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設備與未來生活

一、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在講正題之前,我講個小故事,真實的故事。在高中的時候,我有個觀點,認為過去社會的發展是這樣的:

圓里是人類涉及的已經被開發的領域(不只是科學領域,而是社會的方方面面),圓外是未開發的領域,而那個邊緣,是人類的知識邊界。這個時期,由於社會信息量小,才可能出現橫跨多個行業的天才,我們現在所知的很多那個時期的著名科學家比如牛頓、達爾文之類的,其實是博物學家,意思是人家懂的可不止是物理、生物之類的,甚至還有達芬奇這樣的天才存在。

而當技術發展越來越快、信息越來越多時,社會的發展是這樣的:

由於技術發展太快,在人類認知的範圍內,出現了大量的空白,這些空白並非是由於我們的知識不夠深入,而是由於我們精力有限,個人的知識很難再跨越多個領域,導致不同的領域分支之間出現了被人忽略的地帶。

而我就認為,這些被人忽略的地帶,大有可為。特別是在我參加了物理競賽,在實驗比賽階段,被各種天才吊打之後。你能想像,我上個廁所,聽見旁邊三個撒尿的選手對話如下:

A:我已經拿了3個一等獎了,數學、物理、化學,這次實驗比賽看我能不能進冬令營。

B:我已經拿了4個了,數學、物理、生物、計算機。

C:我只拿了物理一等獎,今年爭取進冬令營,不過我還有一年機會。

A:你才高一?

C:對啊,我已經拿過一次一等獎了,是初中升高中那年夏天我爸媽幫我報名參加的。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的,總之當時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傷害。

所以後來我想想,覺得我還是不要和天才比了,跨領域的空白地帶就是個不錯的新方向,n而我也不用研究太深,專門給不同的兩個領域人才做翻譯就好了。於是在高三畢業後,我給一個保送清華的小夥伴提出了這個想法,他覺得很感興趣,於是提出了個建議:「我們組建一個跨不同專業的社團吧。」很遺憾,我沒能考到北京去,而他進了清華後,很快聚攏了北京一流大學的幾個尖子生,當然由於我們都是工科,這個小團體也是全工科的。

也在這一年,澳大利亞鐵礦價格暴漲,導致當時中國造船業大量虧損,同時還影響了汽車行業,特別是重型卡車。而事後我分析認為,如果存在一個人精通國際政治、冶煉、重工業製造、金融等多個領域,是可以預見這一系列事件(在鐵礦石尚未漲價之前就預見),並從中獲益的。但很明顯至少在我們能接觸到的人里,這種人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但如果是多個領域的人頻繁交流,並且能「相互理解」的話,很可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而在我和這個小夥伴之間,靠雙方儲備的廣泛知識和從小一起玩的默契,就能做到跨專業領域的相互理解。

對鐵礦石漲價這個事件討論之後,小夥伴更積極的去籌辦這個社團了。

然後在2009年的寒假,我們第一次聚會,冬天爬西嶺雪山。聚會過程就不說了,我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大家的交流嚴重缺乏默契,換句話說只有當雙方的交流超過一定頻率後,才可能共同研究點兒什麼,否則無論雙方多NB,交流也僅限於「討論」而已。而我立刻就意識到這個社團計劃失敗了,因為大學一畢業,大家就天南海北,如果沒有明確可預期的收益,是不可能讓這些人經常保持交流的,即使是有網路也不行。實際上距離遠了,不要說培養默契,即使是原本關係很好的朋友,也會逐漸變得疏遠。

想明白這個問題後,我對小夥伴苦笑著說了一句:「今天我才知道,其實酒肉朋友是個褒義詞。」

二、穿戴式設備

回過頭來正式開始我們關於穿戴式設備的話題,其實和我這個專欄的名字挺應景的,因為《彩虹盡頭》其實是本書的名字,這本書就描寫了一個普及了穿戴式設備的社會是什麼樣的。作者是弗洛·文奇,此人是美國聖迭戈州立大學的數學教授和計算機教授,也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的其他作品我就不多介紹了,各位可以自己去搜索。

為什麼我會用他的作品名字做專欄名字呢,原因很簡單,他的很多小說,幾乎可以當成關於信息技術的預言來看,而且不是描寫什麼幾百年後科技如何發達,就是描寫有生之年內,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再跳一跳大概能夠得著的科技會是什麼樣(當然,你們別用《天淵》系列來反駁我)。而且非常有特點的是,他的描寫重點表現在了技術進步會呈現成什麼樣、給人類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上面。

《彩虹盡頭》開篇沒幾章就震撼了我,裡面描寫了網路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裡,一個高中生,參與某項科研項目的過程。

作者是這麼描寫未來社會的科研項目的,首先某個機構或財團對某個課題感興趣了,而這個課題比較龐大,涉及了多個領域的研究,於是出來一個牽頭人,他自己組建了一個團隊,進行了初步分析,然後按不同的領域拆分這個項目,分包給多個在網路上知名的研究者,而這些研究者又組建自己的團隊,分析後繼續拆分,這樣層層分解下來,直到最後變成很多很多細小的問題,分到最適合的人手裡後。分到每個個人手裡後,自然科學方面的可能只是很小一部分數據處理,或者一個很簡單的驗證試驗;社會科學方面可能只是當事人的從業經驗,或者他所能觀察到、收集到的身邊的信息。

這個高中生就參與了一部分研究,而和他類似的人還有千千萬萬,涉及各種行業,遍布全球。尋找合適的人的方法則是通過這個人過往在網上發表過的見解和文章。說起來是不是有點兒知乎的味道?哈哈~~

而最讓我著迷的是,作者描寫的每一級的研究團隊的成員,都處於天南地北。這就會遇到我之前遇到的問題,合作研究的成員必須經過一段時間頻繁交流的磨合,而實際上遠距離溝通的成本很高,並不是費用高,而是時間成本高。交流要達到一定的頻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速度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談得上「合作研究」,否則就是能算是「討論」而已。讓一群算得上是人才的人,天天就對著電腦攝像頭交流,只為了磨合?這個時間成本其實是很高的,而且實際上氣氛太差,沒什麼效果,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多人視頻情況更糟。

而在《彩虹盡頭》里,作者描寫的是用穿戴式設備的虛擬影像,讓人產生了面對面交流的效果,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甚至在你散步的時候進行。在《彩虹盡頭》描寫的世界裡,咖啡館裡一個人坐一桌,對著桌子對面空無一人的座椅高談闊論是很常見的,甚至連學校上課,學生也是以虛擬的影像到場的。

從這種場景描寫可以看出,當交流成本(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成本,更多地是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降低到極低的時候,我們當年想建立跨專業領域團體的最大困難就解決了,有目的性、大規模涉足專業與專業之間空白領域成為可能。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穿戴式設備真正打破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空間距離。信息技術發展這麼多年,其核心的目標是什麼?「高效交流」,這才是信息技術的本質,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包括各種自動化設備其實也是人與機器之間的高效交流,把你的命令高度抽象地傳遞給機器,讓機器按你的意圖執行。

所以後來我看到那些什麼健康手環之類的項目炒作穿戴式設備,我都是嗤之以鼻的。直到Google和微軟的虛擬眼鏡出來之後,穿戴式設備才真正開始實現。那穿戴式設備到底該如何發展?在我看來,增強現實的意義遠比虛擬現實的意義大,理由見上文。其次增強現實的設備,把眼鏡一蒙,其實就可以充當虛擬現實用,這差別就好比電腦和遊戲主機的差別,當然是電腦的市場更大。

看了Google和微軟的產品後,我覺得這些產品離我想像中的穿戴式設備還差什麼呢?首先差輸入設備。實際上,穿戴式設備未來將會取代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它的最大優勢是可以隨時使用,相比你需要埋頭看手機,穿戴式設備基本上不影響你做其他事情,比如橫穿馬路。但反過來,如果還需要手裡拿個鍵盤輸入,那還不如直接用手機呢。

而《彩虹盡頭》里提出的解決方案很有意思,在這本書描寫的世界裡,穿戴式設備的輸入是通過人的肢體動作和埋入衣服的感測器來實現的。每個人都要學習如何使用穿戴式設備,每個人的動作編碼都是自己設計的,和其他人很可能差異很大。而用穿戴式設備的水平越高,輸入速度越快、動作幅度越小,甚至動作小到旁人根本無法察覺。

且不論《彩虹盡頭》里的這種解決方案是否可行,至少作者提出了一種很獨特的觀點,他認為穿戴式設備是人的器官肢體的延伸,就像小孩剛生下來要學如何走路,音樂家要學如何彈鋼琴一樣,沒必要完全為了照顧人類過去的輸入習慣來設計輸入設備,而是設計一種輸入方式讓人類去學習,再根據學習的結果來調整輸入設備的設計。

就像當年打字機剛發明的時候,也不是模仿人書寫的方式,而是讓人去學怎麼敲字母。之前人類從未用過敲按鍵的方式來書寫,而現在這是普遍技能。

其次,以Google glass 這類產品的設計,把什麼功能都集中在眼鏡上,類似的產品都面臨要麼功能弱,要麼太重,要麼電池續航太差的問題。而在《彩虹盡頭》的作者看來,既然是穿戴式設備,那大部分電路設備和電池就穿在身上好了,眼鏡只負責攝像和展示圖像就夠了。所以,在拚命壓縮電子元件的尺寸之餘,與其頭上頂個大包,倒不如多考慮如何把一些零件整合進衣服或其他裝飾品里去。

三、穿戴式設備對社會的影響

正如我之前說的,由於大大降低了溝通成本,跨領域的研究會因此得到長足發展。而跨領域的研究往往並不是什麼最前沿的研究,更多的是研究現有技術如何結合應用。換句話說,一旦做出突破後,採用的相關技術都是現成的,甚至直接就是成熟技術,學工科的終於發現遍地都是創業機會了;學理科的表示,要分析這麼複雜的事情,靠你們這些高數靠背公式過的根本不夠看;學文科的表示離了我,光憑你們一群理工宅,連和社會溝通都有問題。

當然,投資領域的從業人員也會非常歡迎跨行業的研究,因為這樣的研究可以為他們指明別人沒有發現,卻又能直接利用成熟技術的空白領域;經濟學家也會特別高興,因為再遇到類似當年澳洲鐵礦石漲價的情況時,他們可以藉此先知先覺的利用自己的宏觀經濟知識賺點兒外快,再也不用在聚會上聽別人講「某個投資什麼虧什麼的經濟學家」這種笑話了。

總得來說,穿戴式設備取代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後,將會再次帶來信息的爆髮式增長,同樣也會帶來下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類似於文明5里開啟了黃金時代。

介於現在這種環境下,不討論一下房價,大家就沒激情。我們也來說說穿戴式設備對房價會有什麼影響。

前面我們不是提到通過網路建立的科研團體,以及學生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上課么?實際上這也代表了,基本上所有腦力工作,都可以通過類似的技術遠程完成,甚至在大量機械化、自動化之後,連很多體力工作也可以通過遠程完成了。連泡咖啡館都只需要一個人到場的情況下,其實傳統的城市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分散的聚居點,並且與自然環境融合得非常好,而不是像現在這種面積高達數十平方公里的鋼筋水泥叢林。說實話我在廣州和北京的時候,看到綠化那麼少,感覺是種折磨,無錫就舒服多了。

其實,這篇文章也是對我上一篇《未來城市發展與醫養地產》的補充。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經提出了如何在逆城市化的過程中解決醫療、及部分娛樂問題;而這裡,我提出如何在逆城市化後,解決就業、教育和社交問題;實際上在逆城市化的過程中,教育問題還有更簡單的解決辦法,只是我暫時不想寫。

在《彩虹盡頭》這本書里,還有關於穿戴式設備普及後,人們是怎麼娛樂的相關描寫,歡迎大家去品鑒,我就不當文抄公了。

總結

說實話,我的表達能力是比較差的,很多想法不知道如何去描述,特別是當有些想法超出我們過去的生活經驗後,很難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

實際上,當技術發展後,當穿戴式設備達到《彩虹盡頭》中描述的那種先進。對社會的影響難以估量,甚至足以對延續了幾千年的社會結構造成衝擊。從古至今,無論技術如何發展,人類的交流都是扁平式的。

任何人做個簡單的實驗就明白我在說什麼了。意識是什麼?在我看來意識就是信息交流變異產生的,你大腦里不同細胞之間交換信息,超過一定的頻率,影響足夠多的腦細胞之後,就能產生一個思維,很多這樣的思維就會構成意識。人往往需要獨處,並且靜心凝神深刻反思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強烈的自我意識存在,即自問:「我是誰?」。

為什麼兩個人激烈交流的時候會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會產生很多新的,自己從來沒想過的想法?其實就是因為兩個人交流的頻率,交換的信息量達到一定程度後,產生了一個新的意識,這個意識和我們不存在於同一個高度,所以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短短存在的這段時間裡,給我們留下了它的思考成果。

過去無論交通技術如何發展,我們依然要先跨越兩個人之間的距離,然後再面對面交流。但如果穿戴式設備使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跨越空間實現面對面的交流,兩人,甚至多人的綜合意識以更高的頻率出現時,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劇變?這超出了我的想像能力。

或許有人認為這還是很遙遠的事情。但我不這麼認為,我出身的時候85年,大哥大還沒在中國出現,幼兒園時,我還玩過父母單位上的蘋果機,好像是40M的主頻,主機上有個鍵,按下去就是80M,幼兒園的時候我在上面玩吃豆豆,老是輸,一台電腦當時就要上萬元,當時還沒有Windows,用的DOS的操作系統,也沒有互聯網。回頭來看,穿戴式設備真的很遙遠嗎?


推薦閱讀:

【可穿戴】孕婦要怎樣「智能」起來?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Cling VOC手環
智能手環的未來是倒閉還是風靡
平時更關注健身,女生,智能運動手環埃微蛋卷、bong3好還是唯樂2好?有沒有知友可以幫忙對比一下?
Misfit Shine 與手機無線同步是什麼原理?

TAG:智能可穿戴 | 跨行业 | 新型城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