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之芯:國民科技公司的下半場
小米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研發的手機晶元,最終應用在了小米5c手機。
小米5c+「澎湃S1」,這是一次恰到好處的謹慎冒險。
小米5c產品線,的確是小米自主研發晶元最適合的應用——紅米與小米兩個品牌,國民品牌與旗艦品牌,自主晶元自然是落地在旗艦品牌上,但另一方面,畢竟這是小米的第一款晶元。
小米的第一款晶元,只用了28個月,從立項到發布量產。這的確是個奇蹟。這也難怪,小米會將之命名為「澎湃S1」——小米內部人士透露,這個名字,是雷軍擬的,「澎湃」,也恰如其分的描述著雷軍的心境,以及這款晶元之於小米的意義。
晶元,是一個國家的「工業糧草」,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一個國家信息技術水平,是綜合科技力量的展現,去年12月,國家出台了對晶元行業的全新鼓勵政策。
對旨在成為「新國貨」旗手的小米而言,它必須攻克這一關。
從競爭抑或產業角度而言,小米也必須做自己的晶元。
小米歷史上,小米2拿到了高通最新款的驍龍處理器,到了小米3的發布,晶元卻換成了英偉達。商業上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在商言商的交易,對小米而言,它必須在晶元端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毫無疑問,自主研發晶元,是佳但又是成本最高的路徑。
全球比較成熟的手機晶元廠商大概有十幾家,但有能力製造手機又能量產晶元的公司,只有三家:蘋果、三星以及華為。
當然,隨著小米「澎湃S1」的發布,這樣的格局已經成為過去式。
全球有能力量產晶元且製造智能手機終端的公司有了4家——小米、華為,以及蘋果、三星。
華為於2004年開始進入晶元研發,2009年發布海思K3,但著並沒有商用,知道2012年的海思K3V2,才有了華為晶元首次應用在自家手機上,再後來,是2014年的麒麟910,華為首款可日常使用的海思手機SoC晶元。
華為用了十年,小米用了兩年的時間。
小米「澎湃S1」的發布,是小米為自己「正名」的一次里程碑。
關於小米,外界有許多誤讀——當然,最大的誤讀是認定小米是一家營銷公司,而非科技公司。對雷軍來說,之所以將小米之芯命名「澎湃」,也有正名自己後的某種釋懷。
小米的營銷,的確是成功,又或許小米在粉絲經濟上的探索太過成功,讓公眾有了對小米的誤解或是偏見。這就好比,大家認定的,華為是一家技術公司,聯想是家貿易公司,蘋果是一家設計公司…這些認知,不全面,也不準確,但因為簡單,卻容易讓人形成標籤,固化,根深蒂固。
如果翻閱資料,我們會看到,小米的專利授權數量,在國內公司中也是名列前茅——同齡企業中,小米可能是擁有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小米2016年專利授權量是2895件,這一年,小米僅僅成立6年時間,作為中國科技企業標杆之一的華為,要達到這個數量是在創業21年後的2008年,數量為2833件。
對小米來說,它的確是一家早熟的公司。與大器晚成的華為相比,是兩種路徑。對小米來說,它需要向華為、蘋果一樣,持續證明自己,而這也是小米晶元發布之於小米的意義所在。
小米的成功,不僅僅只是依靠營銷的成功。如果營銷能夠成功,那麼小米之後的鎚子、聯想ZUK、VIVO/OPPO影子公司「一加」,以及中興努比亞、360、樂視等,並未見到有超過小米的勢頭?它們可都是小米營銷的忠實學徒。
當然,與其他手機公司相比,小米志不在手機。手機,只是小米故事的一個敘事中心。
事實上,2016年的小米數據,向我們呈現了這一點:手機銷量下滑,但小米公司整體營收卻是增長的,除了MIUI、小米金融,小米生態鏈的增長,也是驚人的。
小米的邊界在不斷拓展。除了手機,它也向電視、電腦、平板、路由器拓展,除了手機,小米還有電飯煲、掃地機器人、行車記錄儀等,甚至插線板、充電器以及毛巾、體恤。這一切的邊界拓展,核心圍繞的還是「小米」二字。
「澎湃」之芯,說到底,就是小米之心。
從最初的「為發燒而生」,到「讓每個人享受科技的樂趣」,雷軍的設定中,小米的邊界無論發生怎樣的拓展,但核心依舊未有任何改變——雷軍的認定,小米就是一家科技公司,並且只能是一家科技公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