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生產焦慮,我們只是時代的搬運工

1、

作為一個以文學為業的人,此前的若干年,我並沒有像自己十幾歲時想像的那樣,做一個日日與文字為伍的人。

書當然是時時會讀的,文章也偶爾寫一寫,只是,有太多的時光是虛擲的。

在所有我虛擲的時光的事物里,能排名前三的,按出場順序來說,應該是單機遊戲、論壇和淘寶。

遊戲是縮微的、虛構的人生,一樣有參數、有目標、有進化的可能,然而它終究不是人生,遊戲里的天地和成就感,沒有一絲一毫可以穿越到現實之中。

論壇里光怪陸離,可以看到各式樣的人生。有虛偽的聖人,張揚的奇葩,自戀的人渣,腦殘的痴男怨女,讓人感嘆生活的豐富遠超人想像。

未見識過的看一看,能夠提高對人生和現實的鑒識能力,然而看多了,到底感覺疲累。人心,可是個不好深究的玩意兒。

淘寶呢,世界琳琅滿目,又觸手可及,你會感嘆世上竟有如此多稀奇古怪的東西,在收藏夾和購物車裡,時刻上演著與慾望的拉鋸戰。

我最愛淘寶的一刻,是在撕開灰黑色的快遞包裝袋時,那一刻有此前的盼望和想像,有未揭幕的欣喜和未知。而此後,和人生中的大多數時刻一樣,只覺得:不過如此

就這麼被自己的弱點,偷走了好多時光。生活中並非不能有消遣,只是我內心清楚地知道,消遣只能讓人痛快,不能讓人歡喜

2、

三十歲之後,突然發現我所擁有的時間並非無窮無盡——當然,任何時候我都知道人命有盡,當你離在隧道里且離另一端的那個出口很遠時,你會有一種「我會一直走下去」的幻覺——這種認知的最大效果,就是加劇了我的焦慮。

焦慮是一件一直存在的事情。無論是顯性的行為拖延症和晚睡強迫症,還是隱形的心態,它都似乎已經是一個無法消除、與生命同在的頑疾。

開了微信公眾號之後,主要寫寫生活的隨想。偶爾也覺得,思想和情緒找到了出口。

然而焦慮依然存在著,且由頭更多了起來。因為沒有靈感不知寫什麼,因為有了想法但寫作中手感不佳難以為繼,因為寫了之後感覺閱讀量不盡如人意,都能焦慮起來。

前日,看到同學發的朋友圈提到了這個問題,同學對留言反饋總結道:同學們滿滿的負能量啊,垃圾、焦慮、灰灰土土,這都是為什麼?

看到這,我忽然意識到,原來焦慮不是個性病,是時代病啊。

3、

你有沒有在地鐵上環視周圍,發現百分之九十的乘客都在看手機——而你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個?

你有沒有隔幾分鐘就刷新一次微信朋友圈,發現只多了三條更新,花一分鐘看完9張照片3篇文章,然後又陷入深深的無聊之中?

你有沒有在一天本該結束的時候發現自己一事無成,所以又強行將「這一天」延長到12點之後,而收穫的只有睏倦和更多的焦慮?

你有沒有過已經變成鬼魂的理想或夢想,而它依然在幽深之處騷動著、鼓噪著,但你從來不敢正視乃至承認它的存在?

如果是,那麼焦慮就是存在的。

仔細想想,早已有好多現象告訴我們,焦慮是共通的

譬如,碎片化信息的泛濫和書本閱讀的式微就是有力的證據。

就我自己而言,要不是借著kindle的拯救看了不少小說和閑書,真不敢想像我跟書會疏遠成什麼樣子。

又如我們的生存狀態,當現實生活的艱難程度被教育、居住、醫療成本提高到某個程度時,形而上當然成了奢侈之事。

生存已很難,而況生活?可是心靈如果沒有其專屬的天地,禁錮感和空無感是不可避免的。

4、

於是,我靜下心來想了想為什麼我會焦慮。

虛擲的時光已經過去,我固然知道往者不可諫,然而長年累月的無力感積累起來,自不是一件可以忽視的事。

更加重要的是,我感覺到,我需要一直用創造某種價值的方式來證明,我是好的。而只有好的人,才是值得被愛的

原來,這種並不理性的邏輯,才是我內心一直在生產焦慮的原因。

人生中往往不能被自己清楚記憶的前三年,是人一生的底色所在。然而不幸的是,太多人在那個關鍵的階段曾經被養育者不妥當地對待過。

再回想一下在世界觀和價值觀構建的關鍵時期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便更知道這種認知的由來了。

書本裡面,人分為有理想的和庸碌的,優秀的和廢柴的,高尚的和猥瑣的。前者無疑是價值導向的所在。

但書本未曾告訴我們,這兩面完全有可能在一個人身上共存,而共存才是一種更有意思更真實的事。

老師關心的成績,家長關心的表現,父母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每一個指標和參數都在告訴你,我們其實只有一個判斷標準:你是否優秀。而只有優秀,才能收穫讚揚、獎狀、升學機會,甚至,愛。

社會為每一個本來千差萬別的人設置的機械化生活節奏則更有奇效。你應該在六七歲上小學,十八九歲上大學,最好是985或211,考研是體面和有利於找工作的,考博就算了,25歲也該賺錢嫁人生孩子了,什麼?30歲還沒有男朋友,還想找真愛?湊合湊合吧,年齡大了,不好辦啊!

當然,社會的存在和起作用的形式,是千百年的傳統,是千萬人的非理性,是表面七大姑八大姨的碎嘴、實際上人性不能擺脫的peer pressure的強力作用。

當整個社會都只關心效率的時候,個人的存在價值只在「有用」這個點上。這時候,沒有學會用「有用」之外的其它標準自我認知的我們,焦慮是必然的。

5、

雖說大多數焦慮的產生,與社會環境脫不了干係,可是當它落在塵埃上,與它周旋著、被它消磨著的,是我們自己。

所以這個鍋,我們不能背。

以健身為主題的app「Keep」有一句廣告語,曰:自律給我自由。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就有一種被擊中的感覺。

對於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而言,實現自我價值認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很多因為計劃缺失或計劃失效、導致自我秩序崩潰的場景下,對自我的否定更是一種常態。

而為了求得內心的平靜,我往往會告訴自己,人生的真諦,不在於是否成功,而在於是否快樂。——成功一事既然不重要,又何必事事按部就班,時時反躬自省呢?

可是我發現,這種自我說服往往是無力的。

因為你我發現,我並不快樂。

什麼時候我是快樂的呢?當我在專註於一件熱衷之事,或者將自己的思想和價值外化時,我能感受到真切的快樂。

只是,如果想要持續地獲得這種快樂,必須要有相當的自律。

而自律和自由,此前我從未將它們聯繫起來。直到看到這句話,頭腦中閃過人生中無數的經驗和片段,方才感覺到茅塞頓開。

被生活追逐是沒有自由的。即使援引《莊子》的話,「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我也無法真正獲得內心的平靜。

畢竟,莊子這麼說,是知行合一,我這麼說,只是強作通達而已。

那麼,就索性就下那些還未到達遠方吧。

掌控自己,方有自由。

----------------

閱讀我的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空中語

推薦閱讀:

「牆頭草」是否是共情能力強的一種表現?
10 項心理學實驗顛覆你對「負面情緒」的看法:壞心情也渾身都是寶
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該怎麼辦?
心理彈性:什麼促使了精神的成長?

TAG:焦虑 | 心理学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