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了兩百多本書,還是沒有效果【下篇】
前面的時候寫過「為什麼讀了兩百多本書,還是沒有效果」的上篇,下篇一直沒寫,今天專門補上。
1
閱讀速度
群里有朋友跟我說自己讀書有點慢,問我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因為偶然的一個巧合,我跟這個朋友讀了同一本書。
結果是她用了2天的時間讀完,我用了1個小時;她對書的內容剛剛了解過,而我已經在應用書中的核心方法論。
閱讀速度的快慢是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和消化的快慢,說白了是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
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說到底還是邏輯思維和系統思維能力的高低差別。
平常讀一本書,一個小時快速讀完,構建書中邏輯架構,了解作者的寫作角度,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部分,再花一個小時,精讀和思考裡面的核心和應用範圍。
邏輯思維和系統思維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漸進的,所以看到有賣快速提高閱讀速度的書,十有八九都是坑人的。
2
前天寫了篇個人高效突破的文章,底下有人問提高邏輯思維的書籍,還說了幾本自己看過的相關書單,我從回答的內容上直接發現了問題所在。
讀書只是停留在了擴展認識範圍,對書中的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沒有讀熟,更沒有深入理解,不能達到應用的層面,這樣讀書的效果就非常有限。
讀書不但要看懂書的邏輯框架,還要理解作者寫書的角度,就能發現書中方法論的適用範圍和局限性,才能熟練應用書中的方法論。
理解作者的寫作角度就好比看電影的時候,不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熱鬧,要進入角色裡面,尤其是主角。把自己當作主角,再配上電影中的環境和故事情節,感受角色的內心,感受角色在複雜環境中的抉擇與糾結。不要只看熱鬧,要看故事講述的邏輯線和鏡頭表現手法,站在導演的角度理解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技巧,尋找電影的亮點和槽點。
3
讀書就是為了應用,為了解決現實的問題,而現實中一部分人往往會捨本逐末。
這就好比人人都離不開手機,每天要用到手機,但是只有極少數人才會製造手機,了解手機硬體和軟體的所有細節。
我們不必知道手機的運作原理,也不必了解手機部件的複雜製作和外觀美學設計,只要會按鍵,懂得按鍵的功能和相信牛人設計水準即可。不必知道軟體操作系統的種種,只要用起來更簡單、方便,更人性化就好。
對書中內容了解的非常清楚,都可以達到背誦,但是對於書中方法論的適用基礎,使用範圍都不清楚,對於學習消化沒有實際的預期,無法在現實中應用,當然就沒有效果。
最近看到有朋友在花幾千塊打算用兩個星期來提高寫作能力,從邏輯上,從方法論對於個人基礎的要求,對於適用的範圍,對於個人消化能力的要求,以及能力提高的本質上而言,從根子上就已經錯了十萬八千里,希望最後不要太失落。
------------------------------------------------------------------------------------------------------------------------------------
要了解更多職場深度文章,職場規則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請關注微信公眾號(51逆轉)
------------------------------------------------------------------------------------------------------------------------------------
推薦閱讀:
※遊戲讓人玩物喪志?那是你老了,又不懂經濟學!
※來,看你會不會好心辦了壞事
※老闆不會告訴你,職場最大的潛規則
※婚禮主持人是一個自我感動的職業嗎?
※年輕人,我們沒辦法不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