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宗的粵港菠蘿包是怎樣的?
小朋友吃菠蘿包,先吃完那一塊塊酥酥的菠蘿皮,再吃剩下的麵包;縱橫茶餐廳幾十年的老食客,不忘叮囑夥計「牛油打孖上」。
怕胖又饞嘴的女學生,同朋友一人一杯奶茶,分吃一個菠蘿包;注重儀態的小姑娘,會用叉子把菠蘿包輕輕壓扁了再吃......同樣是一個菠蘿包,不同的人卻能吃出不同的樂趣和滋味。
每次去茶餐廳,半島君都會坐在水吧附近,看著師傅們用菠蘿包夾上冰牛油,絲襪沖奶茶的場景,就是最經典、生動的三點三下午茶。菠蘿包沒有菠蘿內餡(小時候耿耿於懷了好久),也沒有西點般精巧,吃多了還會長肉肉,為什麼我們依舊愛它愛得如此痴迷?
今期,半島君同你走訪出爐菠蘿包的茶餐廳、麵包店、牛奶公司,一起探個究竟。
·人人口中相傳的經典菠蘿包·
灣仔金鳳、旺角金華,幾十年來,這兩間舊式冰室賣菠蘿包賣到街知巷聞。一大早,街坊就掐好時間在門口排隊,等待熱騰騰的出爐菠蘿包。
在以前,茶餐廳、冰室大多賣奶茶、蛋撻幾種單品,後來為了生意更好,開設麵包房自製麵包。菠蘿包、紙包蛋糕、雞尾包、餐包都是那個年代的經典麵包,人們喜歡大袋小袋買回家,與家裡人一起分享。金鳳菠蘿包的口感豐富,菠蘿皮酥脆,麵包鬆軟有嚼勁,牛油味濃郁。如果你想吃得豐富點,可以加芝士、火腿、煎蛋,像漢堡一樣的吃法。
當然,這是在講新鮮時的口感,有時冰室做多點菠蘿包應付人潮,麵包的口感就會失色一點。
現在,菠蘿包隨處可吃,但半島君依然認為,吃菠蘿包需要茶餐廳這種接地氣的市井環境助陣。
「唔該,我只菠蘿包得未啊?(意為 請問,我的菠蘿包好了嗎)」
「廚房在做,等多10分鐘!」
夥計寫單上菜,客人開懷大吃,高談闊論,在這樣的環境下吃菠蘿包,倍感美味。
·最新鮮、最有人情味的菠蘿包·
新鮮的菠蘿包不一定要去有名氣的茶餐廳,街邊的老式麵包店也是不錯的選擇。就像灣仔這間old school風味十足的「快樂餅店」,老闆從70年代接手至今,麵包從不雪藏。街坊們說,每天路過,必定會聞到新鮮的蛋香牛油味。
老麵包店的菠蘿包個頭飽滿、精神,口感更為厚實,價廉物美,幾元錢就可以死吃飽肚子,延續了港式麵包的簡樸精神。在以前,人們選擇吃麵包,為了填飽肚子。據說,當年M記漢堡賣1元1個的時候,菠蘿包才賣5毛1個。(舊海報將「麵包」印刷成「面飽」)麵包店裡,只見師傅捧著一盆盆菠蘿包,放入餅櫃;老闆笑面迎人,一邊收錢一邊向客人問好;菠蘿包的溫度和香氣,直直透過紙袋,傳到手心、鼻子。就這樣站在門口,吃著一個燙手新鮮的菠蘿包,感覺也不錯呢。·有菠蘿味的菠蘿包·
茶餐廳除了下午茶happy hour之餘,還是忙裡偷閒的好地方。在中環,就有一個適合中環上班族偷懶,環境隱蔽,不易被老闆發現的茶餐廳,中環人稱「蛇竇-樂香園」(人們趣稱「偷懶」為「蛇一蛇」,「偷懶的地方」為「蛇竇」)
·吃不到的絕版菠蘿包·
到底是哪個天才發明出甜香可口的菠蘿包,又是誰想到將牛油夾進了麵包?這段歷史已經無從可究。
只有少量的歷史資料表示,菠蘿包是一間在90年代已經關門,名叫「源源」的牛奶公司發明的,現時的舊址僅剩下幾個紅漆大字,在訴說當年的風采。
據說,源源的菠蘿包和我們現在吃到的有所區別:一是體積很大,是現時麵包的2倍;二是更像菠蘿的外表,酥皮用菱形餅模壓印出菠蘿的紋路,不易碎,還可以用刀切開來吃。
現在的菠蘿皮,在麵糰加入了臭粉(食用膨脹劑,油條也會用到),特性是在高溫下急劇膨脹,形成裂紋的效果,不會像以前那樣用工具。
吃過很多種下午茶,但半島君最愛的,還是最簡單的奶茶配菠蘿包套餐。只要菠蘿包新鮮,酥皮鬆脆,麵包軟滑,牛油香濃,就可以一掃疲勞,達到稍作歇息的效果。
生活也該如此,簡簡單單,舒服就好。
我是半島君,一個城市漫遊者,也是一個喜歡文字的人 。
有人說城市裡的生活無聊乏味,那麼希望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給到你半島便利店般的溫暖。
我的微信公眾號:半島便利店,歡迎來找我玩~
文 | 半島君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公開資料
推薦閱讀:
※我的問題是,想改變卻不想行動。
※這個大口吃飯的小孩火了!認真吃飯的人,運氣總不會差
※花更少的錢,過更質感的生活
※關於早安,怎樣才能既有儀式感,又有驚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