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跑馬拉松的人死了,後來跑的人只為了更好的活著 —— 我們應如何看待馬拉松猝死事件? | 跑步有故事

無論參與者還是圍觀者,面對馬拉松猝死事件的心態可能更接近F1賽車或者商業飛機。每一次安全設計上的升級,都有成千上萬次的試驗,以及過往那些事故的血淚教訓——正如永遠不可能杜絕意外的發生,但一定需要將它儘可能的降低。

(▲ 為新周刊(第486期,2017年3月1日刊,P28)寫的一篇文章,標題及文章都有修改,以及有些話已並非原話。當時修改版也沒跟我對過。所以,看這篇就好。此為原版。

第一個跑馬拉松的人死了,後來跑它的人卻為了更好的活著

馬拉松也許是全世界最奇怪的一項運動了。它起源於死亡,最終卻變成了風靡全球的大眾運動。這倒符合人這種高級靈長目動物的發展,在不斷的折騰和好奇中進化,存在也變得更豐富多彩。

如今我們談論起馬拉松,早已不只是說跑步本身,還有很多其它有趣的方面,比如從北上廣到二三線城市的狂歡、比如這一代人的身體覺醒、比如中產階級的自我救贖。全城空巷的狂熱里也包括一些質疑聲,關於最近幾年屢屢發生的跑馬意外死亡事件。在表達惋惜之餘,這些質疑聲認為:馬拉松是一項危險的運動,對身體的害處更甚於益處,多數人也尚不具備參加馬拉松的資格。才導致悲劇頻現。

「2500年前在希臘對波斯的戰爭中,費迪皮迪斯 Pheidippides 從一個叫馬拉松的地方跑回雅典,把希臘大獲全勝的消息告訴了雅典市民,消息傳達完後便倒地而亡。( 網路上有哪些廣為流傳的「歷史真相」其實是謠言? - 奶黃包包包包的回答 - 知乎 )

人們為了銘記他於是設立了馬拉松這個項目。」這是最常見的馬拉鬆起源假說。以死亡開始卻全民熱跑的馬拉松,裡面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如果有充分的籌備,馬拉松對普羅大眾並非遙不可及;二是這是一項挑戰,不是完全沒有危險性,我們需要對42公里報以足夠的重視和敬畏。

(▲ 遠古壁畫上的先人們用幾乎完美的跑姿奔跑。跑步是人類繁衍下來的最重要技能之一。圖 / Google)

毋庸置疑的是,馬拉松絕非一項高風險的運動。此前英國和美國的數據統計,跑馬拉松發生猝死的概率分別為0.8人/10萬和0.75人/10萬,也就是說大約 13萬人次 的馬拉松選手中,才可能出現 1例 猝死事件(1/130000)。將悲劇歸結為運動本身並不是什麼站得住腳的論調。

相比之下,危險係數高的多的滑翔傘(1/560)、拳擊(1/2200)、攀岩(1/1750),以及我們習以為常的騎車(1/40845)、開車(1/6700)、戶外徒步(1/15700),在危險發生的概率上都要遠高於馬拉松。

馬拉松猝死的發生被大肆解讀並不意外,大抵是因為諸如滑翔傘、拳擊這樣的更具挑戰的運動離普羅大眾尚有距離,人們也會默認它們與生俱來的危險性。而騎行和開車出現的事故又過於常見,兩者也早已完全融入現代生活的一部分,並不具有可替代性。這樣一來 正在風頭上的馬拉松就具備了成為話題中心的潛力,猝死是新聞熱詞,馬拉松是眾矢之的,結合之後,每一次馬拉松猝死的發生都自帶揚聲器效果,傳播能量驚人。

這和空難有些類似,發生時都會引發輿論對安全性的擔憂,但必須承認商業飛行一直是最為可靠的交通方式。事實上在跑者群體中,對馬拉松猝死的看法要更為理性和坦然很多,他們也更清楚該判極刑的並非運動本身,更多的是人為的疏忽。在如此龐大的基數前,用個例來評判馬拉松是個高危運動,顯然並不客觀。

(▲ 2009年紐約馬拉松,志願者和工作人員正在對一位出現狀況的選手進行急救。圖/DAVID HANDSCHUH 來源/紐約每日新聞)

中國馬拉松第一例參賽選手猝死的意外事件發生在2004年北京馬拉松,逝者為20歲的北京交大學生 劉紅斌 和64歲的長跑愛好者 胡守禮 ,分別參加半程和全程馬拉松項目,這也是這項國內歷史最悠久馬拉松的第一例猝死事件。此後幾年廣州、廈門、香港等地的馬拉松也都有悲劇發生。2014年中國馬拉松進入賽事井噴期,2014-2016這三年共發生了14例猝死(2014年4例、2015年5例、2016年5例)。

以2014-2016年為例。14例猝死中,8例發生在距離終點不到1公里處或完賽後;11例發生在半程項目、1例發生在全程項目、2例發生在十公里項目。分析這些意外事件不難發現端倪:相比難度更大的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出現意外的概率反而更高;多數馬拉松事故,包括更多起經賽事醫療人員救助成功的範例,都與運動型心臟驟停有關,其中不少選手有先天性的心臟問題,如心肌病、心臟瓣膜病等,或在賽前一段時間出現過不適癥狀;死神也並不會眷顧那些馬拉松「老鳥」,有多年長跑經歷的人同樣可能是意外的發生者。

更具體些的解讀,「量力而行」對每一位參賽者都是需要被強調的。馬拉松並非只是一小撮長跑擁躉才能參加的高門檻活動,但參與者一定得是具備正確跑步習慣、且有足夠訓練量的人。那些意外歸根結底,大多是因為參與者自身的越界,可能是潛在病因、尤其是心臟方面的問題被激發,也可能是嘗試突破自己卻成了爆缸透支。哪怕是十公里或更短距離的「迷你馬拉松」,對身體也有一定要求。貿然去跑馬拉松帶來的傷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為了成績或者為了完賽而硬撐,都極有可能釀成悲劇。

(▲ 2015年深圳馬拉松,某參加半程馬拉松的33歲男選手在距離終點400米處倒地,搶救期間太太和女兒在醫院外等候的畫面令人心碎。圖/網路)

馬拉松猝死大多出現在半程馬拉松或更短距離的項目上,且高發於比賽後半段,尤其是終點附近。當選手以幾近爆缸的狀態去咬牙拼最後一段路,身體也到了很危險的一個臨界點,心臟所承受的壓力遠大於正常狀態。待心臟出現顯性的狀況,此時留給選手或救援者的時間就非常緊張了。

另外,哪怕是一個久經沙場的馬拉松「老鳥」,也不代表著他對自己身體就是完全了解的,有些身體隱疾未被察覺並不代表不存在。國內外都有不少完成過多場馬拉松的老鳥,卻在某一次比賽中忽然倒地的例子。因此馬拉松跑者對身體,尤其是心臟方面的全面體檢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和幾乎所有人類航天史上的教訓類似,災難的發生都出現在細小的不易覺察的部件上,然而隱情卻在很早就埋下了。

假使體檢時真發現心臟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完美,馬拉松之門未必就從此對你關上大門。國外有不少跑者起初都被醫院判了極刑,被認為絕對不適合參加運動,但他們最終慢慢鍛煉,甚至完成了馬拉松且成績斐然。比較被認可的看法是,適量的跑步對心臟是有益的,儘管它不會讓人徹底遠離心臟病。那些在馬拉松中發生意外的跑者,即使他們不去跑步,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疾病發作。

馬拉松賽事近年在組織上也在不斷提升安全措施,包括報名時強制選手提交體檢報告,在賽道上設計足夠多的救護站和自動除顫器(AED),有些還一路安排了醫療跑者做機動巡查。不過這些都是預防和補救,很難做到絕對的保障,這其中最關鍵的還在選手自己。

(▲ 東京馬拉松被認為是服務最佳的馬拉松賽事,組委會也安排了大量的醫療志願者,背著急救藥物和AED設備,以應對賽道上出現的緊急狀況。圖/作者 )

之前看過一部關於翼裝飛行的紀錄片,那些飛行家都是實實在在的勇士,每一次從懸崖峭壁上跳下都可以用壯烈形容。據說這是迄今為止死亡率最高的運動,我相信它也許永遠只是一群勇敢者的遊戲,參與者遠比旁觀者有更清醒的心理準備。這與跑馬拉松發生生命意外不是概率高低的區別,也絕非直面死亡時的坦然或懊悔感的差別。與那些更為危險刺激的體育項目不同,很少有跑馬拉松的人會說,自己會在這項運動中燃燒生命。

第一個跑馬拉松的人死了,後來跑它的人卻是為了更好的活著。這樣看起來,無論參與者還是圍觀者,面對馬拉松猝死事件的心態可能更接近F1賽車或者商業飛機,每一次安全設計上的升級,都有成千上萬次的試驗,以及過往那些事故的血淚教訓——正如永遠不可能杜絕意外的發生,但一定需要將它儘可能的降低。

——————————

關於馬拉松意外事件,幾點老生常談的注意事項:

——————————

為什麼相比全程馬拉松,半程出事的概率反而更高?

參加全馬的選手通常跑齡更長,對自身能力更了解,而半馬選手的參賽經驗相比要缺乏不少,覺得自己尚有體力或為了實現成績往往選擇衝刺完賽;另外一些已經完成過全馬的選手,面對半馬時難免有輕視,殊不知距離減半並不意味著難度減半,盲目在半程項目上拼速度,受傷概率也會增加。

為何在馬拉松末段盡量不要衝刺?

此時無論是體能還是肌肉力量都處於比較疲憊的狀態,長時間運動下心臟的負荷也達到一個較大值,強行提速容易受傷,也非常容易引發心臟問題。況且長距離賽事,終點前的發力對成績並無多大影響,對身體帶來的壓力卻是成倍的。與其分秒必爭的衝刺,不如賽前制定一個切實的目標,中按預計配速完成比賽。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參加馬拉松?

首先成為馬拉松跑者意味著你有長期且規律的訓練,足以在身體和精神上做好應對馬拉松這樣長距離的準備。馬拉松比賽規模龐大,組委會無法強制確保每個人都經過有效體檢,走過場式的體檢報告只停留在簡單的血壓、心率,遠遠無法保證你適合參賽。賽前全方位體檢,尤其心血管方面是很有必要的。胸科醫院提供的平板測試、彩超等都可以檢測心臟是否存在先天疾病缺陷。

符合上述要求的馬拉松跑者是否參賽一定萬無一失了?

猝死者中不乏身體健康且全面體檢的人,仍難免意外,因為長跑時身體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不同溫度濕度和當時的狀態都會左右體感,感到不適切記降速至步行,有必要及時求助他人。馬拉松成績基於長時間的系統訓練,賽前兩周內的訓練更多為了調整比賽狀態,對提高成績並不會有幫助,所以避免短期訓練。如果無法達到比賽狀態,與其硬拼,不如換個更穩妥的心態,慢慢跑或下次再來。相比生命而言,完賽、成績、名次這些又算的了什麼呢?來日方長,退賽不丟人。

如何應對馬拉松賽中的突髮狀況?

如果自己感覺身體不適,應立即慢慢放緩速度,尋求賽道旁志願者或他人的幫助。如果看到他人忽然倒地,切記第一時間求助賽道醫療志願者,並儘快協助志願者轉移傷員。人的大腦只貯藏了大約10秒的氧氣,心臟停止供氧造成的損傷是不可逆的。發生意外時搶救越及時越好,每晚1分鐘,存活幾率便降低7%至10%。

如何確保自己可以在馬拉松比賽中得到保障?

報名馬拉松時,注意組織者在補給、醫療點、醫護人員、AED等救助設置上的安排,選擇可靠的賽事也是為自己多加一份保護。同時一定要避免霸王跑或使用他人的參賽名額,以最大限度保障自己權益。

馬拉松賽前應該如何準備?

裝備上,多留意比賽當天的氣溫和濕度,選擇合適的衣物,不要在比賽日嘗試此前未使用過的裝備。心率表也能更好的讓你了解當下身體狀態。注意比賽細節,比如賽前熱身。有條件者賽前一兩周即調整到比賽時間,保證睡眠,調整作息,飲食也要有針對性。


推薦閱讀:

為什麼高薪猝死行業工作者,不會工作半天、拿一半的薪水?
求醫學人士幫忙解答下我的困惑,感激。。。?
在一號店買的快過期的咖啡,喝了以後心臟狂跳了4小時,差點猝死,我該如何維權呢?
如何看待兩次仲裁勝出還被欠5個月工資的猝死程序員?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是否具有欺騙性?

TAG:马拉松 | 猝死 | 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