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巨嬰,武志紅說的未必全對 | 青禾旅讀
大家都知道武志紅的一本《巨嬰國》轟轟烈烈地出版、又有點莫名其妙地下架了。不經意間提起,才知道「巨嬰」這個話題,大家都有太多的話要說。今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武志紅的系友,同樣是北大心理系畢業的他又是如何看待「巨嬰」這個概念呢?
同時也歡迎每一個你在文末留下高見,參加討論。
巨嬰情結和家庭教育
作者:林巨
武志紅老師寫了一篇書,叫《巨嬰國》,因故暫時下架停止銷售了。
我和武志紅,都是北大心理系的,他寫《巨嬰國》這本書,用的全是心理學的語言,我卻很不喜歡西方的表述體系,覺得晦澀難懂,最要命是不達根本。我還是喜歡說中國話,簡單明了,直入根本。我有一次看到《羅輯思維》講解巨嬰國,說實在話,講解得不明不白,我估計羅胖也是懵逼狀態。
通過這篇文章,我想以一個家庭教育從業者的角度,表述三個問題:
一、我認識的巨嬰,以及巨嬰情結。
二、我認識的巨嬰情結的表現特徵。
三、到底哪些人、哪些國度,患有嚴重的巨嬰症。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巨嬰?源自哪裡?
——其實就是源自人性對圓滿的愛的需求。
人生下來,就有對愛的圓滿的需要,如果父母給的愛不夠,這孩子就會一輩子向父母索愛。
怎麼索愛?!他會把一切人事物,都投射成父母。
最明顯的,就是在夫妻關係中。我老說一句話:對面這個人,不是對面這個人。或者:你的老公,不是你的老公。或者:你的老婆,不是你的老婆。
夫妻關係為什麼矛盾這麼多?主要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把我們的配偶,投射成父母。
夫妻之間最常見的心態是:
你怎麼這麼不理解我?
我應該什麼都不做表達,你就應該理解我。
這就是典型的巨嬰心態。只有嬰兒對爸爸媽媽,才有這樣的要求的。
所以,只要童年的愛不夠,人都有巨嬰情結的。
巨嬰,來自索愛,索愛,來自父母的愛不夠。
我要承認,這是家庭教育的理論,不是心理學的表述體系。
在我看來,家庭教育,才是一切精神世界的緣起。
第二個問題:巨嬰情結的表現特徵
——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依賴。
因為依賴,開始責怪和抱怨,都是你的錯啊!都是國家的錯啊!都是政府的錯啊!都是***的錯啊。你要對我負責任啊,你要愛我啊,你不能這樣對我啊等等......
反正是你就該我的,你就欠我的......
因為依賴,所以追求權威,追求外在認同。
因為依賴,不知不覺,總想把自己託付給誰......
其實質,都在追求父母的認同,都在追求有個爸爸媽媽來依靠。
這就是巨嬰情結。
在知識分子中,巨嬰症的表現就是:追求普世價值。追求政治正確。追求冠冕堂皇的東西。其實質的聲音是:爸爸媽媽,你看我多好啊,你們趕緊來認可我,來愛我啊。
第三個問題:哪些國家、哪些人,患有嚴重的巨嬰症
武志紅說只有中國人巨嬰症才明顯,NONONONONO!大錯特錯也。
西方人的巨嬰症,絲毫不必中國人差。從追求普世價值到政治正確,從追求搖籃到墳墓的政府福利,從四處發動戰爭到妖魔化中國......如果這些都不是普遍的巨嬰心理造成的,那是什麼造成的?
其他民族和文化,那這個巨嬰症,就更巨了。
按照對第一個問題和第二個問題的闡述,巨嬰是人類家庭教育的愛的殘缺造成的。
說到家庭教育,西方人的家庭教育,比中國人好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
至於別的民族的......還是別提了。
我們看問題要看根。根清楚了,就都透徹了。
從家庭教育的愛的給予的角度而言,要是100分是滿分,現在的人類,最多45分。
所以,巨嬰情結是普遍的人類的生存狀態。
那些成功者身上,巨嬰情結同樣深重的。
武志紅認為中國孝道文化,導致了巨嬰症泛濫,錯了。
他顛倒因果了。
孝道文化跟巨嬰無關。任何一個文化,只要對孩子的愛不夠,都會導致巨嬰。
而愛一個人,是需要資源的,眾所周知,人類的資源,總是很匱乏的。
所以,巨嬰情結,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情結。
至於孝道文化,說到文化,就要說到東西文化的對比。
這不是本文的內容。簡單提一下好了。
中國文化是祖先崇拜,是人文文化,孝道文化是祖先崇拜的人文文化的一部分。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是祭祀文化,政治正確是祭祀文化的宗教文化的一部分。
真要理論理論,人文文化,是可以修改調整的,宗教文化,這個修改調整,就太難了。
看看西方的宗教戰爭的歷史就知道了。
西方的巨嬰,都在宗教中。
我們的巨嬰,都在家庭中。
真要對比的話,還是中國文化更加靠譜一點。
中國的孝道文化,也更有人情味。
今天不說孝道文化。這個說起來,又是一個大話題。人性很複雜的。
唯有家庭教育,才是一切的根源。
要透徹家庭教育,唯有透徹人性。
從人性角度而言,我們都是巨嬰。
可以避免嗎?
可以的。
有兩條路。
一條路,是回到中國文化的最深處,道文化禪文化的最深處。
另一條路,從自己做起,給與孩子無分別的愛,為他提供充滿愛的家庭教育與環境——儘管這很難,但我們可以學習。
授權作者
林巨,家有兒女一雙,畢業於北大心理學系,致力於從人性和成長角度來詮釋家庭教育,引導大家關注生命的美質和尊貴,幫助大家看見心靈的需求和規律。2004年創辦了花徑教育機構,2011年創造性地提出「無分別的愛」的家庭教育理念,長期擔任多個電台電視台的家庭教育特約嘉賓。代表著作《遇見好老師》《媽媽,請這樣愛我》《媽媽,我可以這樣嗎》《媽媽,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嗎?》,其中《媽媽,請這樣愛我》,入選為2013十大家庭教育圖書。(微信公眾號:無分別的愛,微博:林巨老師無分別的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