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的慣性:為什麼改變那麼難發生?
此文略長,別用收藏夾麻痹自己,耐下心來閱讀相信你也會有所收穫。
據我們的樣本調查發現,很多人拖延只是因為習慣,是因為動力缺失,而在決策中長期得到強化的一種行為模式。社會學家道格拉斯·諾斯認為我們在行為過程中受益後,會不自覺地進行強化,並讓自己不能輕易走出去。也就是會對曾經受益的行為路徑產生依賴,而想要改變會變得十分困難。
生物在行為過程中,非常依賴經驗,他們更傾向於選擇過的行為和事物。生物學家在餵養老鼠時,混進了新的食物,小老鼠會主動剔選出新食物,即使很餓,他們也只進行非常少量的嘗試。
習慣是有慣性的,記憶和經驗的抽取是我們行為決策中重要的一環,它的發生是在對我們行為影響更大的邊緣系統中。而習慣本身是一種動作記憶和體驗,它是我們儲存記憶最為深刻和牢固的方式之一。
更大程度上,習慣也往往結合了我們大腦的獎懲和趨避系統,並且已經在生活中無數次被證實大腦中的這一路徑的可行性。當我們想要改變拖延的時候,我們往往需要戰勝的是一個結合了大腦獎懲和趨避的行為機制,這也是一件難度非常大的事情。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指導和足夠強大的動力支持,絕大多數人改變自己是非常容易失敗的。這是人的動物性決定的。當然,習慣始終是一種習得性行為,它只是我們決策過程中的大概率選擇,但不會是100%。那麼,怎樣才能夠更為有效地改掉拖延的習慣呢?
從簡單開始就是較為科學的辦法之一。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最好從簡單的部分開始。我在「大腦的保護機制」裡面說過,我們大腦在接受新鮮的和陌生的刺激時,為了減少自身的耗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的能量,會自發地對它進行耗能等級的歸類,並且在潛意識中告訴自己放棄,不要讓自己太累。
提出「舒適區」概念的發展心理學家Alasdair White也認為,一個人如果一直停留在自己熟悉和舒適的區域,那麼人們很難取得長足的發展。但是倉促地跳出舒適區,人們會感受到非常多的不適應。最後很容易被「打回原形」,並且信心和動力會發生耗損。
這也是在長期進化中的遺迹。假設我們在充滿危險的原始叢林中,當我們因為做非生物性需求的事情,消耗了身體一半的能量,突然從草叢中跳出一隻獅子,我們已經沒有體力逃脫。過度消耗能量在那種朝不保夕的生存條件下,意味著更大的競爭劣勢。所以,大腦對能量的管控非常嚴格。
做一件事情從簡單的開始,實際上是在降低一個行為的門檻,也是在減少這個保護機制的喚醒程度。Alasdair White 也認為真正的成長大多發生在舒適區的邊緣。當自己適應這種較為緩和的變化的時候,也能夠更為有效並且持久地發生改變。這就是一種我們對行為改變的一種適應過程。
就像突變的天氣會讓一些動物滅絕,但是如果這種變化過程較為緩和,那麼動物也可能對這種緩和的變化過程產生適應,並且與環境協同進化。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為了避免激發我們保護機制的商業行為。比如說,我們所知道的一些打車軟體為了改變顧客的行為習慣,它們通過各種「免費打車」的活動,降低顧客線上約車的門檻,讓顧客更願意改變自己以前的那種線下叫車的習慣。等到顧客改變了這種習慣後他們就開始降低鼓勵使用的力度。
而這個時候,顧客們也已經基本改變了原來的行為習慣,這個時候即使沒有鼓勵,他們還是很可能繼續使用這個軟體。
同樣的,我們行為的改變,也可以採用這種較為簡單有效的辦法。當我們要做一件複雜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儘可能降低改變這個行為的門檻,從簡單的那個部分開始。
一個人可能感覺自己非常頹廢,然後給自己規划了一個滿滿的日程計劃,可是沒有堅持幾天就受不了了。實際上就是因為他沒有遵循較為科學的辦法跳離自己的「舒適區」太遠,沒有循序漸進,讓自己的身體適應這種突然的變化,從而造成失敗。
較好的做法是慢慢增加自己的任務量,第一天設置較少的任務量。發現自己能夠完成,並且身體上沒有感覺到較為強烈的不適應,之後再進行工作量的增加。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更好的適應我們需要的變化,進而讓自己的改變更為持久有效。
當然,對應做事情從簡單開始的另一種行為模式是「斯金納行為模式」,一些人認為從最難的那部分開始也能夠減少拖延。那麼,到底是哪一種模式會更好呢?
生物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馴化」,指的是讓一種能夠分解各種有機物的細菌變成專屬高效地分解一種有機物。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直接強迫微生物分解我們想要訓練分解的有機物,而是通過降低其他營養成分的含量,同時逐步提高需要分解的那種有機物的含量,來慢慢實現。
因為直接加入想要讓細菌分解的有機物而不添加其他成分,細菌會產生不適應而死去。但是通過逐級進行,可以大幅提高細菌的存活率和有效分解率,更快培養出專屬細菌。從簡單開始也更符合人的生物特性。
就像細菌的馴化過程一般,從最難的那部分開始進行一件事往往不適合大多數人,斯金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後遺症。它通過短期內的大量投入完成少部分的工作反而會造成後期對簡易工作的拖延。它更適合那些只需要短期投入的工作,但是不適合我們對一種良好習慣的培養。
就像我們大多數考試大多都是從選擇題開始,最後才是較難的綜合題,而不是採用斯金納的行為模式。這樣比較適合我們對自己當前任務建立足夠的信心,也更符合收益最大化。
始終是那句話,身體對改變需要一個適應期,如果這個改變過大或者過為激烈,身體受不了,那麼很容易造成「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重複。倘若要讓改變更長期,從簡單開始能夠讓我們對環境產生更好的生理適應而不引發大腦的保護機制。
這樣,拖延的習慣也就更容易戰勝了!
推薦閱讀:
※精明心經:不仇富,不哭窮
※家裡那些保存10年以上的東西都是什麼鬼?來看 52 人分享
※怎樣機智地「騙」紅包?
※你是有多懶,才把「隨便」掛嘴邊
※預防衰老怎麼做,存錢不如存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