,或者思考一個六十年人生規劃,甚至是單純的出去散散步,舒展一下身體。心有挂念並不是很好的感覺,心念專註於當下,人才能避免負面情緒的產生,這也是相思之苦的由來。當然,有時候相思這種負面情緒,不但能讓散漫的人專註於這種痛苦的情緒得到一種 專凝感,而且會像壓縮一個彈簧一樣把人痛苦的擠壓,當戀人一旦相見的時候,就會得到加倍的快樂。但這種狀態,偶一為之還算新奇美好,總是這樣我感覺痛苦居多,也會把人廢掉。

所有宗教都是要解決人生之苦,佛祖感覺到人生之苦後,開出了「空」的藥方,認為滅掉所有慾望自然就不會有痛苦。它說的有道理,但無法實現,因為人無法靠自己滅掉所有慾望,而且滅掉慾望的同時,也失去了得到快樂的可能。而我開出的藥方卻是自然而可實現的,並不在乎是不是要滅掉慾望,也不是要滅掉感覺,而是以最實在的方式,讓人在專心於當下的歷程當中,得到感覺與實然的充分滿足,遠離負面情緒,度過充實而有味道的一生。

這當中有沒有意義我不在乎,但我想這是最好的人生。

推薦閱讀:

如何走出抑鬱症
想要深夜不失眠,做好它就夠了!
隱匿性抑鬱症的癥狀表現
願我強迫抑鬱焦慮的經歷分享,給你帶來信心和力量

TAG:抑郁 | 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