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沒能改變命運?你一定學的假知識
知識改變命運,從小就信奉這句話。
早些年對這句話的理解,關注點在上大學的重要性,大學文憑是改變命運的敲門磚;畢業後,踏入社會,發現所謂985、211的文憑,乃至海外留學身份,也只是個頂基礎的個人背書,真正改變命運的知識,是你的習慣,是決定你行為的思維方式,是你在學習生涯中不斷拓寬的眼界,是你的信息攫取能力......
但也有非常多的人,讀了很多書,依舊沒能改變命運?並非是知識不靈了,只是有些人掉落到了「假知識」的陷阱。
假知識,我生造出來的概念,想借這個概念,闡述一種認知偏差。我理解的真知識,是指能讓你賺到更多錢,或者攫取更多幸福感的實用知識。而假知識,則是讓你以為你能賺到更多錢,或者攫取到更多幸福感,然而實際上並沒有的虛假知識。
假知識非常具有迷惑性,大多數人掉入陷阱而不自知。但身陷「假知識」這一認知陷阱,還是有跡可循的。我列舉了7種癥狀,請讀者朋友們自己印證下,是否有被「假知識」迷惑住。
a.在資料囤積過程中獲得虛假「飽腹感」
b.還在強調記憶力
c.完全仰仗搜索,不編織知識籃子
d.每天接收的知識都在打架
e.被披著「簡單」偽裝的底層概念欺騙
f.只輸入不輸出
g.受限於知識的載體
1.在資料囤積過程中獲得虛假「飽腹感」
互聯網讓信息獲取成本驟減,但這並不等同於,你的閱讀量也隨之提升。不少人有資料囤積癖,只收藏不閱讀,不是在讀書過程中獲得知識飽腹感,而是僅僅去書店買了心儀的書本,在知乎收藏了高贊回答,再走馬觀花地大概瀏覽一遍,就算畫餅充饑了。你一讓他合上書本,關閉網路,再問其今天獲得了什麼,可能一句都說不出......
我也經歷過只收藏不閱讀階段,深知資料囤積過程中獲得的虛假成就感,對個人成長沒有任何幫助;也深知不過腦的機械閱讀,知識習得效率,極其低下。
2.還在強調記憶力
這個時代有個偉大的發明:搜索引擎。但很詭異的,網路上,依舊有很多伸手黨,百度一下就知道的答案,還要浪費別人的時間去諮詢。我想歸根到底,是有些人的思維還活在原始社會,當時信息的獲取成本極高,通過人腦記憶事物,效率反而是高的,但在有搜索引擎的今天,還依靠蠻力來記憶,是極其落後的方式。人腦應該用來想事,而不是記事。
3.完全仰仗搜索,不編織知識籃子
另外一個極端是,完全仰仗搜索引擎,什麼信息,都想臨時去網上尋找。但你要意識到,存儲在互聯網的知識,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都完全無法比擬的。我的做法是,看到有價值的文章,及時存儲下來,而非指望著以後還會有相見之日,這麼做,我可能會把整個事情都忘記。
所以,我建立了自己的筆記系統,一個個性化的資料庫,我將其命名為「知識籃子」。我是個廣告人,我平時就會有意識地去「偷」各類文學作品中的洞察,比如我最近看韓劇《請回答1988》,就將劇中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洞察,搜錄到了「知識籃子」。諸如「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在了媽媽。」「人真正強大,不是因為守護著自尊心,而是拋開自尊心的時候」,這些極其偉大的洞察,簡直能直接用作廣告語了。
4.每天接收的知識都在打架
我前段時間看到篇文章,說羅胖、咪蒙、吳曉波、鳳姐、黃生,是絞殺中產精英的五大新宗教。我的看法是:
如果一個人已經構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看所謂這些人的文章,是不會偏聽偏信的,只是多了一種思考的角度。多元化價值觀,多層次,多位面,多維度地思考,站在各種角度都遊覽一遍,我相信會是最接近真理的狀態,這是個動態的過程。
你沒有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在背後支撐,每天接收到的知識才會打架。相反,你有自己的知識體系,任何所謂大牛的看法,只是提供了一種新視角,你能憑藉自己的知識體系去取捨。所以我是比較反感雞湯,成功學,這類意識形態層面的看法。有了知識體系,草木竹石都是知識,甚至一顰一笑之中,都能學到點東西。
5.被披著「簡單」偽裝的底層概念欺騙
越是底層的觀念,披著簡單的偽裝,越是具有欺騙性。大多數人沒意識到這點,就像大多數人以為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好。殊不知,這麼想的時候已然錯了,他們的潛意識已經將工作和生活放在了對立面,但果真如此么?如果你理解了這層,就會重新思考潛意識中的底層觀念。
所以,不妨重新思考堅持、痛苦、時間、安全感、勤奮、幸福、朋友、選擇,這些最基本的概念。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人生有坑注意繞行》,這裡就不再展開闡述。
6.只輸入不輸出
知識被使用才彰顯價值。如果一個人只是看書,從不寫作輸出,也不將書中所學,放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驗證,知識對其來講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他只是個讀書機器,只會機械的閱讀,而不能感知到知識。讀了很多書,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算是這類人的墓志銘了。相反,如果你理解了,內化了知識,進而輸出了、實踐了知識,知識就絕對能助力到你的生活。
我至今記得初中數學老師的一句話:
自己聽懂不是真的理解,能給別人講會了才能理解的更加透徹。
7.受限於知識的載體
打怪升級的網路小說,有一定審美的人,都視其為垃圾文學,但這也不絕對,如果你看網路小說的過程,是分析作者如何鋪陳懸疑,如何講故事來吊住讀者胃口......以這種創作者心態來閱讀,依舊能讀到真知識。因此,知識對你有助力即可,不必糾結知識的載體,你看網路小說,對某些人來講,不也是極佳的知識載體么?
還有不少學習者將知識的輸入途徑,局限在了閱讀,這就錯過了太多汲取知識的機會。一個高效學習者,能走到哪,消化到哪,世間萬物均為他所用。就像金庸筆下的獨孤求敗,能出神入化到不滯於物境界,草木竹石皆是知識,皆可為劍。
這種認知模式需要訓練。人類的大腦,在沒有接收明確指令時,會像永動機一樣,習慣性地製造各類幻象。你回想下,當你走路、坐車、發獃時,頭腦是不是習慣性地處於漫無目的的遊盪狀態?當時製造的各類幻象,可有任何創造力可言?當你能阻止大腦的憑空幻想,認真用眼睛、耳朵觀察這個世界,就能收集到更多的靈感、現象、素材,這遠比幻想有意義的多。
哲學家約翰·杜威也坦誠:
我們把比大多數人喜歡承認的更多的時間浪費在了「瑣碎的腦海圖景,隨機的回憶,愉悅但無根據的希望,掠過的、半生不熟的印象。」
當你習慣了這種新的認知模式,汲取知識的通道就會寬廣很多。再舉個例子:如何通過看辯論節目《奇葩說》來汲取知識?不是作為存粹的內容消費者,我的觀看方式:在正片開始前,就針對辯題寫下來自己的正反觀點,在正片開始後將自己的觀點和辯手觀點對照、佐證,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挖掘尖銳角度的能力。
推薦閱讀:
※??真正快樂的我是什麼樣?
※Scalers:你個人遇到的問題,真的是獨一無二的問題么?
※為什麼我們會軟弱膽怯,表面卻逞強自己堅強?
※活出自我是什麼意思?
※資職通鑒 | 有人存心挑事,是打是忍?