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茶企「去中心化」時代來臨,流量入口爭奪事關存亡

地盤不是一天丟掉的,臨界點已悄然而至。

曾幾何時,普洱茶界是幾大「主流品牌」的天下。皇帝女兒不愁嫁,除了對合作商挑挑揀揀,還要收取各種保證金、誠意金,攤派銷售任務……相對於茶企,合作商完全處於劣勢地位,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2007年以來,一些茶企能夠快速壯大,正是得益於這些合作商主動或被動的接盤。無數資金流向山頭,數以噸計或優或劣的茶品湧入合作商、藏家的倉庫。茶企盈利方式簡單粗暴,並不太在意合作商是死是活,只要不斷「招商」開店,就不愁沒人接盤。

不得不承認,以珠三角尤其「藏茶之都」東莞為代表,巨量的民間閑散資金養活了數不清的上游廠商,茶企與部分炒家得以短時間內獲取暴利,吃成了胖子。

不過,即使資產最為雄厚的接盤者也終有爆倉的一天。這兩年,合作商們接二連三倒下、撤場,用血淋淋的事實論證了「升值」神話的荒謬。「主流品牌」們的歷史遺留問題開始顯露出來——並不像一些茶企經常對外宣稱的「零庫存」,其實廠家每年沒有賣掉的存貨也數量驚人,只不過周轉到各個倉儲基地了。加上藏家手上未消耗掉的陳茶,炒作思維形成的庫存「堰塞湖」已到了崩潰邊緣。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所謂「主流品牌」們正在被覺醒了的合作商拋棄。市場上早期形成的品牌認知,僅可看做適合炒作的「主流品牌」,並非品飲消費者所認可的品牌。炒作帶來的短暫「需求」,也並非真實的用戶需求。一旦失去了炒作的根基,所謂「主流品牌」便再無優勢可言。試看那些在資本市場攪得濁浪翻天的茶企,到底有幾款產品擺上了用戶的茶台?

普洱茶行業「去中心化」時代,就是「主流品牌」地盤不斷喪失的時代。真正有價值的核心用戶,不會去買「主流品牌」的大路貨,卻極有可能為某個特色山頭、某款小眾產品掏腰包。市場被不計其數的小眾品牌瓦解,只要具備用戶基礎,再小的品牌也有機會打出一片天。市場需求日益多元化,如何發掘、發現用戶需求,是擺在茶企面前的緊迫問題。

如果說以往茶企對用戶的爭奪,主要依靠佔領線下核心區域、核心地段、核心賣場等,在「去中心化」時代,則更大程度上依賴於線上。移動互聯重新定義了零售模式,顛覆了用戶的消費習慣,未來茶企對用戶的爭奪,實際上就是對流量入口的爭奪。

可以看到,從2015年起,一些傳統茶企已開始依託移動互聯網重新配置資源,雲定製、雲倉儲、會員制等以用戶為主導的概念被反覆提起。繞過或經由合作商抓取真正有價值的終端用戶,事關茶企的生死存亡。如果遲遲找不到自己的用戶流量入口,要麼被淘汰出局,要麼淪為他人的代工車間,別無他途。(2017.2.14 文:老茶鬼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普洱茶,不講「升值」還能講什麼?
普洱茶與「反脆弱」
800元一公斤的古樹茶,竟這樣被輕鬆識破!

TAG:普洱茶 | 茶品牌 | 茶叶市场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