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蹂躪者的故事:虛淵玄的哥斯拉哲學
2016年日本國產電影國內票房第二名、斬獲第40回日本奧斯卡獎最優秀作品獎、最優秀導演獎等7大獎項的《新·哥斯拉》,BD/DVD在3月22日發售,我們身在海外的觀眾也終於得以見到這部好評如潮的作品的全貌。
作者:怠心客
封面來源:《新·哥斯拉》
為了紀念《新·哥斯拉》登陸日本在線視頻服務Video Pass,著名大眾文化網站natalie對多位與《哥斯拉》系列有緣的人物進行了採訪。其中第一位採訪對象,是執筆將在今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哥斯拉 怪獸行星》故事原案和腳本的虛淵玄(NitroPlus)。在採訪中,虛淵玄不僅講述了他對《新·哥斯拉》的感想,也談論了他眼中怪獸電影的精髓和《哥斯拉》系列的追體驗,更透露了尚未上映的《哥斯拉 怪獸行星》的最新消息。
早在《新·哥斯拉》的拍攝階段,虛淵玄便接到了東寶動畫的委託,請他擔任《哥斯拉》動畫電影的原案、腳本。由於這一機緣,虛淵得以在《新·哥斯拉》上映之前便得知了這部電影的概念。這一構思,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在那之前,虛淵玄一直持有懷疑態度,認為「再怎麼說也不可能用動畫拍《哥斯拉》吧」。可以說,如果不是知道了《新·哥斯拉》的概念,他或許就會拒絕動畫電影版《哥斯拉》的委託。
這一令虛淵回心轉意的概念,說來簡單,只有一句話:「由庵野秀明總監督拍攝以初代《哥斯拉》為主題的新作」。東寶電影全盤交給庵野總監督,如同字面含義一樣從零開始重新與哥斯拉對峙。
虛淵認為,東寶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這一點自身,就是《新·哥斯拉》最大的核心概念。《新·哥斯拉》不僅要在新時代展開《哥斯拉》這一IP,同時更必然會成為今後《哥斯拉》系列的基礎。既然有這樣穩如磐石的基礎支撐,那麼不是特攝而是動畫的《哥斯拉》,也完全可以成立了。
於是,虛淵才接下了動畫電影版《哥斯拉》的委託。
接下來,虛淵讀到了《新·哥斯拉》的腳本。在那之後,他又有幸拜見了特攝部分還沒有完成的動態分鏡。在這個時間點,虛淵已經深信,這將會是一部大傑作。所以就在世間還在又是期待又是不安不知道《新·哥斯拉》會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的時候,並不是本片工作人員的虛淵已經在想「有一部了不得的作品要來了哦,你們就等著吧」了。
在動態分鏡的階段,虛淵已經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感受到了《新哥斯拉》作為作品的威力;但到了看到完整版的時候,他仍然倍感興奮,發自內心地感到感動,忍不住要大聲喝彩了。庵野秀明總監督的構思能力加上樋口真嗣監督的造型能力,帶來的「真正的怪獸電影誕生了」的衝擊力,超越了他的想像。
作為一名腳本家,在虛淵玄看來,《新·哥斯拉》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虛淵說,《新·哥斯拉》對初代《哥斯拉》並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而是精準地把握住了《哥斯拉》根本的方法論。說得更具體一些,就是比起描繪「哥斯拉這隻怪獸」自身,更側重於描寫「哥斯拉踐踏破壞了什麼」這一方法論。虛淵認為,或許可以說,《新·哥斯拉》正因為回歸這一點,進行了細緻描繪,才成為了繼承初代《哥斯拉》精神的傑作。
1954年上映的《哥斯拉》,靈感來自於美國在比基尼群島進行的核試驗,及其帶來的日本漁船第五福龍丸遭受核污染事件。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哥斯拉是當時日本人胸中漠然的恐怖感的象徵,而它從就在9年前剛剛被美軍的空襲焚燒一空的東京登陸,也給這部電影增加了真實感。
也就是說,虛淵玄認為,重要的不是「哥斯拉」自身,而是「哥斯拉想要破壞的人們的未來」。
然而,由於在初代《哥斯拉》中作為一個象徵出現的哥斯拉這個怪獸實在設計得接觸,所以隨著作品一部部推出,就變得只強調它角色形象的一面,不斷偏離了初代《哥斯拉》腳本的概念。
相比之下,虛淵在閱讀庵野總監督的《新·哥斯拉》腳本時就感受到,這部作品將以往日積月累的偏差全部推翻,再一次試圖去描寫「被哥斯拉蹂躪的一方的故事」。在《新·哥斯拉》中,這「被蹂躪的一方」,就是2016年的東京,是日本的統治機構,是在其中樞和最前線工作的人們——說得更清楚一些,就是超越了個人和家庭等單位的「整個社會」。
《新·哥斯拉》中描寫了為數眾多的角色,但是所有的這些角色,都與某個組織或者機關有關,是作為社會的一個斷面設計出來的。雖然有人稱讚《新·哥斯拉》是一部優秀的群像劇,但在虛淵看來,卻並非如此。不如反過來說,這部電影讓各種職務的人們渾然一體,隨著劇情進展,他們在觀眾眼裡逐漸化作一個集體角色,才是它腳本上最厲害的地方。
「希望能儘早讓哥斯拉回去」這種想法,所有角色都是一致的。而每一個角色,又作為這個集體的一個斷面,各具個性。這一主次順序,絕對不能顛倒。各不相同的人物合而為一的劇情,帶來了感動。
如果反過來,不同的人物和組織各自的想法產生衝突,形成互相拖後腿的對立構圖,那固然可以呈現出群像劇的要素;但《新·哥斯拉》卻把這種要素拋棄得一乾二淨。既沒有親情,也沒有登場人物的戀愛,甚至對受害的平民的生活都沒有直接描寫。作品中存在的,只有在最前線與哥斯拉這一「現實問題」抗衡的人們的苦戰。虛淵說,這種堅定的割捨實在是太妙了。
在《新·哥斯拉》里,石原さとみ扮演的美國總統特使加代子·安·帕特森這個角色,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在虛淵看來,這個角色被設定成日裔美國人,也有其必然性。加代子一邊要體現美國這一「他者」,一邊又和完全事不關己的旁觀者又有微妙區別。人在有些時候,對於自己身在其中的狀況,多少會用一種冷淡的視線去俯瞰一樣地觀察。《新·哥斯拉》中的加代子,對於剛才提到的其他日本人角色的集合意識,就背負著這種俯瞰視線的使命。她一邊站在自我和他人的分界線上,一邊又對符合「自我」的日本施以援手,這一點也非常巧妙。
對於哥斯拉的視覺造型,虛淵玄同樣讚不絕口,稱其前所未有,對於《新·哥斯拉》能夠設計出如此恐怖獵奇的哥斯拉發自內心地感動。虛淵說,《新·哥斯拉》中哥斯拉的恐怖的原動力,在於它拒絕了人類的理解。這個哥斯拉有一种放棄了作為生物的平衡的脆弱感。例如第二形態身上沾滿的濃稠黏膩的殘留物就正是如此。另外,因為這個哥斯拉不用吃東西,所以牙齒排列也很荒誕;尾巴上還有就像是在進化的過程中忽然抽手一樣的骨狀的殘留物。這一切營造出的偏離生態系的異形感和神秘感,喚醒了觀眾本能的恐怖。
這種平衡崩壞的生物,是一種畸形,原本是不可能活下來的。然而片中的哥斯拉非但沒有死,還在不斷進化形態,襲擊人類。《新·哥斯拉》非常漂亮地表現出了這種獵奇感和不知道要走向哪裡的「脫軌機車感」。
採訪者大谷隆之總結虛淵的發言,認為我們憑藉《新·哥斯拉》,終於在故事和設計兩個方面找回了自1954年的初代《哥斯拉》以來一直在不斷丟失的什麼東西。虛淵認為確實可以這麼說,但他提出,《哥斯拉》這部作品要花費六十多年的時間,才迎來了這一次涅槃,或許也是理所當然。
因為在過去的60年里,日本的社會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不論是街景、人心還是世間的構造,都在這60年里繞了一個圈。人們或許就是因為在無意識中感到了這一點,才會追求在新的風景中屹立的哥斯拉。所以要說我們用了60年「終於找回了」什麼,或許是有語病的。應當是在經過60年之後的現在,去沿襲初代的概念來創作新的哥斯拉,才有意義。而且在這一更新作業中,庵野秀明總監督的才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話題轉到尚未上映的《哥斯拉 怪獸行星》。為了執筆這部動畫電影的腳本,虛淵玄重溫了過去的《哥斯拉》系列。生於1972年的虛淵,不巧和日本特攝電影的黃金時段擦肩而過。實際上,不少作品他都是在幼時看過的,所以通過這次重溫,他有了種種發現,感到十分有趣。在過去,特攝和電影曾經有一段蜜月關係。從前的怪獸電影,是那個時代的影像創作者們孕育出的最高的匠心彼此碰撞的地方。當時的熱度和光輝,如今仍然可以通過影像的角角落落感受到。在回顧《哥斯拉》系列過去作品的過程中,虛淵也得以對那個時代進行一次追體驗,收穫良多。
然而與此同時,在視覺特效和CG技術已經高度進化的現在,再回頭看那個時代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會感受到當時的時代局限。許多企畫放到如今,絕對會用動畫來做,但當時也都拍成了怪獸電影。
不過,虛淵認為,就算隨著時代過去,影像已經顯得陳舊,但作品的價值自身卻不會受到損害。就好比不會有人在美術館看到古代的青瓷器,就去批評它「太不結實!」。特攝也是一樣。如果把特攝當做那個時代的最新技術的檔案資料來發揮想像力,就會為之感動,觀看方法也更加廣闊了。
如果要在《哥斯拉》系列眾多作品中選一部,應該選哪一部呢?虛淵還是會選擇1954年的第一部《哥斯拉》。第一次看的時候,虛淵還大吃了一驚:「咦?原來《哥斯拉》是這麼嚴肅的故事嗎?」
前面也說過,初代《哥斯拉》其實並不是「哥斯拉」的故事,而是「被哥斯拉破壞的一方」的故事。畢竟當時戰爭才剛剛過去了9年而已。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那種來之不易的日常被核試驗和核能摧毀的恐怖,一定非常真實。因為他們剛剛親身體驗到,科學技術可以怎樣激化戰爭的烈度、引發改寫人類生死觀的慘事。如果再發生一次戰爭的話,那全人類是不是都要死絕了呢?虛淵認為,初代《哥斯拉》就是在這種恐怖中登場的。
不過,初代《哥斯拉》的厲害之處還不只是這一點。虛淵說,這部電影真正的恐怖,在於「連哥斯拉這種怪物都能消滅的兵器,是由人類造出來的」這種惡魔性。在電影中,創造出可以液化一切生物的化學兵器「氧破壞劑」的芹澤博士,最初對它過於強大的威力感到恐怖,選擇親手將其封印。然而到了最後,他還是只有依賴這種手段,消除哥斯拉這一原子彈的詛咒。為了克服眼前的威脅,又製造出新的恐怖,這是科學家的悲哀和糾葛。虛淵認為,《哥斯拉》的核心裡,明顯包含著這一層悲劇性。至少他自己,是對這一點感動得全身發麻。
初代《哥斯拉》中的人類的惡魔性和悲劇性,與虛淵玄自身的作風也有相通之處。他之所以接下本次動畫電影《哥斯拉》的委託,也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此。在動畫版的腳本里,虛淵儘可能收集起大家認為會有共鳴的元素。
這種「共鳴的元素」,具體來說是什麼呢?虛淵解釋說,人生在世,「真正應該去做的事」和「現在能做到的事」,十之八九是不可能完全吻合的。在大多數場合,人們只能連答案都不知道就做出選擇。就算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這能不能帶來事態的解決,仍然全憑天命。但儘管如此,也無法坐以待斃的,就是人類。這種近於悲哀的東西,或許在這次動畫版里,也是一大主題。
雖然只是虛淵的個人想法,但是他相信,1954年的初代《哥斯拉》、庵野總監督的《新·哥斯拉》和接下來動畫版《哥斯拉 怪獸行星》,有著一條粗實的聯繫。
在採訪的最後,虛淵還透露了動畫版《哥斯拉 怪獸行星》的看點。他說,庵野總監督在製作《新哥斯拉》中,或許割愛了一些要素;而動畫版積極地撿起了這些被庵野捨棄的元素。過去的《哥斯拉》系列中的一些元素,或許在如今的時代,會妨礙到特攝電影的真實感;但是如果是動畫,虛淵認為就可以重新拾起這些要素。另外,他也用自己的方式推敲「哥斯拉應該是這樣的」的本質,寫出了腳本。
而關於虛淵眼中初代《哥斯拉》和《新·哥斯拉》的共同主題——比起描寫哥斯拉,更側重於描寫被哥斯拉蹂躪的一方——動畫是以什麼樣的形式繼承的呢?虛淵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表示請大家帶著期待去看動畫。
不過,虛淵認為,對怪獸電影來說,「怎樣克服怪獸」這一部分就是全部。沒有超凡的英雄從天而降拯救世人,只有人類與怪獸作戰,拼盡全力打倒怪獸。他自認《哥斯拉 怪獸行星》也是遵守了這一條《哥斯拉》和《新·哥斯拉》共通的鐵則做出來的。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m.anitama.cn/article/7d226212238bf942
官方網站:http://m.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推薦閱讀:
※從「摔跤吧.爸爸」看中國電影
※革命的悲劇——《哪吒鬧海》
※可怕的不是作者圈錢,而是圈錢都不認真圈
※真相只有一個?----《羅生門》電影賞析
※美國往事 Noodles 和 Max 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