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奏春秦泰,篆來首不侔——奇妙的「又」、「廾」部件
01-27
相信書法愛好者也有學習篆書的,不過要掌握篆書與現行規範字的關係倒是需要一些積累(好比一些戲劇要分尖團音也要吃經驗這口飯)。題為《篆法皕韻歌訣》的第一句,指的是這五個字現在上部都寫成「」,但在篆書里形態各異(只有「秦」與「泰」上部還是相同的)。不過我們今天所討論的,則是篆書的「廾」在不同情況下的隸變的情況,因此題中的「春」字(確切來講是「萅」)可以排除了。
它們現在分別寫成「取」、「有」、「寸」、「雪(?)」、「尹」,由於結構比例與筆畫的位置關係而影響了隸變的字形。
處於下部時,可能會變成一橫與八字的組合形(類似於?),但也有來自於「丌」的,需仔細辨別,如「兵」與「典」字:那麼,出現在上部時,特別是夾雜了其他部件時,就更容易被隸變成「」部件了:
最有趣的是「庚」一類的字了,因為它與「廣」(yǎn,不是「廣」)沒有任何關係,這個雙手從「干」字穿過之後就隸變出「廣」與「彐」:題外話 5:我在一些廣告或商標中經常看見「唐」、「康」字的錯誤篆書,即「廣」與「彐」類推。
推薦閱讀:
現在的人常常將「廾」稱為「草字底」,然而這樣做就類似於「彳(雙人旁)」、「阝(左、右耳旁)」一樣,僅僅是便於稱呼而未考慮字源(「阝」為「左阜右邑」)。如果要提「廾」,那麼要先提較為常見的「又」、「」與「彐」:
「又」的本義為手,以三指作為手指的形狀。對應的,加上「工」與「口」,便成為相應的「左」與「右」字:
題外話 1:書法上寫「左」字通常先寫橫,寫「右」字通常先寫撇(這一點在日本漢字所定的筆順中能體現)。「又」這個部件出現的頻率很高,且往往會出現在不同位置,因此在隸變時形態各異:
題外話 2:如果楷書「又」出現在左側,十有八九是簡化字(「勸」、「歡」、「觀」),畢竟很少會出現手指朝外的情況。
題外話 3:「彐」還有另一個來源是「彑」(原義為豬頭),「彔」部件在現行規範字寫成「錄」。
題外話 4:就算構成的部件相同(如「及」為「人」與「又」的組合),同樣因空間避讓而變得面目全非(如「急」實為「及」與「心」的組合,但「及」已變成「芻」的字形,注意這個「芻」與「芻」無關)。下圖從左往右分別為「及」、「急」、「芻(芻)」:
大致地說了下「又」,那麼接著可以說「廾」了,不過最好把它理解成「??」,即左手與右手捧物,讀 gǒng,為今天的「拱」;而與之相反的則為「??」,讀 pān,為今天的「攀」字:
當然,「廾」本身也並不安分,雖說上面提到過「草字底」這個稱呼,實際上「葬」的上與下都確實是草(艸):
於是,我們就理清了這些關係,即篆體推向隸變字形不變得是充分條件(如「弄」與「兵」下部本為相同),反之不見得是必要條件(又如「奉」與「春」的上部差異)。
【前往文章總目錄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