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粵菜【專訪「傳統粵菜匠人」】

前言

不久前,讀了《巨匠的技與心》這本書,介紹日本三大料理之神的廚藝與氣魄。驚嘆之餘不禁反思,在我們中國,是否也有如此巨匠?答案是:有的。

但絕大部分人半信半疑,因為很難相信就在我們身邊會有這麼一位巨匠。很多人未必有機會見到,見到未必意識到,即便敏銳的媒體,也未曾有「待其如寶、倍寵愛之」的感覺。

——老Tao喜怒哀之喜

人物介紹

冼悅華,大家習慣叫「華叔」,因懂得雞肉逾150多種烹飪方法,人稱「雞神」。番禺大石人,現住廣州西關,從小受到家人對「食」的熏陶,深得傳統粵菜精髓。華叔本人並未入行廚師,而是退休後,機緣巧合之下,通過私房家宴,將傳統粵菜重新帶到大家面前。

目錄

一、傳統粵菜的精髓

二、飲食的修為

三、不知疲倦的「老頑童」

一、傳統粵菜的精髓

起源與轉變

傳統粵菜的起源,要從「神」開始說起。廣東有種說法是「問神拿食」,每到一個神誕,人們都會在家做節、拜神,由此會有不同的奉神食材。由一家之中最善烹飪的人,花盡心思,為家人準備節日的美味佳肴。可以說,傳統的粵菜就是從「家」開始的。

即使家裡條件再差,過節時也要想辦法殺只雞

當傳統粵菜超出了「家」的範圍,傳統也就開始改變了。原因很簡單:效率要求更高。店家不可能花上幾乎一整天的時間,只為準備一家人的份量,於是想盡各種取巧的方法。久而久之,一些必須講究的傳統手法被取巧的方法所替代。逐漸地,取巧的方法反而成為了新入行後輩的教條,丟失的不僅是傳統,更是烹飪背後精髓。

真正的粵菜,並不是「輪胎人」能夠理解和評星的~

外面的酒樓飯館已經很難依足傳統做菜,不是他們不懂,而是效率不允許。就拿「啫啫雞」來說,一般餐館肯定會「拉油」(焯熱油),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為的是更快地完成這道菜的烹飪,但另一方面就會犧牲了雞肉的嫩滑口感。華叔介紹說,不僅不要「拉油」,還在腌雞肉時加入一隻雞蛋蛋白,用細火慢煎,這樣才能保留雞肉細膩嫩滑的口感。

美食當是好食材配上好烹飪

下廚的基礎,首先是對食材的了解。連哪裡的食材為好,什麼食材是當季,怎麼用,什麼效果等等都不知道,下廚無從著手。現在有很多年輕一輩的廚師,沒有從這些基本功開始學起,以為炒得兩下就能出師,其實是很大問題的。——華叔

華叔向我們介紹的那道《髮菜花菇》,選材就十分講究。香菇中,要數粵北的花菇為佳,我們叫「北菇」。其他還有「西菇」,產自江西、湖南及廣西等地方,但沒有北菇那麼香,而且菇腳很大。而放眼世界,品質上乘的有日本花菇,爽口厚肉,但始終不及北菇香,而且相對來說成本太高了。

肉質飽滿,香味襲人,也像極了粵北的姑娘

好食材是先決條件,合適的烹飪方法也很重要。

香菇一定要用冷水浸發足夠時間,現在很多人事先沒準備,圖快用熱水,甚至一些所謂的美食家也亂說,簡直胡來。

有人說要用回浸香菇的水來烹調,沒有這回事,亂說!多餘!

香菇本身的澀味都被泡到水裡了,用這些水來做菜不就有那種澀味了嗎?——華叔

一些人跑去問華叔,「為什麼您的香菇能煨得那麼好,飽滿嫩滑、剛好入味又不會咸?」能夠飽滿嫩滑,是因為華叔捨得花時間去煨,煨一次香菇要起碼一個半小時,這是追求效率的餐館很難做到的。

煨的秘密,是「馬蹄汁」!很多人一開始煨就放蚝油、鮑汁這些味道濃重的調料,試圖能讓菇心入味。華叔將香菇比喻成一塊海綿,海綿是先入為主的,一開始就把這些濃重的味道吸收了,後面無論煨多久都是無法置換出來的。華叔一開始是放馬蹄汁,讓香菇充分吸飽馬蹄汁再放鮑汁或蚝油等調味料,這樣就能夠讓香菇里外達到一種平衡。

這道髮菜花菇,得到眾多美食屆的大咖由心的讚賞。

「其實我的做法也很簡單,只是花了點心思在裡面而已。」華叔所說的心思,對一個廚師而言,已經不僅僅是時間了,還有對烹飪之道的理解!

傳統不是固守,更應與時俱進

烹飪是一門科學,很多烹飪的技巧是可以用物理或化學的知識去理解的,傳統的烹飪手法就是前人積累下來的智慧,只不過我們並沒有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但實際上就是科學!所以傳統並不是固守,而是懂得這些道理之後,將他們運用到新問題的解決上去!——華叔

傳統粵菜中,用老雞乸(老母雞)做白切雞,華叔之外全中國或許找不到第二個人了。用老雞乸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生長的時間夠長夠「雞味」,現在很多雞缺少「雞味」就是因為生長時間不夠。

但已經連蛋都沒得生的老母雞,缺點也是非常突出,皮肉老韌、油脂極多,而且雞老了會有股腥臭味。要讓這隻老雞乸保持優點,解決缺點,而且還要將缺點轉化成優點,針對這些問題,華叔一直不斷地試驗、總結和改進,研究出了——給雞按摩

華叔開玩笑說,那些按摩推脂後蒸桑拿減肥的方法,和我這隻雞的做法也許是一樣的。

「按摩」就是他的解決方法!做一隻老雞乸白切雞,要幫它全身按摩20分鐘以上。按摩,一方面把老韌的皮肉推松,另一方面把皮下脂肪推散,到了後面浸雞時,多餘的油脂就會浸走!

整個過程一定要淋著水進行,因為手有溫度且按的時候也會發熱,會破壞雞肉的品質。浸雞用的是南姜、當歸做成的白滷水,可以解決老雞乸本身有的那股腥臭味。

廣東人常說,粵菜就是「雞有雞味」,不是每隻雞都有雞味的!

並不意味著傳統的白切雞就是這麼做的,這裡面的「按」、「浸」等手法都是針對食材本身的特點而採取的合理烹飪手法,讓食材口感和味道得到升華。真正的傳統,並不是盲目的固守,而是深諳傳統道理後的與時俱進。

與其吃美味的食物,不如吃出食物的美味

曾經見過有人吃鮑魚,切成一大塊,放進口中沒有兩秒鐘,就說很好吃啊!不用想,這個人一定不懂吃鮑魚的。——華叔

鮑魚本身的味道比較「沉」(內斂),不像香菇那樣離遠都能聞到,用多種食材諸如雞、排骨、火腿等等煨鮑魚,是為了這些食材的鮮味能夠進入到鮑魚之中帶出它本身的味道。要將鮑魚切成小塊,沾著汁放進口中細細咀嚼,才能慢慢吃出它那種特別的香味。

與很多「流行」的做法不同

華叔有自己遵循的一套煨鮑魚方法

不同的美食有不同的吃法,不同的吃法又影響美食本身的味道。如果連基本的吃法都不懂,僅僅憑藉停留於表面的「味道」就去判斷食物美味與否,不可能享受到美食。懂得了怎麼去吃,細心體會食物的味道,比起吃到所謂「好吃」的東西更難得。

味道是吃出來的,而不是做出來的。現在看著很多餐廳,調製出一種醬,於是各種食材都由這種醬烹調,最後出來的菜品清一色一種味道,完全掩蓋了食材本來的原味,這是很搞笑很可悲的一件事!

梅子醬、大蒜、豆豉等種種味道

都是為了襯托出鱔魚本身的鮮味

傳統粵菜常常被人認為「清淡」,其實是誤解。粵菜更加講求將食材本身的味道呈現,所有的烹飪或配料都是為了將食材本身的味道發揮極致,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吃出食物的美味。沒有了這一點,一切都是亂搞!——華叔

二、飲食的修為

「三輩子學吃」

「一世長者知居處,三世長者知服食」,要把飲食這門大學問弄清楚,需要三輩子的時間。華叔是番禺大石人,生活在一個對吃很講究的環境下。爺爺是做糖油米面生意的,家裡人對吃有很高的追求,讓華叔從小就受到很好的熏陶。

要吃得多好東西,才能懂得判斷何為好東西。因為在吃的過程中你會比較,會思考『這個好像缺了點什麼?這個怎麼做就會好點?諸如此類』。美食家不是你說是就是,需要時間積累,是要磨鍊出來的。從小就開始多接觸美食是很重要的,現在我的孫子,還沒進家門,就知道我在煲什麼湯了。——華叔

華叔關於傳統粵菜文化的手稿

將由「老Tao」獨家連載

華叔廚藝中的傳統精髓,是他親身經歷過得到的。一切的美食都有屬於它的歷史和文化,傳統粵菜也不例外。傳統,其實就是植根於這些歷史文化之中。對於傳統粵菜,華叔並不想簡單地從「怎麼做菜」去展示,而更應該從粵菜的起源開始說起。為此,華叔還親手寫了很多的材料,從「問神取食」的「神」開始講起,直到後來的各種發展和演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傳統粵菜,把傳統粵菜重新帶回到正確的軌道之上。

現在的人,很多都說讀書沒用,其實讀書很有用,只是很多人並沒有把書本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去,不懂得思考。烹飪也是,老師傅教的是這樣做菜就這樣做菜,完全沒有自己去思考其中的道理!——華叔

華叔家的西關大屋,所有東西都由他自己設計自己製作

三、不知疲倦的「老頑童」

不停下的腳步

退休後,一起玩的幾個朋友經常到華叔家嘗試他的手藝,幾回下來朋友提議「不如就搞一個私房菜?」。在幾個朋友的張羅下,華叔在自己的西關大屋裡辦起了傳統粵菜私房宴,一開始是一周一場,後來變成一周兩場,有時候甚至一周三場連續來。

一場飯局下來,華叔從食材準備,當天凌晨新鮮食材的採購、處理,烹飪準備,下午的迎客帶路,直到正式烹飪、上菜,甚至到送客後的收拾、洗碗,全部一個人完成。

華叔有時一站就是12個小時,沒停下來一刻

重現傳統美食

不用準備飯局時,華叔早上六點多就會起床,不會去晨運,會像老廣一樣一盅兩件,然後習慣逛逛菜市場,看看有什麼當季新鮮食材。前面也說過,下廚要從基本功做起,逛菜市場了解食材就是開始,粵菜非常講究「不時不食」,菜市場會告訴你很多信息!

華叔時常感嘆,現在的環境導致很多好的食材已經失去了以前的味道。像白鱔,之前的珠三角河涌到處能抓野生的,肉質鮮美,口感緊緻。現在基本沒有了,都是網箱養殖的,無論從味道或者口感上都打了折扣。

和華叔喝茶聊天,他會取笑一下最早上廁所的那個人

「年輕人喝兩杯茶就要跑廁所了,我的腎還是很靚的!」

少了美味,不僅是因為食材品質的變化,還有一些傳統烹飪手法的失傳。除此之外,不得不說有很多美食是現在被人遺忘了的。

像秋蟬,很多人現在無法想像這種東西的美味,秋蟬用來煲湯,煲出來的湯呈奶白色,極度清甜,人間極品。但是這種食材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專門捉來賣,難捉又賣不起價格,小時候都是自己去捕了拿回家給家人做的。——華叔

現在華叔家的梅子醬原材料也是託人從從化運回來的,自己親自依照傳統的方法調製,一做就是幾十斤梅子,夠自己一年用了,在一些菜品的烹飪時會加入進去,例如梅子醬盤龍鱔、酸甜咕嚕肉等等。

華叔自製的梅子醬

每一次的聊天中,總能聽到華叔說幾個田基美食,都是一些幾近滅絕的傳統美食,在好奇與流口水的同時,能感覺到這位老人家把傳統粵菜美食再次帶回大家面前的強烈願望。

結束語

時代可以變,但有的東西要堅持

老Tao:

除了自己的興趣外,為什麼那麼想堅持做好傳統粵菜?

華叔:

興趣愛好當然是驅動力了,除此之外,因為想把一些正確的東西讓大家重新認識。

粵菜發展到今天,經歷很多的變遷,其中有很多東西被人以訛傳訛,錯的卻當成真的了,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的所謂「美食家」和「權威媒體」說的話、寫的文章。很多人是並不知道或者沒有判斷力的,被他們這麼一說,錯的當成是正確的,於是後人慢慢就跟著學壞了,這還得了?

很多廚師也是這樣,在發展過程中,一些所謂的「師傅」教壞徒弟,這些徒弟根本不懂得自己去判斷去分析,師傅說的就一定是對的,結果粵菜變得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我們所說的「傳統」,其實是前人積累下來的智慧和經驗,就像「無鱗魚不用通心竹(蔥)」,這是規矩也是道理,是因為無鱗魚泥味重,蔥反而會把泥味帶出,絕不能為了好看而撒一把蔥花下去的。還有很多這樣的反面例子,這些都是亂來的。我就是想把這些本該有的正確的合理的東西告訴大家,讓大家知道。

後來發現,要讓大家了解粵菜,不能簡單地寫幾個菜譜,錄幾個烹飪視頻。我覺得要從她本身的歷史和文化說起,這樣才能讓大家了解粵菜的背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理解什麼才是正確的合理的。只有這樣,真正的粵菜才不會失傳!

文:老吳、老李

攝影:老李

完整原文可於微信公眾號「老Tao」上閱讀

2017年2月下旬我們專門邀請了華叔做一場私房家宴,體驗傳統粵菜精髓

有興趣也可以在公眾號上報名

推薦閱讀:

桂花味兒的秋天,別走
美味釀菜一亮相,好吃講究還漂「釀」
薄底厚底?意式美式?我們給披薩修了份家譜
若你想要吃得特別好玩 那就來這家印度菜
女生混酒局,必須要知道的事兒。

TAG:美食 | 传统 | 粤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