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校的真正意義在於擺脫「弱者思維」

  • 讀藝術名校,的確「知識純度」非常高,但這種「知識純度」並非專業技能的講授,甚至專業知識的系統培養也是被設置在課程中,而非教育目的本身。真正的名校只有一種姿勢:讓你真正學會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 真正的頂級名校幾乎很少講授那些學生步入社會立刻就能換取金錢回報的知識,相反,他們提供的教育是:思考你應該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應該具備怎樣的品格,才是精英,才能不虛度此生。

  • 在追求名校時,希望同學和家長們,能成為具有正確邏輯思維的人,瞭然因果,追求本質意義,有成為「一個」,而非「一類」的勇氣。

/一/

追求名校排名的三種人

我創辦的漢藝國際教育(H·ART)每年大約有四千至五千名同學,來諮詢藝術留學出國的事情。作為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環節,給予學生升學規劃和海外藝術院校排名已是必選項目。每一名學生關注的點或許存在種種差異,但每一位學生和家長都會對院校的排名極度關注,儘管關注的初衷各不相同。

我大概歸納了一下,渴望讀名校的願望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認為讀名校好就業,能夠提供未來很好的生活保障。這可能是普及率最高的求學目的。每年很多商業機構都會發布中國和世界各大名校畢業生的薪酬水準,雖然不一定存在著非常精準的匹配,但基本上學校的排名愈高,畢業生的薪酬水準也愈高。這個不爭的事實,在很多學生和家長那裡,直接簡化為:名校=知識純度高=未來換成錢的幾率大

2、認為自己的家庭、成績和追求都必須是名校才能夠匹配。很多同學與家長並不太關注那些排名高的名校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更不考慮是否適合自己。基本上,是從自己的家庭地位和以往成績出發,強調如果不能考入名校,會覺得「跌份兒」,會覺得「面上無光」。名校的光環與品牌效應,與穿的衣服、購買的化妝品和日用品一樣,必須顯示出自己的社會階層。其思考邏輯如下:名校=名牌=我也是自帶光環的人呀。很多同學和家長甚至認為:如果能進入名校,即使是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也無所謂。

3、很大一部分女生的家長認為名校是釣金龜婿的最佳土壤。或許這個理由,很多人會感到發笑,然而在人群中的比例卻並不低。這部分家長,特別是母親信奉:「女孩兒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名校高昂的學費和苛刻的入學標準,是最佳的篩選機制,可以天然過濾掉那些Loser,為女兒將來匹配到家境與智商都已優選過的女婿。這種思路也存在著很直接的推導鎖鏈:名校=高學費+高智商=少數精英=合格的女婿。

當然,還有更多初衷構成了追求名校的理由,雖然荒唐,但很真實。比如:名校的食宿條件會更好一些;名校的校園環境是自己的最愛;名校所在那個城市是自己最喜歡的。。。

/二/

追求名校沒問題,思考邏輯有問題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做事情或選擇的初衷,別人都無權從道德或智商角度進行判斷,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境遇不同,選擇也不同。但有一點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那就是這些假想的邏輯與期待中的結果是否真的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

女孩兒真的在名校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終身伴侶嗎?的確,藝術類名校的學費往往高昂,孩子們的家境都很不錯,能考入此類名校似乎也能證明其應有的才華。但和50-60年代父母的校園戀愛風氣遠遠不同,那個時代「不以結婚為目的戀愛都是耍流氓」,而對當代學生來說,戀愛和穿衣吃飯一樣,不過是一種生活體驗。有足夠多的數據說明,現在大學期間能夠走入婚姻的伴侶,遠比相親的成功率更低,甚至如果有同學喜結良緣都會構成傳奇。說句實話,這種渴望尋找「金龜婿」的思路,基本上是將自己或孩子當成了一件待價而沽的商品,想要在適當的年紀、以適當的價格,賣出去而已。並且還將自己放在了一個被挑選的位置上,是地地道道的「弱者思維」,雖然這種思維在戀愛過程中,往往呈現出各種矯情和風格的「作」,因為需要為將來自己或女兒貶值時創造更多的談判空間和「戰略餘地」。

至於讀名校所能帶來的階層感,坦白來說,仍然是一種「商品化思維」。就如同背上一款LV,就感覺將中產階級的標籤挎在身上了一樣。從潛意識上來說,仍然是將自己視為「等價交換物」的一種思考方式。但如果我們將視野稍稍放寬,就可以明白,名校的價值也並非變動不居的。不談清華、北大這兩所被國家刻意扶持的頂級名校,當年南開大學可是「西南聯合大學」的重要盟校啊,可今天早已跌出了中國頂級名校的第一陣營,赫赫有名的蘭州大學今天也不再是諸多精英的第一選擇。

國外的頂級藝術名校也是這樣子。當年的格拉斯哥美術學院絕對比倫敦藝術大學更有名氣,就因為投入宣傳的經費少,在中國的知名度竟然不在一線陣營。而肯花錢打廣告的二線名校居然被奉為中國學生的Dream School(這裡就不一一點名了)。更何況原來的頂級名校可能為了賺取中國學生的高額學費,完全不顧及教育質量與招生人數應有的平衡,而那些小眾的精英院校卻深藏功與名,與中國的優秀學生失之交臂。我們還需要考慮的是,很多頂級藝術院校的知名度與國際政治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列賓美術學院,這曾經是中國藝術學生的聖殿,可一旦國門打開,讓中國人的視野看到了真正的頂級藝術院校的模樣,這所名校立馬湮沒無聞,乏人問津了。

因此,從虛榮心角度考慮選擇頂級名校沒有問題,可前提是必須掌握全面的信息,這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並非易事,更重要的是還要寄希望於人類的社會歷史和國際政治在有生之年永恆不變,否則這種嚴重依賴於外在品牌為自我價值撐腰的心態,很可能遭遇沉重打擊。因為這種「商品化的思維」,本身就將自己放置在了一個「被定價」的「弱者思維」層面,唯一能寄託希望的就是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要有變化。

/三/

我所經歷的教育都極其務虛

那麼,是不是「名校=知識純度高=換成錢的幾率大」的思維邏輯就沒有問題呢?我只能說,提出這種設想的父母或孩子,身邊沒有什麼熟人是頂級名校的畢業生,這種思維就好像一個農夫,想像的皇帝牛B之處,就在於用黃金打造的鋤頭鏟地。

具體來說吧。我的母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應該還算是一所頂級名校。在這所大學讀書期間,大致說來,我並沒有感到自己接受到的教育很特別、很精英,反而是步入社會,結交了很多朋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讀書生涯是一種很少數派的體驗,挑幾個主要方面來說吧:

第一,強調工作的意義。大學時間接觸到的大部分老師都以自己的專業領域為榮,這種自信與自持,並非源自其專業的卓越能否帶來個人謀生層面的現實利益,而源自對學術發展與藝術創新的社會價值。記得尚先生曾說:自己孜孜矻矻地做學術,就是為了中國工藝美術的研究在未來五十年里,具備國際學術研究的領先水平,並在開啟古代社會的生活情境重構方面,為後來人奠定學術的基礎。

第二,尊重權威但不盲從權威很大一部分教授都是社會名人,當你和名人天天相處時,你不會感覺到壓力,反而是一種尊重。每一位老師都在闡釋自己藝術追求和學術追求的同時,鼓勵學生挑戰既有的認知框架和視野。吳冠中先生反覆提及齊白石先生的名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超越了老師水平的學生才是好學生。

第三,與經典為伍,對時尚保持俯瞰的姿態。從柏拉圖到利奧塔,從莎士比亞到源氏物語,從翁布里亞畫派到里希特,從比亞茲萊到麥金托什,老師們推薦的書目、藝術家和設計師,都是千百年來公認的人類藝術智慧的最高端。如劉老師所說的那樣:與經典為伍,是獲得智識的捷徑。

第四,重視「知行合一」,不將知識工具化以知識作為工具去謀生是一種職業技術學院的思路,讓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考模式與行為規範才是追求知識的真諦。「著書不為稻粱謀」,避免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諸多先生經常提及的話題。杜老師經常談及:人應該具備超越的能力,同時又保持切實的行動力,這就是康德所言的:「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第五,保持獨立思考最重要。質疑是一種風習,相信是一種能力。麥克盧漢的書是必讀書,因為會對當代傳媒的思維傳播方式保持警惕。同時,還要對師長、同學、書籍傳遞的知識與世俗信息保持冷靜的觀望與批判。只有親自思考與驗證的信息才可以做出判斷,並且不以個人的情緒和利益角度進行思辨。同時,要具備理想的情懷,因為這個世界:相信本身就會帶來改變。

第六,分數線對弱者是妥協,對精英是要求。這一點兒可能非常重要。如果標準是一百分,那麼九十分是還可以,八十分就是將就。如果只是將將抵達及格線,那就是恥辱。記得鄭老師說過一句話:如果你們考研時的英語,只得了六十分,那麼國家應該把百分制改成七十分制。雖然國家劃定的外語線是四五十分,記住:那是向弱者的妥協,任何以標準來工作和學習的人都無法抵達卓越。優秀的人是超越標準,精英則是改寫標準。

第七,學會負責任,自己是世界的底線。抱怨環境是不合時宜的行為,歸罪他人是無恥的表現。在任何環境中都要做改變環境的人。如果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不良的後果,要學會承擔,因為如果決定是自己下的,無論是否經過別人的勸誡或誘導,自己都是最後的負責人,因為權力與義務是對應關係,要學會擔當。要習慣自己就是最後一個負責的人。因為誰負有最後的責任,誰就是最高的領導者。領導力的高度來源於對責任的承擔程度。

第八,站在未來的角度看待與創造現在。歷史的因果和成功的邏輯,往往不是在短時期內可以顯示出來的,愈是突破世俗與時代的人,愈容易孤獨、不被認同和遭受譏諷,就如同塞尚、梵高、哈爾斯、吳鎮、郭熙等藝術大師,所有前瞻性的美學與藝術探索,都會呈現出與當下格格不入的氣質,唯有庸才才渴望付出就馬上能獲得回報,唯有蠢才才以幾年內的收穫衡量自己創造性的實踐與選擇。所有的長遠有益,都不會在當下立刻展現出其誘人的前景,唯有站在未來的角度,去思考、去創造、去選擇,並安心踏實地踐行,才能夠贏得未來,順應潮流。

簡單來說,博士畢業後這十多年,回憶起自己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所接受的教育,如果從專業技能層面來看,伴隨著現代技術與藝術的向前發展,讀書階段的知識都已經滯後了,工作之後學習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更具備社會前沿的屬性。因此,自己讀書時接受到的東西,幾乎都是很「虛」層面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的培養,而且清華幾乎很少講授那些學生步入社會立刻就能換取金錢回報的知識,相反,我的母校所提供的教育是:思考你應該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應該具備怎樣的品格,才是精英,才能不虛度此生。

/四/

從世界的範圍來看對藝術名校的選擇

與家長和同學們的設想不同,全球範圍內的頂級藝術院校,同樣不是在專業知識的傳授維度展示出更多優勢,相反,類似於清華的教育模式。那種最普及的想法:名校=知識純度高=換成錢的幾率大。同樣在這些學校的教育邏輯中不存在。

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並研究一門關鍵課程來看這些頂級藝術院校的氣質:

比如赫赫有名的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以下簡稱:「CSM」),就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不會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如果你的作業數量與質量抵達不到教授們的要求,沒有人有耐心地或者說委婉地勸誡學生,基本都是斥責。並且在基本技能課程的講授上,只安排大學一年級的第一學期進行,其餘課程都是思維性的訓練和項目制的課程。

還有哈佛、耶魯、牛津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建築、景觀設計等專業同樣呈現出精英教育的氣質,其思維模式的教育不僅局限在本專業之內,對人文課程和社會現實問題更是保持超高度的關注。順便說一句,即使是國外的上層社會子弟在選擇專業方面,也非常傾向於選擇那些旨在提升人文教養的歷史、哲學和藝術類等學科。

所有藝術名校的課程設置中都包含著一門必修課程,即是「Critique」,而且這門課程往往持續數周,甚至貫穿在每一個學期。這門課程的設置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對經典進行反思、對社會現實進行深度地調研,對作品的CONTEXT進行闡釋,所有的內容都指向一種思維模式與價值觀的培養與聯繫。

如果從謀生的技能角度來看,這些頂級藝術院校在技法的傳授層面甚至都包含著某種「刻意的缺失」,比如我創辦的漢藝國際教育所有的老師都是這些頂級藝術名校的海歸碩士研究生,部分老師還是英美等國藝術名校的大學教師和招生官,他們曾普遍提及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即這些頂級藝術院校根本沒有任何軟體設計課程,因為這些課程太基礎,被直接設定為「自學也應該精通的基礎知識」,而大家回憶起在海外讀書的日子,印象最深刻的基本都是對思維模式的啟發給自己帶來的脫胎換骨的變化。

所以,讀藝術名校,的確是「知識純度」非常高,但這種「知識純度」並非專業技能的講授,甚至專業知識的系統培養也是被設置在課程中,而非教育目的本身。真正的名校只有一種姿勢:讓你真正學會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五/

從實際的好處來談談讀名校的意義

實際上,讀名校好處是特別多的,可不僅僅是思維模式的改變,讓我展示一下自己世俗性的一面,多談一點,講講獲益之處吧:

1、和精英為伍,擁有強大的朋友圈

讓我們世俗一點,從一個人更長的發展角度來看,擁有強大的人脈關係無疑對成功具有很大的催化效用。但人脈關係並非刻意逢迎能夠獲得,同學關係恰恰是最凝聚情感的社交方式。以我的母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為例,基本上前後幾屆和同班同學,到了三十五歲以後,很多,甚至大部分都是全國藝術院校的中層以上幹部,甚至院長、副院長。分配到其他單位的同學,也都是獨擋一面的社會中堅,他們的見識與資源也構成了大家自己的見識與資源,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事情的能力影響到自己,使自己也在同一個水準,並提供了強大的人際關係助力。這無疑是普通院校所不能給予的。一句話:與何人為伍決定了你的社會階層底線。

2、名校強大的信用資本,幫助提升證明能力的效率

名校的學歷不是社會晉陞的絕對保證。社會的發展也不可能允許僅憑一紙文憑就保障終身的衣食無憂。那麼,為什麼名校畢業生還具備優勢呢?其實很簡單:任何社會單位在選拔人才時都有效率與成本問題,如果一個員工或同事加入單位,需要用一定的周期和工資來驗證其是否合適。而名校的意義在於,已經替企業篩選出了至少在專業度層面比較優秀的佼佼者,那麼招聘名校畢業生起碼不必擔心其專業能力,而只需要考核或培養其職業素養就可以了,這樣便可使得用人效率至少提升一倍。當這些名校生符合其崗位要求,並逐漸走上領導崗位時,他們會做出同樣的用人選擇,並且由於所選用的人才都畢業於名校,很可能源自自己的學弟學妹,通過人際關係了解其人品、態度、情商等綜合素質也更加方便,這就使名校生可以更有機會進入好的企業。長此以往,就形成了職場上的正向循環:名校畢業生至少比普通院校的畢業生需要更少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這源自學校品牌為自己的背書。

3、名校生的職業素養更值得信賴

上面提到了,名校的教育更「務虛」,更傾向於「思維模式」的培養,這無論對用人單位或獨立創業都具備很重要的意義。社會的加速發展,使每一個專業領域內的知識、每一個崗位的要求、每一個單位的用人需求都處於快速的變動之中,即使是事業單位如大學、博物館、政府企業等的用人要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恰恰相反,基本上每三五年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越是好單位,要求變化的速度越快,甚至這種變化的周期是以月份來計算的。這就要求,所甄選的人才具備強大的綜合素質,強大的情商,強大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強大的執行力,而這些都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源自那些對人格和思維進行塑造的「務虛」教育。

名校選拔學生的競爭機制保證了所選拔的人才,習慣於高強度的競爭關係,有成為第一名的心理習慣和勇氣,並且由於考取名校需要努力的周期也很長,所以一般來說,名校生更習慣能為目標潛心努力,而非被短暫獲益的事情所吸引。這些綜合性的素質與思維模式,基本上都符合社會對精英人才的期待,因此,更具備培養的潛力和價值。

/六/

你還是應該去讀名校,但先理解其意義

讀名校的意義肯定不止我談到的這些。而且名校生並不意味就等同於全部都是優秀人才和精英人士。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很多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也創造出了很多名牌大學的書獃子,但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因素:首先,我們不能拿少數來代表整體,不能以少數名校生中的弱者,去對比普通院校中的佼佼者,而應該有大數據的概念,畢竟追求成功和選拔人才都是一個概率事件,我們只是選擇大概率;其次,不能將書獃子=讀書多會成為獃子,這是明顯的邏輯錯誤,一般來說,那些書獃子就是不讀書也會獃子,而讀書只會使人更強大;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國際藝術名校的選拔機制比中國的應試教育體制更合理,往往傾向於從綜合素質和培養前景維度來選拔人才,因此,基本上考上國際名校的學生,成材率比中國名校更受到就業市場的青睞。當然,這個話題更大一些,我們會專門另出一期話題來談一談。

所以,我的意思是學生們還是應該將讀名校當作自己的重要追求,只是我反對的是那些追求名校的思維邏輯錯誤,畢竟這些錯誤的邏輯會讓同學和家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派生出很多的心理落差,甚至導致錯誤的人生選擇和判斷。而我們都知道一個基本的常識:過程的正確才能保證結果的正確,思維的健康才能保證強者的誕生。不能希望一個擁有「弱者思維」的人,在社會上僥倖地擁有了美好的前程,畢竟即使是天上掉餡餅,你也不能天真樂觀地認為一定會砸到自己頭上。還是把自己培養成強者,用自己的汗水種植莊稼,收穫果實,才更踏實、更美好。

一句話,在追求名校時,希望同學和家長們,能成為具有正確的邏輯思維的人,瞭然因果,追求本質意義,有成為「一個」,而非「一類」的勇氣。

——————————————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Portfolio+ - 知乎專欄

每周二、周五晚6點,準時嘮嘮那些藝術留學與大家最相關的事兒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約稿
推薦閱讀:

誰說年輕貌美錐子臉才好看?畫中女人也可以普通衰老|張小玉
連環畫為什麼衰落了?
[攝影教室]手把手教你拍攝油畫人像
似與不似之間:央美與中國具象油畫展一日遊記
寫給吃瓜群眾的西方繪畫找北指南(六):素描耶?速寫耶?

TAG:艺术 | 设计 | 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