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偏執、共生的巨嬰們

2016年12月,武志紅老師出版了一本大作《巨嬰國》。巨嬰的意思是,一個個體,在身體上已經發育為成年人,而在精神上還保留著嬰兒般的思想、情緒和行為。巨嬰國則指,今日的中國國民有一大部分人的心理發展水平仍處於巨嬰階段。那麼巨嬰到底有什麼特點呢?武志紅老師概括為三點:①全能自戀②內外共生③偏執分裂。具體展開說明如下:

一、 巨嬰的

1、全能自戀

嬰兒早期都有全能自戀,即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一動心念,世界就得立即按照其意志運轉。當然這種描繪不夠準確,因嬰兒和世界沒有分化,嬰兒覺得自己和世界是渾然一體的,所謂世界是自身一部分,所以世界按自己心念運轉,理所當然。

全能自戀,可分成意志自戀和完美自戀。

意志自戀,即,我的意願必須付諸實施,不能被阻攔,特別是,作為伴侶或親人的你不能阻攔。

完美自戀,即,明確覺得或隱約覺得,自己是完美的。明確完美自戀的,通常是對個人形象的自戀,隱約完美自戀的,則常是對道德和能力的自戀。完美自戀常意味著,因為我是完美的,所以關係的所有問題都是對方的。

2、內外共生

嬰兒覺得,自己和媽媽構成一個共同體,兩人宛如一人,我即媽媽,媽媽即我。對嬰兒來說,共生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是真實需求。嬰兒的各種需求,都有賴於媽媽滿足他。如果離開媽媽,他就會死掉。

共生心理,在巨嬰身上則展現為:

一、到處找媽。不願生活自理,總想找人照顧自己,幫自己「擦屁股」。

二、集體主義。大家要共生在一起。

三、統一思想。大家必須統一在某一思想里,這是構建共同體的關鍵,如果思想不一致了,共同體就有了裂痕。

四、反對獨立。這是雙重的,一方面,集體壓制個人獨立;另一方面,個人離開集體就會破碎。

五、沒有界限。一樹立界限,就感覺兩個人之間徹底沒聯繫了,就生分了。

3、偏執分裂

嬰兒活在極端對立的兩種感覺里,一旦被照顧得很好,他的全能自戀就得到了滿足,這時他就會有神一般的感覺——我一動念頭,世界就會按照我的意願運轉。一旦沒被照顧好,他就陷入徹底無助中,同時也會生出暴怒,恨不得毀了這個世界,或者自己。但是,嬰兒必須把圍繞著無助、暴怒的破壞力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因為他的自我還沒有能力容納這份「壞」,一旦他認為,這份「壞」是「我」的,他的脆弱自我立即會分崩離析。

所謂偏執,即我的判斷、我的意願必須堅持下去。所謂分裂,即,事情一分為二,且兩者不能並存。

譬如,好壞不能並存,黑白不能並存,善惡不能並存,不同意見不能並存……偏執分裂加一起,則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願才能存在,你則是壞的、黑的、惡的,你的意願不能存在。這一心理,在我們過去的影視上很容易看到:英雄們都高大全,沒有一點缺點,壞蛋們則沒有一點優點。

二、全書講了什麼?

由於實在是太忙,可武志紅老師還要每年堅持寫一本書。雖然有十餘年的心理治療經驗,加上近年來的頓悟,巧妙的提出了極其形象又直指國民性的巨嬰模型。但是本書大部分文章其實都是作者多年來的專欄文章修改,沒能成體系,也不具有學術價值,也是本書的最大遺憾。所以你會看到很多文章在開篇的部分始終重複性的在講什麼是巨嬰。事實上,你把上面幾點多加思考,在分析問題加以考慮,差不多就是武老師每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了。

本書分為七個部分,實質上是內在自我和外在世界兩大方向。

講中國式好人,是在探討中國人普遍的人際關係狀態,對中國好人,他這樣描述:

在中國,有一個很主流的人群,我稱他們為「中國好人」。特別是男人,特徵更明顯。他們的特點是:只付出,不索取;總給予,難接受;封閉,感覺麻木;理性或許發達,但感性一般不發達;他們的好,像綿羊,而缺乏力量;他們沒有欲求,也難以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們也就是王小波所說的,沉默的大多數。

無論你怎麼想,中國式好人,並不是真實的人。

講中國式孝道,是在探討中國的家庭倫理關係,孝的本義即是順,他這樣寫道:

孝道的根本,即,成年人都是巨嬰,得找人共生,還有強烈的全能自戀,希望有人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運轉。孩子向父母磕頭,這意味著,孩子不能有人格尊嚴,而這也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本圖景——強者打弱者耳光,而弱者向強者磕頭。從這個視角看,當我們把孩子孝順父母視為必需的道德後,也意味著,我們將關係的不平等視為了必然,它是所有不平等關係的源頭。

以孝道為核心的家庭觀塑造了假自我,成為了我們的民族性,也即我們民族的集體意識與集體無意識。剋制了我們的個人慾望。

講我們自己,如何看待本我,如何面對別人的回應,以及如何接納自己

完整地成為你自己的歷程,即英雄之旅。這至少需要兩點:一、在現實世界展開你的心,由此,你將難以觀察的內在世界,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上,就如同將電影膠片投射到了屏幕上,這樣你才能觀察到,你的心是怎樣的;二、深入認識你自己,特別是那些讓你恐懼的部分,最初你不可避免地會認為,是外部世界讓你恐懼,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恐懼的,是自己的內在。這個歷程的關鍵,不是變得更好,而是能碰觸到你自己真實的、看似恐怖的人性。英雄之旅,不是一棵小樹拚命長成正能量滿滿的大樹,而是同時也深入黑暗汲取能量的完整大樹,它的樹冠伸向明亮的天空,樹根則紮根黑暗的大地。這個過程的關鍵,是碰觸痛苦與黑暗。碰觸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別人的痛苦;碰觸了自己的黑暗,才能容納別人的黑暗。並且,真碰觸到時,會發現痛苦中有饋贈,而黑暗即是力量與生命。

在這個歷程中,你看似是與外界作戰,其實是藉此來錘鍊你的自我。一般的自由觀,認為妨礙自己自由的是外界,但其實真正妨礙自由的,恰恰是你的自我。

《蝙蝠俠》《蜘蛛俠》《超人》《魔戒》《霍比特人》《星球大戰》《權力的遊戲》等影視,多受益於一個概念——「英雄之旅」。這個概念,最初來自美國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他研究總結了世界各地的神話,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我選擇,我自由,我存在。在坎貝爾看來,最重要的自由,或者說自由的真諦,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擁抱了內在黑暗後達成的一種狀態,坎貝爾將這個歷程稱為英雄之旅。譬如《蝙蝠俠》中,布魯斯·韋恩跌入深井——這是潛意識深處的隱喻,他被從黑暗中飛過來的黑色蝙蝠嚇到——其實他懼怕的,是自己內心的黑暗。他流浪時,看似處理的是父母被殺帶來的仇恨,但其實還是他自己內在的黑暗,最終他戰勝內心的恐懼,擁抱了內在黑暗。

在閱讀,這個屬於你的英雄之旅的路程上,這本書,會是一種啟發。

----------全文完----------

我的微信號290764023,一枚城市規劃師也是專欄作家

我在管理三個知友行業交流群,金融,設計師、程序員(限985、211和各種牛人)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讓時間慢下來----裡面有很多資源

注意要在搜索裡面選擇搜公眾號,公眾號裡面有很多資源福利

關注後回復:贈書

將贈送給您《認識藝術》、《加德納的藝術史》以及商業分析系列書籍五本。

認識藝術介紹:知乎專欄

加德納的藝術史介紹:知乎專欄

商業分析系列書籍介紹:知乎專欄

關注後回復:模板

將贈送給您精美PPT模板

關注後回復:高曉松

有5年的視頻合集

關注後,查看對話框,資源福利里有各種有趣的東西


推薦閱讀:

DOTA2被國服和諧背後的文化差異
從零開始學八字(十九):論十干合
如何判斷一個中國人所處的階級?
在你心目中,未來可能到來的Pax Sinica(以中國為影響力中心的世界秩序)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那些美麗的中國盔甲

TAG:个人成长 | 心理 | 中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