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TM妖魔化遊戲了。表弟,在遊戲里,你也是強者
他看到我回來,第一句話就是「誒哥,你的Alienware不在家嗎?」
「在北京呢,等你考上北京的大學,我就送你一台。」
「好啊好啊!我一定考985211!」表弟異常興奮,因為他知道我言出必行,大學時我把一整個背包絕版典藏永久槍的CSOL賬號送給他,後來又送他我換下來的MI1,iphone5s,以及如果不是舅媽管得嚴,PSP我都想送他玩《寂靜嶺》。
表弟是個不折不扣的遊戲迷。
他上小學的時候,我正好剛上大學1年,夏天來我家作客,看到我在酣戰LOL,他在旁邊搬過一個小板凳托著腮幫子看,時不時還去端來盤切好的西瓜,在我黑屏的時候倆人啃上幾口。
他時不時問我一些問題,但都不深,比如鍵盤操作鍵位,英雄裝備等此類。
過了幾天時間,晚上我出去跟朋友打球,回來後發現他竟然在有模有樣地玩起了lol,竟然還用的卡牌大師?!要知道那個時候正值鼻隊拿著卡牌大師帶著WE成為宇宙隊的神話,卡牌大師的切牌難度與支援落地秒牌等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哥,你看我打這個撲克牌,咋樣?」
噗,他竟然管崔斯特叫撲克牌。我瞥了眼他的數據:殺3死0補刀50,15分鐘這個數據算是很可以了。對面是個玩得賊菜的小魚人,在那個版本魚人天克卡牌。
「嚯,小子,可以啊。」
我默默觀察表弟,發現他玩聯盟有一些很雞賊的小細節——
時常觀察小地圖,發現線上敵人miss果斷報;
走位小心謹慎,比如中路左河道插上眼,他就會貼著左草叢補刀,防gank;
特別注意打團站位,基本上是個猥瑣後排的輸出卡牌,而不是前排扔藍的騷卡牌。
雖然他隊友豬得一塌糊塗,但靠著這些微操加意識,讓他從15分鐘的3殺0死50刀,硬是滾雪球到了25分鐘的9殺1死130刀,雖然蠻王是個開大進去送的熱血男兒,MF是個大招開不出1s的倒霉姐,雪人騎士在野區吃野到天荒地老打團基本不在,輔助牛頭脆得一批,但還是靠著他的猥瑣走位加較大手氣抽到黃牌定身combo的操作,一波小團戰後中推勝利。
我有些吃驚,「woc你跟誰學的?我沒玩過卡牌啊。」
「昨天,有一把你中路對的人,就是這個撲克牌。」他撓著頭害羞道。
握草。表弟這個模仿學習的能力,有點讓我佩服。
後來每年暑假,表弟都會來我家住一段時間,除了端端正正坐在電腦桌前打競技遊戲,我們還會跪在木地板上把地圖擺得滿滿當當玩大富翁,坐在茶几邊下軍旗,亦或握著手柄搓街機遊戲。
表弟是個木訥不善言辭甚至跟女孩子說幾句話就會臉紅的人,但他不止一次跟我說過,在我家玩很快樂。我知道這種快樂並不僅僅來自於廝殺於遊戲世界中獲得的酣暢快意、短時間內與遊戲內世界互動得到的及時反饋 、通過高智計算獲得遊戲結局的成就與成就的直面化體現,對他而言,這種快樂更多的,是一種「壓力釋放」。
表弟生於山東這樣一個體態龐大的教育大省,高考是每年釋放幾十萬考生的最大出口,每次想到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場面,會讓我聯想起《殭屍世界大戰》裡面襲涌在以色列街道上的喪屍狂潮。 舅舅舅媽雖然比較開明,他們知道表弟這麼愛來我家是為什麼,但家裡其他人還會對「打遊戲」這件事十分抵觸。
有人可能會說,切你弟是差生吧,所以對他遊戲管的嚴。
錯,他非但學習不差,且每次考試年級前5,表弟在他初中三年級時就表現出對物理化學的超高天賦,滿分試卷輕鬆愉快。
清明回家,我邊吃芒果邊看他打守望先鋒,原本我以為他的性格與在理科上體現出來的天賦,會選什麼毛妹麥克雷這種計算傷害的英雄,沒想到他玩起源氏就不撒手,各種爬牆走位,偷對面脆皮,拔刀必帶人走。
在這一刻,他是真正做回了自己。
打完ow,他把玩我手機,看到農藥,很激動,「哥,你也玩農藥啊?」
「哦,模仿聯盟的手游,上班在地鐵上沒事玩玩。」
「我玩一下哈。」
他興緻勃勃接過手機,排位直接秒選荊軻。
「我沒咋玩過荊軻,你會玩么,別坑了啊。」
「放心。」
只見他嫻熟地打開小隊語音,雖然不怎麼說話,但會注意隊友警示,遊走偷人時機精準,兩波中路團,他蹲在一側草叢,等敵方火併殘血跳出收割殘局。他極富耐心,且跳對方殘血可以看出是顯然經過計算,在剛好帶走一個的前提下刷新技能繼續跳,就像英雄聯盟里的卡特,「當你看到我的時候你已經死了。」
至此,我已經看出表弟身上幾種稀有天賦:
1.復盤。
2.模仿。
每局遊戲打完,他會盯著傷害面板看好長一會兒,然後看敵我出裝,以及閉上眼像是在思考什麼,後來我問他,他說在想一局遊戲從頭到尾的擊殺場景,此為「復盤」;
在打遊戲時間外,他會花費時間觀看遊戲的操作視頻,學習高分大手子操作技巧,「先研究對方出裝,再結合自己打法融合出裝。」他這樣跟我說,此為「模仿」。
他語言表達能力有些弱,外人會覺得他是結巴,但我知道,那是他思維太快了,嘴跟不上。
也因為這,他對與其他人打交道,社交能力弱了幾分。
我終於明白他如何考試名列前茅了。
對事物進行「復盤」+「模仿」,這兩種能力本來就很強,更可貴的是,表弟可以把這兩種能力進行「遷移」,用學習思維對待競技遊戲,可以說是智商比較高了。
晚上我們坐在客廳吃飯,看電視,電視上某個節目把青少年打遊戲黑得一無是處,飯局上氣氛很明顯變了,表弟看了臉刷得紅了,只顧低頭扒飯。
這種言論無疑是智障的。簡單粗暴地把打遊戲人群歸類為「網癮少年」,對遊戲妖魔化,忽略遊戲背後的意義,只會把孩子往偏激的道路上越逼越遠。
像我表弟這類少年,只要合理控制他打遊戲的時間,在打遊戲這個過程中,他能得到很多學習之外的東西,比如與隊友的協作溝通能力、大局觀、推演復盤能力,被片面言論定性歸類,簡直蠢且壞。
表弟在遊戲之外,認真學習,勤做家務,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在周末完成作業後,舅媽會讓他玩1個小時的手機遊戲。我希望他在玩遊戲的時間裡,痛痛快快打遊戲,不必在乎別人的看法,挺直腰板。
以及,即便是打遊戲,也能站著告訴其他陰陽怪氣的人——
老子在遊戲里,也是強者。
歡迎關注公號:遊戲霸霸
每天一個遊戲故事,講給你聽。
推薦閱讀:
※那些年,我深愛過的網遊人妖(二)
※如何評價卓越手游《我叫 MT2》?
※回顧10年前最具影響力的網遊
※被朱駿視為九城「重生之作」的《火瀑》:從誕生到死亡
※如何看待 PUBG 官方針對「鎖國區呼聲」將在遊戲中開啟「Ping 值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