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棟:量化投資2016年實踐和2017年展望

上周去參加申萬宏源舉辦的「2017金工+投資高峰(武漢)論壇」,聽了一些行業大佬的分享,轉給各位礦友。

演講嘉賓:富善投資總經理兼投資總監 林成棟

演講主題:量化投資2016年實踐和2017年展望

咱們都是同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13年創建富善的,正好是第五個年頭了,有一些感悟,也有對行業的一些思考,請大家多指正。今天會有這麼多人來,代表量化在投資業的崛起,我是在13年9月份創業半年以後,在某次論壇講三年內一定有量化的對沖私募基金過百億規模,我們15年就過了百億,16年略微增長,還維持在一百億以上。未來三年可能會有更多的私募量化過百億,而且量會更大,前提是政策足夠放開,也需要一起努力把這個行業共同向前推進。公募已經起了好頭,昨天我們會議談到不少公募指數在內部趕上主動投資,這是現象和趨勢,大家應該可以看到,所以我的題目是積極擁抱量化投資新時代——量化+。量化對沖只是一小部分,量化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我提出了量化+的部分。

一、現狀。大家都是同行應該很清楚,其實就是一個數據,不知道準不準確,就是有個說法。我看到美國有說法是30%-40%的交易量由量化完成,跟這個對比我們的空間會更大,中國做量化是非常好的階段,因為我們投資結構的原因,我們的阿爾法非常好。去年公募基金量化90以上倉位還有正回報,說明阿爾法非常強。國內的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幾年發展非常快,從自己的發展經歷也可以看出來,行業在快速發展。這是國內的發展情況,可以看到股票多一點,期貨和量化對沖的增長速度是非常高的,從數量來看CTA和量化對沖的增長非常高,股權還是大頭。這個東西的崛起有一些原因,剛才王政博士把多年的經驗講了,我也很興奮,準備再請教,蘿蔔這個東西對我們做量化家族會有用,我們一直想能不能找到不同的數據來源進行測試。資產價格波動影響更複雜,以前做研究員,05年熊市可以調研公司,也不太看宏觀,動不動要看外匯,也要看人民幣匯率,每個人都是全能的,不現實,不可能什麼都懂,這個影響太複雜了,對資產價格的影響。還有技術進步和數據完備,互聯網發展和資料庫的發展,大數據的發展。十幾年前萬得很小,我做博士論文的時候萬得很小,科研實力強不代表能做大,還要有好的商業模式和運作能力。博士論文的時候其它資料庫都比萬得大,從現在看萬得全面超越。因為有這些資料庫的出現,我們能夠拿來用,否則做量化沒有資料庫只能是吹。還有接受和處理信息的速度,現在3500隻股票,我們怎麼樣調研公司。現在有微信,研究員調研完公司,只要報告發出來,全市場都知道了。還有市場博弈增加,使得量化投資崛起。

前三年談更多的是量化對沖,迎合低風險的要求,可以做套利和分級,都是非常好的產品反映,這個就不談了,大家應該知道。它的紀律性也不說,咱們都是同行很清楚。它的高效性,我們把量化和主動結合成立了新部門,我們會跟蹤全市場,然後把股票丟給他們,讓他們做深度的研究。這就是廣度和高效性深度的結合,量化的大背景。

為什麼現在是量化新時代呢,公募量化有五年的歷史了,這個數據不知道哪個對,昨天聽下來申萬是第一,我不知道同事從哪裡得到的,反正都很好,都是前幾名。公募五年效果很好,已經得到驗證了。公募量化的春天來了,如果我是公募的總經理,我就會往這方面發展,肯定把規模成長起來,而且成本效應高,不需要那麼多人。現在是機器基金,他會很感興趣。

為什麼說量化+呢,有幾個發展趨勢,一是大類資產配置,二是量化和主動相結合,怎麼樣讓量化結合主動碰撞出火花,還在探索中,但這個趨勢很明顯。前幾年做量化的比較少,現在做的越來越多,大家的方法工具資料庫都差不多,這時候也沒有多少差異化,我不覺得有太大的差異化,你對市場了解更深入可能會做出不一樣的東西。我們有個9號牌,海外交易半年效果一般,跟同行比是中等。我們在外面做沒有任何優勢,我專門找了十幾個海外的交流,我們想的東西別人都想到了。別人比我們有優勢,交易比我們有優勢,速度比我們快,海外交易可以直聯,如果沒有很強積累的話不敢做,我就要買系統。你的數據比別人慢,說白了就是它賺我的錢。我還想說能不能努力走出亞洲,後來發現還是把國內做好。很多做得好的想學基本面宏觀的東西,這給我啟示了,他們發現純量化的東西要和主觀相結合,這就是殊途同歸,這是一個趨勢,我們要認識到這樣的趨勢。

剛才王政總提到了量本投資,其實就是量化基本面、基本面量化。還有和科技的結合,這個很有意思,很多金融公司讓學IT的去做交易,這是很重要的趨勢。

我再說說自己這幾年的實踐,當個小廣告。16年總體是賺錢的,CTA做了20%,多頭3成的倉位做了7%的凈值。我覺得私募做量化全股多頭還是要擇時,公募已經習慣了,高倉位波動大很正常,但私募基金是100萬以上客戶。對沖比較難做,去年做到5%的回報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是對沖的業績,我想說明什麼呢,國內阿爾法是非常好做的,14年、15年有20%以上的回報。13年我們沒有全面記錄就不拿出來說了,A股還是很強的,正負5%還不到。大家可以看到16年對沖是負2%的收益,確實不好做。再就是CTA,我們拿過金牛獎,我個人對17年的CTA不是那麼看好,我認為沒有那麼容易做。13-15年,每年都是30%以上的回報,都是因為有股指期貨在那邊,而且14年就有20億的規模。很多人都沒有搞明白或者沒有意識到,以前幾千萬有很好業績,幾億以後就有很大的挑戰,我們很早就經歷了這個挑戰,也知道這裡面有很多的彎路要做,而且還有限倉的要求是很難做的。如果沒有開放股市的話是很難做的,裡面有很大的考驗。

最後想說黃金時代已經來臨了,其實已經來了三四年。打個比方,就像股票進入長期牛市,這才是第一個漲停版,後面還有三五個漲停,關鍵是把後面的抓住。有第一個漲停板肯定有經驗教訓,後面抓住的話要做一些努力。為什麼呢?剛才提供了一些數據,是我們同事做的,不一定準確,只是一個方向,可以看到海外基金的佔比,國內空間還是很大的。剛才談到100億,換算成美金就是幾百億,跟國外的差距大了,但是中國市場的體量夠大,甚至有可能出現千億的量化公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吧。還有一點,我有個觀點,行業能不能做大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申萬宏源辦這樣的活動就是給大家倡導行業向前發展,讓更多的金主們意識到量化的東西,不僅僅是量化對沖,還需要我們創新力,待會兒會談到這幾年的體會,為什麼能相對同行做得好,公司不斷創新能力很重要。量化的工具,沒有必要神話,現在看到另外的傾向,過度誇大量化的多元,而且會搞得比較神秘。整個量化工具和科學投資方式要深入人心,量化過度神話不好,達不到預期,反而對整個行業有不好的影響。

我們對黃金時代是居安思危,以前百分之百理科,現在加入了20%的文科,怎麼樣進行結合是我們的優勢。我作為老闆或者主要的合伙人,我認為結合是主要的方向,我們積極在內部倡導做這個事情。三年的時間應該會有比較好的結果出來。

最後說點感悟或者分享,在座公募比較多,這不是忽悠大家創業。我相信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現在公募的機制不錯,事業部制,不管公募還是私募,反正只要做量化有利於行業發展,我覺得都是好事。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有幾點感悟,做量化的企業或者公司團隊,不斷創新的投研能力和資產管理能力,對內要交流探討很重要。產品線要前瞻布局和戰略研發,從13年套利到對衝到CTA,都是略早思考到了,然後前端做布局和投入。中後台建設很重要,可能大家沒有意識到,在中國做私募門檻越來越高,慢慢變成公募來管理,這是沒有辦法的,我是專業委員會的委員,我知道協會的思路。我覺得這是好事,對整個行業都好,私募有兩萬多家,我們香港拿9號牌,加強要求是對的。如果想長期作好的話,風控市場合規方面都要做好。很多人只看到投研,業績做好,自然而然規模就上來了。我不認可,我們現在市場化了,如果沒有這些方面做好的話會累死的。把這些建設好,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做戰略性和前沿的研究。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重視IT投入和資料庫建設,配備高素質IT人才。初始階段肯定要藉助王總這樣的平台,但凡基金大的都是自己搭一套體系,這是必然的,我覺得對我們來說這塊是很堅持的,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不同發展階段體量不一樣。最後是企業文化,我們建立的是透明、信用、激情、分享的企業文化。前兩天看一篇文章,橋水的成功是兩個方法,一個是管理能力,第二個是企業文化。我看了以後感同身受,咱們干私募還是要帶一幫人一起玩,怎麼樣凝聚這幫人往前走,走得更遠。這八個字是成立公司定下來的,到今天一個字沒有改過,每個詞背後是有含義的,我做富善就要往這個方向做。每個企業都是有文化,有基因的。

我的分享到這裡,希望量化行業隨著更多的大師推動,更多同行參與,爭取未來三五讓老百姓和機構更多認識到量化科學投資的方法,至少說起來你買個什麼基金,買個什麼私募,這是某個明星或者買了機器或者模型來做的,這就是所有在座從業人員的盛筵,謝謝。

轉載至:申萬金工公眾號

推薦閱讀:

2016.12.24 關於專欄內容的一點調整
美股交易員的出路與轉型?
雪球的收費模式會給投資這件事帶來什麼影響?
如何評價2015年12月29日凌晨萬科披露重組方案?
全聚德的烤鴨這麼牛,股票為何牛不起來?

TAG:量化 | 股票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