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和父母住在一起就沒有生活品質?

誰說和爸媽住在一起,就會讓大家都很不舒服呢?

和父母住在一起,不代表生活品質的下降。

父母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有區別,這是必然存在的事情,不過一家人住在一起,也要求同存異,互相尊重,而不是要求你遷就我,我遷就你。

其實我們之前已經聊過很多類似的話題,其實家住得舒適,最好的方式就是最大程度地照顧每個人的生活習慣。

創造一個可以呆在一起的空間

客廳、餐廳、廚房是一個家裡的公共區域,一家人的交流都發生在這裡。

越是這樣的地方,越是需要功能豐富,而不是客廳只能看電視、餐廳只能吃飯、廚房只能做飯。

傳統的客廳只有一台電視、一張沙發,即使一家人強制性地坐在一起,電視里放的也不一定是自己愛看的,心猿意馬、同床異夢,還不如一人端一杯茶、一盤小點心,圍著餐桌聊天。

▲ 圖源:pinterest.com

而現在,想看什麼電視就播什麼,每人又一台手機,也許他家的電視節目每個人都愛看,但我家卻沒有一個人看電視,大家都在玩手機。

這麼說的意思是,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生活習慣,因此最好找一個折衷的做法:把客廳打造成一個全家人都可以開開心心呆在一起的地方。

也就是打造一個核心區。

▲ 圖源: pinterest.com

核心區應該是讓大家不由自主「想要」呆在一起的空間。

所以,核心區應該彙集了一家人的喜好。

這樣,不用特地強調,一家人自然而然就聚集在了一起。

即使是無聊湊在一起玩手機,那也要舒服的沙發和躺椅,看到好玩的東西能第一時間伸手給家人分享。

另外,一家人聚在一起,相應的雜物也不少,所以也應該設計好相應的儲物功能。

要是想在客廳里看書,書架卻在卧室里,久而久之還是會習慣呆在卧室里看書。

▲ 圖源:pinterest.com

剛誕生寶寶的家庭,不如留出一大片給寶寶玩耍的區域,全家人都能共享和寶寶呆在一起的親子時光。

家裡有個喜歡下廚的老媽,適當擴大廚房和餐廳的空間,全家人坐下來幫廚、擇菜、包餃子,一樣其樂融融。

書香門第就把藏書、書桌、茶案都搬來客廳,打造一個家庭圖書館+茶室。

全家都喜歡看電影,那還猶豫啥,趕緊買個大電視唄!

▲ 圖源:pinterest.com

這個空間不是強求大家一定要花大部分時間呆在一起,只是需要創造一個合適的契機,讓大家在有限的共處時光里更自在,而不是誰都不想呆在這裡。

動靜分離,但別離群索居

接下來會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一家人並不經常會同時做一樣的事情,有時互相會產生干擾。

公共區域讓我們和家人相處,個人區域讓我們和自己相處,這樣的家才能夠尊重每一個家庭成員。

▲ 圖源:pinterest.com

當需要一個人靜靜或享受兩人世界時,卧室或其它只屬於自己的房間應該能夠提供這樣的條件。

例如,相比起全家誰都能用的書房,把工作區布置在卧室里是個更好的選擇,避免家人進進出出地進行干擾。

老人房在窗邊陽光最好的地方布置躺椅,也便於午後小憩,避免在客廳被打擾。

說白了,就是要創造一個可以獨處的空間

▲ 圖源:pinterest.com

獨處不一定需要一個單獨的房間,有一個角落能夠不被打擾地做自己(即使是發獃)就很好。

「獨處角」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最好設置在家人能看到的地方。

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告知家人:我在和自己相處,請暫時不要打擾我。

在卧室里,只要不關門,能讓家人看到自己的背影,其實也是在默默地表達「我在家、我很好,但暫時別找我說話」的意思,主動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 鋪塊地毯坐床邊也很好,圖源:urbanoutfitters.com

與此同時,也得注意別把那些佔用自己大部分時間的活動也布置到卧室去,免得一頭扎進房間里就再不出來了。

儲物也得分公私

人多住在一起,本身就需要更多的儲物空間。

單純地加柜子很可能並沒有什麼用處,雜物還會堆的到處都是。

空間分公私,物品也是如此;要是收納公私不分,就會發現家裡到處是私人物件,而大家都要用的公用物品怎麼也找不到。

▲ 圖源:boligmagasinet.dk

私人的物品比如衣物,這些就需要布置在屬於自己的空間里,頻繁穿越到公共區域拿取非常不便。

即使卧室太小,至少也應該有個抽屜櫃存放應季和貼身的衣物。

▲ 圖源:Forbes

而類似於書籍、藥品、文具、單據以及各種鋪天蓋地多得無法想像的雜物,其實全家都要使用。

把它們藏在房間里,在使用時要翻找很不方便,而且會頻頻干擾到其他家庭成員。

因此,比起華而不實的電視牆,更應該優先考慮如何增加公共區域的儲物空間,讓大量的公共雜物能夠分門別類地存放起來,而且又不會有礙觀瞻。

▲ 圖源:filipjanssens.be

廚房誰用聽誰的

廚房的好看和好用完全不衝突,因為這是兩套完全不一樣的系統。

廚房的好看,無非是選擇用什麼瓷磚、什麼檯面、什麼樣式的門板進行搭配。

而廚房的好用,就涉及到冰箱灶台分別布置在哪、需要多少收納空間、櫥櫃的高度有多少……

▲ 圖源:houzz.com

因此,在關於廚房是否好用的選擇上,還是取決於誰做飯。

單說櫥櫃的高低,每個人喜歡和舒適的高度是不一樣的,但是又不能在家裡為每一個人都定製一套櫥櫃。

這時,就得優先考慮,家裡是誰最常做飯、呆在廚房裡的時間最多,優先以這位家庭成員作為設計參考。

▲ 圖源:pinterest.com

即使媽媽已經把裝修的自主權交給了女兒,但是在涉及廚房功能性的一些決定上,還是需要由經常下廚的媽媽做決定。

女兒就負責挑選櫥櫃門板的顏色和樣式就好啦。

▲ 圖源:houzz.com

衛生間考慮多人情況

有條件的情況下,專人專衛是最方便的,父母和自己的衛生間分開,洗漱用品也能區別放置。

盡量保持兩個分離的浴室,有助於保持浴室地面乾燥,避免地面積水滑倒。

▲ 圖源:houzz.com

實在只有一個衛生間的情況下,也推薦把洗手池單獨搬出衛生間外。

這樣,即使有人在使用衛生間,也不耽誤洗漱用水。

快把洗手池踢出浴室外吧!

按照使用頻率而言,我們使用洗手池最多,其次是馬桶,最後是洗浴,使用越頻繁的就越靠外側。

把洗手池從衛生間里拿出來,不會打亂我們使用衛浴設施的習慣,讓我們繞遠路——原本每天早上要走到衛生間里洗漱,現在在外面洗漱就可以了;上廁所了要洗手,也並沒有要繞到衛生間最裡面。

▲ 改變了洗手池的位置,但是並沒有改變使用順序

而由此帶來的便利卻顯而易見,每天早上洗漱和蹲馬桶就不會互相衝突了,節約了很多等待的時間。

衛生間里也節省出了足夠的空間,設置乾濕分離。

家務區也得布置好

對於父母來說,做家務=持家,因此這是一個家裡他們最在乎的事情了。

在這一點上,也需要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感受,即使我們覺得烘乾機乾淨衛生又便捷,可是父母們就覺得沒曬過太陽的衣服就不算是洗過。

▲ 圖源:pinterest.com

和父母同住,最好是預留一片專用的家務區

一個最理想的家務區應該能夠完成洗衣服晾曬和摺疊熨燙、刷鞋、涮洗存放拖把、吸塵器這一系列行為。

那我們應該需要洗衣機、水池和收納櫃。

當然它對空間的要求也是最大的。

不過我們可以在知道這些東西的具體尺寸是多少之後,結合實際需求來進行取捨。

另外,我們也建議,盡量別把洗衣機放在主卧的陽台上,這樣也會破壞卧室應有隱私。


推薦閱讀:

家裝設計 | 全黑打底的家,雖然他說不喜歡太溫馨,細節里卻都是細膩溫暖

TAG:装修 | 设计 | 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